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重汽技术质量部-中国重汽

致重汽技术质量部-中国重汽

tz-201002008发动机高压油管售后维修项目指导书编制:杨冬明审核:赵志峰批准:张晓东2010年7月一、故障模式在售后服务中高压油管的典型故障模式为漏油,有四种表现形式:密封不严、穿孔、纵向开裂和横向断裂和磨损,磨损多为干涉原因造成。

1、密封不严:指端头与油泵或喷油器接头密封效果差而导致的泄漏。

造成密封不严的因素主要有:(1)端头密封带上有疤痕图1 端头密封带(2)装配偏差过大装配偏差过大时,由于形成的密封带为椭圆,不能有效密封。

造成装配偏差过大的因素主要有管子的制造误差、喷油泵出油阀和喷油嘴的装配误差,以及管子带管夹成套装配的非自由对正。

(3)重复装配由于管子的密封是通过管子端头在压紧力作用下因微变形形成密封带而达到密封。

如果重复装配次数过多,特别是油管端头出现台阶,密封带与首次位置的符合性不完全一致,且由于端头前端已没有了可塑性不能形成二次微变形,即形成不了新的密封带,达不到原有密封效果。

密封不严很容易在发动机出厂前的热试阶段发现并通过更换或旋紧得到解决。

市场上如果在2000公里以上出现密封不严故障,一般不是高压油管本身的问题。

之所以在市场上出现密封不严故障,多是由于在维修时松开或拆卸过高压油管;在冬季,用户也习惯于通过松开高压油管进行“放气”。

这些都造成了高压油管的重复装配。

2、穿孔:是指在管体某部位有针眼状小孔往外喷雾。

这类故障有时被描述为“砂眼”。

这是由于管子原材料毛坯中局部有夹渣或气孔所导致。

3、纵向开裂:是指在管体某段有轴向裂纹向外喷雾。

这类故障主要是由于管材毛坯中局部由于有夹渣而在拉拔过程中形成纵向缺陷并在内孔高压燃油脉动作用下所致。

4、横向断裂:是指在管体某部位发生的部分或完全横向断裂,油雾呈扇形喷射出来。

发生这类故障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装配应力(包括固定夹应力)、未适当固定等情况下,在发动机共振频率作用下,在应力集中点而形成的疲劳断裂。

这类故障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除去设计方面,在装配时应尽量通过校正减小装配偏差;合理布置并紧固管夹;用户应随时检查是否有管夹松动;维修时避免用力掀动油管导致油管变形。

※磨损(如图2所示)。

图2 被磨穿的高压油管该图所示的故障件(VG1557080036高压油管)由于磨损部位在泵端螺母后根部,这不是管子本身形状的问题,是发动机在某种车型上的干涉件对它造成的,安装高压油管时应避免干涉。

二、高压油管故障判定及维修检查和判定故障时,除非管子已断为两截,否则应在发动机启动状态下才能确认。

发生故障后判定需更换高压油管时,应确保更换后的高压油管属于合格的正品(见本篇的第四项内容)1、密封不严(1)判定:发动机工作时,有燃油自连接螺母内侧或下端顺着接头的螺纹渗流而出。

(2)分析:a、连接螺母是否保持了出厂前的状态,有无扳手紧固过的痕迹。

b、询问用户是否曾经松开高压油管的连接接头“放气”;发动机是否曾经维修过,高压油管有无被拆卸的可能。

C、查看里程表,记录行驶里程。

(3)维修:a、首先,用扭矩扳手紧固密封不严一端的螺母,扭矩推荐(仅供参考):如若更换单根高压油管,先拧紧喷油器端,再拧紧喷油泵端。

b、如果不能解决,拆卸该缸高压油管(包括松开两端接头和各个管夹),查看油管端头密封面处有无疤痕、不规则接触痕迹、与泵或喷嘴接头接触的密封面处是否有夹杂物、泵或喷嘴接头的密封面是否有损伤等。

c、如果油管端头与泵或喷嘴接头接触的密封面处有夹杂物,清理夹杂物后更换新油管。

d、如果泵或喷嘴接头的密封面有损伤,更换相应接头;油管无损伤的可继续使用;油管有损伤的,需更换新油管。

e、如果油管端头密封面处有疤痕、接触痕迹不规则,需更换新油管。

f、更换油管前需保证油管端头和泵嘴锥面清洁,按推荐扭矩分别依次预紧和紧固油管两端,并装好管夹。

g、对故障件的故障端做出标记。

2、穿孔(1)判定:发动机工作时,有油雾自管体上某部位从针眼状小孔喷出。

(2)分析:一般为管体某部位出现所谓“砂眼”,由材料缺陷所造成;个别情况为外部磨损。

(3)维修:a、标记泄漏部位;b、松开两端连接螺母和中间的管夹,更换新的高压油管;c、更换油管前需保证油管端头和泵嘴锥面清洁;d、按推荐扭矩分别依次预紧和紧固油管两端,并装好管夹。

3、纵向开裂(1)判定:发动机工作时,有油雾自管体上某部位轴向条状缝隙中喷出。

(2)分析:多由材料缺陷导致;个别情况可能属外伤所致;或特殊工况下油压过高所致。

(3)维修:a、标记泄漏部位;b、松开两端连接螺母和中间的管夹,更换新的高压油管;c、更换油管前需保证油管端头和泵嘴锥面清洁;d、按推荐扭矩分别依次预紧和紧固油管两端,并装好管夹。

4、横向断裂(1)判定:发动机工作时,有油雾自管体上某部位横向呈扇状喷出,或自两端压帽的后孔中喷出;有时已明显断开;发生部位多在弯曲内侧或两端端头后跟部。

(2)分析:横向断裂主要是由于振动疲劳断裂所致,多由外因引起。

a、管夹是否松动而没有起到应有的固定作用;b、在维修油泵、油嘴或其它机件时是否扳动过油管致使油管变形产生应力装配;c、油管两端连接螺母是否因采用过大旋紧力矩导致护套或垫圈压溃松脱而失去保护作用;d、是否存在磕碰伤。

(3)维修:a、标记泄漏部位;b、松开两端连接螺母和中间的管夹,更换新的高压油管;c、更换油管前需保证油管端头和泵嘴锥面清洁;d、按推荐扭矩分别依次预紧和紧固油管两端,并装好管夹。

三、高压油管的识别1、合格供应商2、真假产品的鉴别目前,从市场反馈情况看,高压油管总成除存在由合格供应商供应的正品外,还有由不明供应商供应的非正品(没有标识E201)、明显假冒品(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和不明显的假冒品(标识等完全一致)。

目前售后市场主要反映四气门EGR发动机用高压油管(VG1557080036)存在仿制品,现主要针对其做真假鉴定:区分真假产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总成状态正品的总成从弯形到管夹装配,一致性较好,表面比较光洁。

(2)标识正品高压油管,标识齐全、字迹清晰可辨。

标识的内容主要有:a、在管夹或支架上标识总成图号(主要是成套带管夹或支架供货的产品)。

b、在每根管一端螺母侧面标识供应商代码E201、单缸号后四位、单缸顺序号(两位)、生产批次号(四位)、原材料批次号(四位)。

c、EGR及国Ⅲ产品每支管体上有标记。

(3)细节包括模具夹痕、弯曲半径、管夹支架细部结构、连接螺母细部结构等。

(4)材料正品与假冒品最大的区别还在于材料。

正品采用的是进口精密冷拉无缝钢管,强度较高;假冒品一般采用国产冷拉低碳钢管,强度较弱。

3、真假产品鉴别示例为了正确区分真品、假冒品,下文通过图片对比和简单说明对VG1557080036高压油管予以介绍鉴别方法。

1、总成状态真品图3 真品正面图4 假冒品正面图5 假冒品正面图6 真品背面假冒此管夹反装真品图8 假冒品背面通常情况下,正品与非正品以及假冒品在管形走向、弯曲半径、弯曲角度大小上会有些区别的。

但有的假冒品仿真程度较高,就需要结合以下细节进行仔细鉴别。

2、 管夹(1) 二管夹图9 真品二管夹(正、反面)假冒假冒 品多弯各处弯曲半径较大弯较大弯形很相似多弯图10 假冒品二管夹(正、反面)图11假冒品二管夹(正、反面)(2)三管夹图12 真品三管夹(正、反面)图13 假冒品三管夹(正、反面)图14 真品三管夹(正、反面)(3)四管夹图15图16 假冒品四管夹(正、反面)图17假冒品四管夹(正、反面)3、 长连接螺母图18 真品长连接螺母图19 假冒品长连接螺母图20 假冒品长连接螺母4、 标识(1) 正确标识部位及内容图(2) 总成图号图22 真品总成图号标识(在四管夹上)图23 假冒品总成图号标识(3) 管体标记图24 真品管体上标识位置图25 真品管体上的标识图26 仿冒品管体上的标识(4)螺母侧面标记图27 真品螺母侧面的标识图28 假冒品螺母侧面的标识假冒品图29 假冒品螺母侧面的标识螺母上仿冒标识的几个特点: a.标识内容不齐全;b.不能确定在什么侧面上打印什么标识;c.不懂得编码规范;d.可能只有相同的批次号;e.字迹深浅、字体等与真品不同。

5、 夹口印痕图30 真品镦头夹口印痕(几乎不可见)图31 假冒品镦头夹口印痕正 品假冒 品图32 假冒品镦头夹口印痕四、 故障件返回标准及注意事项旧件返回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必须附带中国重汽统一格式的处理单(见图34)。

图34 旧件附带的处理单和旧件标签2、信息处理单中的“故障描述”应符合上述表2中四种典型的故障模式术语。

同时故障件的漏油部位标记明显易辨认。

假冒 品图35 旧件的信息处理单3、必须在信息处理单中记录零件图号、供应商代码、故障模式;4、在故障件保管、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护,避免二次磕碰损伤;5、必须确保零部件及标识的完整性,不允许缺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