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工作范文]

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工作范文]

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篇一:家储备林划定办法家储备林划定办法(试行)办丰字[20XX]4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储备林划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XX-2020年)国家林业局20XX年10月前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配套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重要内容,对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增强木材供给能力,维护国家木材安全意义重大。

20XX年以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参事室、两院院士多次开展木材战略储备专题调研。

国务院领导先后对有关报告、提案和建议做出重要批示。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分别提出“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部署木材战略储备和制度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国家储备林是指中央投资为主或享受中央政策性贷款、贴息,以生产生态产品、稳定市场供给、保障木材安全为目的的乔木林。

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金融支持、主体担保,企业经营、林农受益”的目标原则,先后制定了国家储备林划定、现有林改培等办法、标准和规程,探索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

创新投融资机制。

利用政策性贷款,在自然条件适宜区域,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一批短周期原料林、乡土大径级和珍稀树种等高品质的国家储备林。

规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储备林亿亩,每年新增木材供应能力9500万立方米以上,基本实现“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进口适度、持续经营”的木材安全战略格局。

为此,国家林业局在?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XX-2020年)?的基础上,修订编制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XX-2020年)?,明确了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建设任务、重点建设区域和建设模式,提出了主要保障政策和措施。

?规划?以相关研究课题和系统调研成果为基础,总结了相关省(区、市)试点示范建设的作法和经验,体现了世行贷款造林的成功模式,集中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储备林基地,是今后一个时期规范和引导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目录第一章我国木材安全形势分析 ................................................ (1)第一节我国森林资源总体状况 (1)第二节我国木材需求形势 (3)第三节我国木材进口形势 (4)第二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性及有利条件 (6)第一节建设的重要性 (6)第二节建设的有利条件 (10)第三章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思路 ................................................ (14)第一节指导思想 (14)第二节基本原则 (14)第三节规划编制依据和期限 (15)第四节规划目标 (17)第四章国家储备林建设范围与布局 ................................................ .. 20第一节建设范围 (20)第二节建设布局 (20)第五章国家储备林建设内容 ................................................ .. (29)第一节营造林 (29)第二节支撑体系建设 (34)第六章国家储备林建设效益评价 ................................................ (37)第一节生态效益评价 (37)第二节经济效益评价 (38)第三节社会效益评价 (40)第七章国家储备林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 (42)第一节估算依据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2)第二节投资估算及 (44)第八章国家储备林管理 ................................................ . (47)第一节代储代管 (47)第二节动用轮换 (48)第三节动态监测 (49)第九章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 .. (52)第一节主要政策 (52)第二节保障措施 ....................................... 54 附表:1. 国家储备林建设范围表2. 国家储备林建设布局表3. 国家储备林建设分省任务表4. 国家储备林主要树种(组)培育模型表附图:国家储备林建设布局示意图篇三:20XX-1-5,20XX蟾溪林场木材战略储备林自查材料20XX年度福安蟾溪国有林场国家木材储备基地建设自查验收总结报告自查验收单位:福建省福安蟾溪国有林场法定代表人:王志强时间:20XX年1月5日按照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林丰管字[20XX]2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根据闽林场局[20XX]136号文件精神。

我场对20XX年国家木材储备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验收,该项目建设总面积3052亩,其中:新造520亩,套种改培2532亩,均按照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施工,现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通过自查对实施措施不到位的进行整改加以完善,确保项目任务全部完成、作业质量符合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规划要求。

现将自查验收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1、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国家林业局下达的计划任务:新造楠木20XX亩,实施方案编制的建设任务:3052亩,其中新造520亩(楠木246亩柳杉274亩)套种改培2532亩(柳杉1643亩檫树889亩),实际完成的建设任务:3052亩,其中新造520亩(楠木246亩柳杉274亩)套种改培2532亩(柳杉1643亩檫树889亩)。

2、项目计划使用资金:木材战略储备林项目建设规模3052亩(新造520亩,套种改培2532亩),投资概算范围包含苗木费、物质费、人工费、基础设施建设费、监测费及不可预见费等。

经估算,20XX年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营林生产直接投资万元,占 %,间接投资(包含基础设施投资、管护监测费用、不可预见费)万元,占%。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项目建设资金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和林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

经测算,20XX年福安蟾溪国有林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占%;林场自筹万元,占%。

附件22、项目实际使用资金:目前已经使用资金万元,占计划资金的%。

其中:①直接生产开支万元,其中新造储备林开支万元,套种改培开支资金万元。

②间接费用暂未开支。

二、组织实施组织领导为保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任务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的“福安蟾溪国有林场20XX年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工作小组”检查监督基地建设质量,做到责任明确,确保了基地建设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认真执行施工员责任制度。

采取定片、定人员,对造林的每个小班从林地清理、整地挖穴、栽植、抚育等每个环节做到全过程质量管理,做到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确保造林质量与成效。

强化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开展检查监督是督促造林质量提高的手段,林场定期与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片造林施工地进行抽查,抽查面积不得低于10%,发现质量问题立即整改,在林场内进行通报,项目施工结束,林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

与施工队伍签订营造林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施工作业,严禁违章施工,做到安全责任明确。

宣传发动。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做到思想上重视,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操作。

劳动保护。

定期检查作业区环境,做好防火、防汛工作,在汛期到来之前要各项防范措施,夏天要做好防暑,并携带防暑、防蛇的常用药品,定期检查施工作业人员身体情况,预防疾病发生。

档案管理。

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建立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档案的内容包括:下达任务文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施工作业设计及批复文件、项目施工合同以及其他有关影像资料、图面、文字、数字等资料。

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归档主要技术措施基地建设项目内容为新造闽楠246亩、新造檫树274亩、套种珍稀树种柳杉改培马尾松2532亩1造林树种与造林混交比例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项目区生长,且抗逆性强、速生优质的造林树种,阔叶树种以楠木类、檫树,针叶树种为柳杉,进行针阔混交。

新造主要造林模式设计2个类型号,类型号1:为楠木、柳杉混交,混交比例5:5,株间或行间混交;类型号2:柳杉、檫树混交,混交比例6:4,株间或者行间混交。

套种改培马尾松为类型号3:主要造林树种为檫树、柳杉、木荷。

2造林密度根据基地区位立地条件类型、选择树种特性和相关造林技术标准。

新造密度为167株/亩;套种改培造林密度为20-40株/亩;株行距都为2m*2m。

3造林整地方式与挖穴规格林地清理进行全面劈草、劈杂灌木,采用全面整地方式,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60*40*40cm。

4造林苗木基地建设造林实行良种壮苗,按照种苗“两证”制度和“三定”办法、《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85)培育壮苗,选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福建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中规定的Ⅰ级苗木标准,起苗时应注意保湿苗木根系,运输时防治苗木机械损伤,如果起苗当天不能造林,应进行苗木遮阴或者假植,确保造林成活率。

三、实施成效20XX年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成后,可推进我场树种结构的优化过程,体现出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成后,为社会提供一定使用价值的优质木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