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ppt 120页)

水资源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ppt 120页)


⑶计算内容
①计算各分区及全评价区同步期的年降水量系列、统计 参数和不同频率的年降水量;
②以同步期均值和 点C 据v 为主,不足时辅之以较短系列的均 值和 点据C ,v 绘制同步期平均年降水量和 等值C线v 图,分析
降水的地区分布特征;
③选取各分区月、年资料齐全且系列较长的代表站,分析计 算多年平均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 及其发生月份,并统计不同频率典型年的降水月分配;
④选择长系列观测站,分析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包括 丰枯周期、连枯连丰、变差系数、极值比等;
⑤根据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测站的同步资料,分 析各流域或地区之间的年降水量丰枯遭遇情况,并可用少 数长系列测站资料进行补充分析。
⑷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
Ⅰ算术平均法
设 h 1,h ,2 …, 为h n同一时期内各站实测降水量(mm),为
n hi hi1
h 1 2
fi
n 1
hi hi1 2
fi
n
fi
F
1
式中: 为h 流域平均降水量,mm; 为F流域面积,km2;
f i 为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所包围的流域面积,km2;h i ,h i 1
分别为面积两侧的等降水量线所代表的降水量值,mm。
Ⅲ泰森多边形法
具体做法:
①把流域内各降水量观测站(包括流域附近的站)绘在流域 地形图上;
站数n,则流域降水量 (mm)为h :
h1 n(h1h2... .h .n.)1 n1 n hi
计算简单,但当降 水量随地形变化较 大时,精度较差。
Ⅱ等值线法 当流域(或区域)内可选择的降水量观测站较多,且降
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时,可以绘制年降水等值线图。然后, 量算每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面积,再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就 得到相应的降水量。
6.1.1水资源评价工作发展进程
水资源开发前景展望
水资源工程管理及水源保护 水资源供需情况的分析和展望
水资源工程规划设计的水文特 征值计算方法及参数分析
统计天然情况下河川径 流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6.1.2水资源评价的要求
⑴技术原则
按照行业标准,水资源评价应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 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三部分内容。 水资源评价工作要客观、科学、系统、实用,遵循的技术 原则有: 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 水量水质并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协调 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
②把降水量观测站每三个用虚线连接起来,从而形成许多三 角形;
③在每个三角形各边上做垂直平分线,所有的垂直平分线另 构成一个多边形网,每个多边形内有一个降水量观测站 (如图6-3);
④根据下面假设和计算公式即可求出流域平均降水量。
假设每个多边形上的面降水量等于其中降水量观测站的
观测值,其值分别为 h,1 h,2 …, ,h n设 ,f1,…f 2, f n
③计算分区降水量和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应采用同步资 料系列;而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应采用尽可能长的 资料系列;
④资料系列长度的选定,既要考虑评价区大多数观测站的 观测年数,避免过多地插补延长,又要兼顾系列的代表性 和一致性,并做到降水系列与径流系列同步;
⑤选定的资料系列如有缺测和不足的年、月降水量,应根 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插补延长,经合理性分析后确定 采用值。
④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环境变化情况,每隔一定时期 对前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进行全面补充修订或再评价。
6.2水资源数量评价
水资源数量评价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计算、地下水资源 量计算以及水资源总量计算。
6.2.1降水
⑴降水资料的收集
降水资料的收集主要是通过水文气象部门的水文站、雨 量站、气象站、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等观测获取。 在实施水资源评价时,历年的降水资料可通过《水文年鉴》、 《水文资料》、《水文特征值统计》等统计资料收集获取, 有时需要到水文、气象部门去摘抄。
为流域内各降水量观测站所控制的多边形面积,流域总面
积 F n,f则i 流域平均降水量可由下式计算:
1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h1f1 h2 f2 ......hn fn 1 hi fi
n
fi
F
1
6.2.2蒸发
⑴水面蒸发
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气象因素,如气 压、温度、风速、湿度、降水等;二是自然地理因素,如 水质、水深、水面和地形等因素。
具体步骤: 第一步,将各站实测降水量注记在流域地形图上,用绘制 等高线的方法绘制出等降水量线; 第二步,用求积仪求出每相邻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的面
积 f i ,用它乘以该面积两侧等降水量线的水量平均值,得
到该面积上的降水总量;
第三步,把各个面积上的降水总量相加,用总面积 F去 除,即得到流域平均降水量,其计算公式为: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对观测值和特征统计资料做合 理性检验。
⑵ 计算要求
降水量计算应以雨量观测站的观测资料为依据,且观测 站和资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选用的雨量观测站,其资料质量较好、系列较长、面 上分布较均匀。在降水量变化梯度大的地区,选用的站要 适当加密,同时应满足分区计算的要求;
②采用的降水资料应为经过整编和审查的成果;
⑵一般要求
①水资源评价工作应该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 资料,在必要时再辅以观测和试验工作。
②水资源评价应分区进行。各单项评价工作在统一分区的基 础上,可根据该项评价的特点与具体要求,再划分计算区 或评价单元。
③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应采用日历年,专项工作中的水资 源评价可根据需要采用水文年。
第六章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是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 征和开发利用情况作出的分析和评估。
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进 行与水有关活动的基础,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提供供水决策的依据。
6.1水资源评价概述
水面蒸发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①器测法——利用蒸发器直接测量出水面蒸发量 蒸发器的类型可分为埋入式、地面式、漂浮式和大型蒸 发池等几类,其中E-601型蒸发器是我国最常用的蒸发器。
器测法计算公式如下:
E器PW
式中:E器为器测蒸发量,mm;P为降水量,mm;ΔW为 器内水位差,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