异种金属焊接概论
二、异种钢焊接时焊接材料的选择 正确选择焊接材料是异种钢焊接时的关键,接头质量 和性能与焊接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1)在焊接接头不产生裂纹等缺陷的前提下,如果不可能 兼顾焊 缝金属的强度和塑性,则应该选用塑性较好的焊 接材料。 2)在许多情况下焊缝金属性能只需符合两种母材中的 一种,即认为满足技术要求。 3)焊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焊缝成形美观。 4)焊接材料应经济、易得。 (12GrMoV+Q235 R317?E5015?)
2.组织的不均匀性 由于焊接热循环的作用,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 织也不同,而且,往往在局部的地方出现相当复 杂的组织结构。根据舍夫勒组织图和稀释率可以 确定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中焊缝区的组织结构。组 织的不均匀性,决定于母材和填充材料的化学成 分,同时也与焊接方法、焊道层次、焊接工艺以 及焊后热处理过程有关,若能在工艺上适当调整, 可以是焊接接头的组织不均匀程度得到一定改善。
按 使 用 材 料 组 合 分 类
异种金属的组合
异种母材接头 • 钢与铜焊接接头
母材金属相同 • 采用镍合金焊条焊接 而采用不同焊 铸铁接头 缝金属接头
复合金属板接 • 奥氏体不锈复合钢板 头 焊接接头
按 接 头 形 式 分 类
第一节 异种金属材料焊接接头的特点
一、异种金属材料焊接接头的特点 1.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异种金属焊接时,由于焊缝两侧的金属和焊缝的合金成 分有明显的差别。随着焊缝形状、母材厚度、焊条药皮 或焊剂、保护气体种类的不同,焊接熔池的行为也不一 样。因而,母材的熔化量也将随之而不同。熔敷金属与 母材熔化区的化学成分由于相互稀释也将发生变化。由 此可见,异种金属焊接接头各区域化学成分的不均匀程 度,不仅取决于母材和填充材料各自的原始成分,同时 也随焊接工艺而变化。例如异种金属施焊时所用的焊接 电流要尽量小,熔深要浅则受稀释的影响就小。
第四节 低碳钢与低合金钢的焊接
一、焊接性 低合金钢是在碳钢的基础上,加人少量或微量的合金 元素(合金元素质量分数不超过3%),使碳钢的组织发 生变化,从而获得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较好的冲击韧度。 随着钢中合金元素的增加,低合金钢的强度等级逐步提 高,碳当量随之增加,因此钢的淬硬性增加,焊接性变 差。 低碳钢具有最优良的焊接性。因此,低碳钢和低合金 钢焊接时的焊接性仅决定于低合金钢本身的焊接性。 对于这两种异种钢焊接时的焊前准备、焊接工艺和焊后 热处理等工艺措施,根据低合金钢来拟定。
3、性能的不均匀性 焊接接头各区域化学成分和组织的差异,带来了焊接接 头力学性能的不同,沿接头各区域的室温强度、硬度、 塑性、韧性都有很大的差别。有时在3—5个晶粒的范围 内,显微硬度出现成倍的变化;在焊缝两侧的热影响区, 其冲击值甚至有几倍之差。高温下的蠕变极限和持久强 度也会因成分和组织的不同,相差极为悬殊。 物理性能对焊接接头影响最大的因素有热膨胀系数和热 导率,它们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焊接接头在高温下 的使用性能。
4.应力场分布的不均匀性 异种金属焊接接头中焊接残余应力分布不 均匀,这是因为接头各区域具有不同的塑 性决定的;另外,材料导热性的差异,将 引起焊接热循环温度场的变化,也是残余 应力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之一。
第二节 异种金属焊接时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选择
一、异种钢焊接时焊接方法的选择原则 大部分的焊接方法都可以用于异种钢的焊接,在一般 生产条件下使用焊条电弧焊最为方便,因为焊条的种类 很多,便于选择,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异种钢组 合确定适用的焊条,而且焊条电弧焊熔合比小。堆焊可 以降低熔合比。不同的珠光体钢焊接以及珠光体钢与高 铬马氏体钢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具有广泛 实用性。高合金异种钢焊接一般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 一般薄件采用钨极氩弧焊,厚件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 护焊。如采用熔焊时,应尽量采用小电流快速焊,以降 低母才金属的熔化量,保证较小的熔合比。
奥氏体不锈钢与其他钢材对接焊时,可在非不锈钢一侧 的坡口边缘预先堆焊一层高铬高镍的金属,焊条牌号选 用E309-16、E309-15。堆焊后再用相应的奥氏体不 锈钢焊条焊接。 根据焊接性试验的结果,在对非不锈钢一侧钢材进行预 热及焊后热处理时,焊前应在坡口上预热、堆焊,堆焊 层数为1~2层。堆焊后施以消除应力的退火处理,用着 色探伤检查堆焊层。再用相应的不锈钢焊条焊接对接接 头,此时不需预热。有预堆焊层的异种钢接头的焊接顺 焊接的主要问题是熔合线附近的金属韧性下降。 由于焊件经受加热和冷却的作用,在熔合线附近产生脆 性的马氏体组织和渗碳层,若再受到热应力的作用,就 很易产生裂纹。焊接参数、接头形式、预热温度及操作 技术等直接决定着焊缝的稀释率。 当用E308-16、E308-l5型焊条焊接奥氏体钢与低碳钢, 或焊接异种低合金钢时,即使焊缝的稀释率控制在 20% 左右,也容易在熔合线附近出现脆性的过渡层,其宽度 为0.1~0.8mm,金相组织属于马氏体类型,显著地 恶化了接头的质量。
异种金属焊接讨论
首钢矿业公司高级焊工继续教育
景士伟 2012年6月2日
异种金属的焊接
所谓异种金属的焊接,是指各种母材的物 理常数和金属组织等性质各不相同的金属 之间的焊接。 异种金属的焊接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异种金属的组合
Q235+16Mn
异种钢的焊接
Al+Cu
异种有色金属的焊接
Cu+钢
钢与有色金属的焊 接
堆焊层的厚度以能隔离以后几层焊接时电弧热对母村金属的作用,能防止产生淬硬倾向。 在低合金钢坡口表面堆焊时,堆焊层的厚度为5~6mm。淬硬性强的钢材,表面堆焊层厚 度为7~8mm。 焊接过程中断或收尾时,必须填满弧坑,以免产生弧坑裂纹。焊后还应防止焊缝受到 冷却硬化。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接头淬硬区的塑性及减小焊接 应力,热处理规范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加热、冷却时对接 头中两种钢材及焊缝性能的影响。用奥氏体钢焊条焊成 的异种钢接头,焊后一般不进行热处理。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热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 般根据组合的母村金属、焊缝的合金成分和结构类型等 具体情况来确定。若两种母村金属均有淬硬倾向,则必 须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规范大多参照淬硬倾向较大 的钢来确定* 两种母村金属的性能差别较大时,接头的焊后热处理 并不能消除焊接应力,而只能使应力进行重新分布。例 如由1Cr18Ni9Ti不锈钢与12CrMo耐热钢焊成的接头,不 宜采用焊后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