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保
这是“四时保平安”的“保”字。
这个
字很有意思。
你看甲骨文①是面朝左的一个
大人,其手臂特别长,在其背后搂抱着一个
婴儿(子),关心备至,细心照料。
金文②也
同于甲骨文的形体,而且更像背孩子之形。
小篆③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大人”
变成了左边的“单人旁”,“子”的下边又
加了左右两点,似乎是把小孩的腿包起来的
意思。
楷书④是保留了小篆的笔画,只是将
曲笔变为直笔而已。
“保”字的本义就是“抚养”,如《尚
书·康诰》篇中有“保赤子”的话,通俗地
说就是“抚养好初生的婴儿”。
从“抚养”
又能引申为“保护”,如《左传·昭公八
年》:“民力雕尽……莫保其性。
”大意是:
民力竭尽了……没有什么办法能保住他们
的性命。
《庄子·盗跖》中有:“大国守城,小
国人保。
”这个“保”字是仟么意思呢?其实这个“保”字也正是后世的“堡”字。
筑“堡”就是为保卫,只是在“保”字之下增加了一个“土”字表示“堡’是用土建成的。
这是一个后起的上声(保)下形(土)的形声字。
自从“堡”字产生以后,二字有了明确的分工,再不用“保”字代“堡”了。
[出处:左民安·细说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