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析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

探析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

探析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
摘要:技工院校是培养专业型,职业型以及技术型的摇篮,近年来,技工院校
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

在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必须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打
造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文章探究了理实一体化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
便增强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技工院校;重要性;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职学校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具有科学能力的劳动力。

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品质生活,对出行工具的选择十分看重,其
中小汽车的选择增多,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汽车生产量的提高,汽
车维修次数也随之增加,现代社会需要大量的汽车维修人才,为此,中职院校汽
修专业在培养人才时,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全能性人才,在实际教
学中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意在提高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2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中开展一体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
吸收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进行实践操作,用实践来检验
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通过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
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汽修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更加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避免因理论与实践分割导致的知识点健忘现象再次出现。

教师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还可以提
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此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能够将学生与学校合作
的企业有机联系起来,帮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实际维修过程当中,为将
来更好地社会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3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从总体来看,很多技工院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
很难集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依赖性比较强,加上有些技工院校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对汽车维修专业相关的知识很难理解,汽车零部件,装配关系,空间结构以
及传动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比较枯燥,很难对其有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因此,学生
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通过理论考试,不能清晰地梳理出知识架构,因此严
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很多技工院校的教师受传统式教育思维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理论讲解,没有将实践教学有效的渗透到汽车维修教学的全
过程中,有些技工院校经常会先为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然后集中带领学生进行实
践操作,导致学生对学过理论知识有所遗忘,很难将其灵活地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其次,在汽车维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
教师没有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以及探索的机会,进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发
散性思维的提升。

3.3 从教学设施方面分析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准确理解汽车系统的运行状况,尤其是在汽车零部
件的检测与维修方面,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并掌握汽车维修专业知识,才能在课程
学习完毕之后,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维修。

在学生毕业之后,具有真正的专业能力,对故障车辆进行检修。

但在中职学校中,学校管理者在教
学设施方面的管理力度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设施,比如教室的
单一性。

一间教室只能上一节专业课,而实践课堂则需要另一间专用教室。

因此,学生在学习汽修知识时,在课堂中了解专业知识之后,才能在下一节课学习实践
知识,学生同时理解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整体能力降低。

4 技工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策
4.1 实施针对化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汽车行业方面的相关内容,有些对于汽车行业也是
刚刚踏入和涉及,所以应当在低年级的学生当中开展一些汽车行业方面的理论基
础知识,让他们学习汽车起源方面的文化内容,提升自己基本的汽修专业素养;
中年级的学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汽修专业基础知识,接下来可以向纵深方向发展,学习汽车的构造,了解汽车的内部模块和单元,并掌握每个内部模块和单元的维
修方法和操作步骤,尤其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三大核心部位;高年级的学
生由于掌握了基本的汽车理论和维修操作方法,因而需要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真
正提升他们的汽修专业技术水平。

4.2 校企合作,丰富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进一步保障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要在学校教学中开展实践操作、建立仿真操作场地等,还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与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借助汽车生产企业、汽修企业等进行长期的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
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
能力。

同时,还可以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引入到学校进行专业讲座等,进一步
提升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3 实施过程考核
为了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思想,教师在汽修专业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重
视过程考核的实施,转变传统以结果为中心的考核理论,同时不再以学生的某个
方面来进行考核评价,而是以学生的出勤情况、理论学习、作业情况以及职业素
养等方面来进行全面评估,这样不仅能有效树立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
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驱动桥的结构与维修》中,教师可以事先按照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其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之后再向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驱动桥
的拆装任务。

小组成员在进行相关作业时,需得自主分配相关操作环节,同时根
据手册来制定相关拆装方案,共同解决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操作期间进行
检视,同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合作精神、工具摆放情况等进行评价,这样
的考核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4 实践基地的构建
第一,中职学校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开设学习班。

由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
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汽修行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对
社会发展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减少学生毕业之后的迷茫心理。

第二,学校通过建
立一体化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学习兴趣。

教学实验室全天开放,若学
生对课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出现疑问,可自行到实验室进行练习。

由此,既能提高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实践知识。

5 结束语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对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作用巨大,因此,学校要加以重视。

首先,技工院校应该明确目前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课时设置和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构建校内与校外一体化的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 胡奕群.技工院校汽修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
刊),2018(03):91-92.
[2] 马立强.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浅析[J].汽车维护与修
理,2018(06):52-54.
[3] 宋述明.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究[J].时代汽车,2018(03):39-40.
[4] 高聪.中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8(03):119.
[5] 周晓飞.中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