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意见

2016年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意见

2016年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意见
为了保证2016年所生产种子的质量和提高农户的制种产量,结合公司多年杂交水稻科研和制种生产总结出来的一整套完整的制种高产技术和要求。

根据各生产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特提以下技术意见。

一、抓好父、母本苗期管理,培养多蘖壮秧,创造高产的基础
父母本必须盖膜,提早父母本花期,以增加制种产量。

针对秧田多为老秧母田等特点,2016年特别强调:每亩秧田增施2-3斤锌肥,锌能促进水稻光合作用,增加对病害的抵抗力,使水稻根系发达,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增强,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1、秧母田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

2、只能做湿润秧田,厢面必须高出水面。

每亩秧田施腐熟人畜粪25—30担(或腐熟油枯60斤左右)、碳铵50斤,(或尿素15—20斤)、磷肥70—80斤、钾肥15—20斤、呋喃丹2.5—3斤、锌肥4—6斤作底肥施于泥中。

秧苗1叶1心时,亩施尿素8斤作“断奶肥”,2叶1心时,亩施复合肥15—20斤作攻蘖肥,移栽前5天,可追适量的“送嫁肥”,实践证明:多元以上的复合肥能促进多蘖壮秧。

有条件的田块,可适当增施农家肥。

3、秧田播种时强调谷芽半落泥,不能落泥太深或干落在苗床。

以利于种子快速生根生长。

(一)加强父本配套管理,确保足够的花粉量。

父本苗期应以培育多蘖壮秧为主,父本5尺开厢,20米长,12米做一期父本,8米做二期父本。

追肥应先淡后浓,先轻后重,秧苗4叶时看天气揭膜。

5月初秧田易产生黄膜,影响光照,抑制分蘖,要勤浇水振动,中午浇水击膜,“要得秧苗好,每天洗道澡”并注意每12天打药预防蓟马、飞虱、叶蝉等。

(二)定向培育母本多蘖壮秧,是不割叶制种高产的关键,多蘖壮秧可以有效提高成穗率,穗多而穗层整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壮秧、粒大、粒多的优势,故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严格控制秧田播种量:每亩秧田播种不超过12斤,并分厢过秤,均匀播种,待1叶1心时,匀密补稀,以促进秧苗个体发育均匀,苗壮蘖多,
有利后期抽穗整齐。

2、做好母本秧田,促进多蘖壮秧。

有条件的田块,可适当增施农家肥。

3、厢面做平播种后,用废簿膜将谷芽拖入泥中,然后盖上麦壳,以防白雨冲打秧苗翻头。

母本播后2天内不用水淹,待厢板稍晒硬卡住谷芽,中午可淹跑马水,以通气管理为主,促进扎根立苗。

根据天气,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不要水”。

待母本2叶后,可淹花花水上厢面。

以后实行浅水管理,夜露昼浅。

促进根系发达,稳健生长,多发分蘖。

4、适当延长秧龄,促使秧田多分蘖。

5、秧苗期要勤防虫害,以蓟马、飞虱、叶蝉为主。

其中飞虱叶蝉是黄矮病毒传播者,稍不注意,将造成严重的黄矮“坐蔸”。

二、及时规范移栽,搞好大田管理
(一)适时规范移栽,栽足基本苗。

1、提高父本移栽质量,以利返青快,早发快发促分蘖。

①对于二期父本偏少或没有二期父本的,先保证栽足一期父本带泥秧;剩余部分可适当淘泥移栽以补二期父本。

②移栽时,应尽量选择在早上、下午,避免中午大太阳,严禁吹风天移栽。

2、合理安排父本栽插数量。

9尺开厢,9尺范围内栽父本2行,株距8寸,行距15寸。

每亩栽足2400—2800窝,父本双株或三株移栽(每窝达到25片以上),力争父本有效穗达10万。

3、定向培育母本,必须大田科学用肥,做到“底肥一道清”。

控制大田分蘖具体是:①插足母本:母本移栽应做到“三带”即带泥、带肥、带药,母本窝插双株(10-12片以上),插足基本苗(株行距均为5寸,每厢12行),保多穗,增加有效穗。

②控制大田用肥,做到“底肥一道清”,移栽母本时要求亩用多元复合肥80斤,碳铵25斤,钾肥15—20斤,磷肥50斤(视其农家肥轻重、适当增减),完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一般栽后不追肥。

(若属砂性田,底肥不足者,可适当早施速效性追肥)。

晒田复水后,可亩追钾肥7—10斤。

以利大田母本穗长,秧苗达到老、健、壮、剑叶短的目的。

(二)根据实际情况,够苗晒田,及时防治病虫害。

二、做好花期预测,确保花期全遇,促进花时相逢
1、花期预测:6月20日—7月2日是预测花期的关键时间,如果测得父、母本同时进入幼穗分化,表明花期相遇良好;如果父本10%进入幼穗分化,
表明父早母迟3—4天。

①测得父早母迟,可进行干水晒田,母本亩追施钾肥10—15斤,父本需施尿素亩7—10斤,促进花期相遇。

②测得母早父迟,母本可亩施25—30斤复合肥,父本亩追施钾肥7—8斤,并淹深水,促使父本生育加快,达到花期相遇。

2、大力促进花时相逢:“花期相遇、花时不遇”是目前存在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作出以下措施:①移栽父本时以绳拉直,行距1.5尺,以利授粉顺利而保证母本栽插面积。

②提倡提赶粉行,在抽穗前5—6天,每隔4米距离,垂直于父本行,提赶粉行,以利授粉前,赶母本露水,而保父本露水。

③建议授粉前每天上午11时,单独给父本喷冷水:以推迟父本开花时间。

④强化敏感期管理,(在抽穗前7—8天到抽穗),必须以补施花肥为中心,一是看苗补施氮肥和磷钾肥,后期落色过黄,或易脱肥的沙田瘦田,可亩施5—6斤尿素,二是抽穗和抽穗前12天内普遍叶面喷施2—3次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

三是补施一次微肥,2两硼肥/亩。

重视水的管理,以干干湿湿较好,以保持概系活力。

三、喷好“九二0”,及时防治黑粉病,提高异交结实率。

1、一般母本大部分破肚,个别探头,亩用3—4克“九二0”,兑水三喷雾桶均匀喷于母本叶面,待母本抽穗20%左右,喷第二次,亩用7—8克,第三天不准割叶,继续再次亩用4—6克,兑水均匀喷于母本叶面,促使母本完全抽穗。

授粉结束后,亩用“九二0”2克,加“叶面宝”、磷酸二氢钾2两,喷于母本以壮籽。

2、稻粒黑粉病是影响制种单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务必予以重视。

由于稻粒黑粉病的侵染时间,主要在母本开花期,侵染高峰为始花至盛花期,应在始花期施第一次药,受粉结束施第二次药。

药剂为20%粉锈灵乳油1000位液,每次喷施100—120斤。

施药时间要避开盛花花时,一般以16:00—16:30以后,施药天气在花前1—2天和雨后及时防治。

破口期喷施三环唑防治颈稻瘟,父本每亩喷施2—4包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

3、搞好人工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

人工授粉的方法,选择富有弹性的竹竿作为授粉工具,竹竿长3—4米,授粉时将竹竿置于父本株高2/3处,“轻推重摇慢回手”,即推时用力要轻,尽量避免花粉弹出,当父本穗部被推出大约30—40cm,重摇父本,充分利用植株的自身振动使花粉大量弹出,然后慢慢回到原处。

要注意力度和用力部位,既要弹出花粉,又要避免父本受损
伤。

四、严格去杂去劣,保证种子质量
1、严格保证杂交稻隔离区不少于50米(或安全花期相隔20天以上)。

糯稻(酒米)安全隔离500米以上。

2、及时去杂去劣。

杂株主要以保持系为主,根据保持系花粉比不育系饱满,呈黄色或淡黄色的特点来认真严格清除杂株,具体做到“四先四后”,一是先去杂,后打微动(保持系比不育系早抽穗2—3天),二、先去杂,后割叶(对于剑叶超过25cm的田);三是先去杂、后赶花,(根据保持系有花粉);四是先去杂后收割,(保持系比不育系,结实率高,并比不育系早熟2—3天)。

3、及时收打晒干,确保种子色泽。

边割、边打、边晒、避免雨天或有露水时收打(如果堆放,易发烧,既降低发芽率,又影响种子色泽)。

4、收贮所用的一切工具都要事先清理,箩筐、麻袋要干净,不能夹带杂谷。

风车、晒场要清扫干净,不要直接晒在泥地。

(以保色泽鲜亮)。

5、种子晒干装袋时,袋内、外都应有标签,并写明品种、组合。

力争种子纯度99%、净度99%(每200粒,只允许有1—2粒病粒等杂物),水份不超过12.5%,发芽率90%以上。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杂交稻种,凡不合格者,公司一律拒收。

***********公司
2016年3月6日星期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