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分析
500米
海平面
山
等高线原理
山
鞍部
山顶
山
陡
体
坡
的
不
同
部
缓
位
坡
等陡高线 密坡集
陡崖E
A
山顶
低山
F谷
山脊C 低
鞍G部 高 B高
250米
等缓高线 稀坡疏
150米
50米
等高线形状特征与地形部位的关系是:
☆ 山岭、山峰—— 周低中高
☆ 盆地、洼地—— 周高中低
☆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地势低处 分水线 ☆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地势高处 集水线,易发育成河流
中学地理等值线主要种类
等高线 、等深线 等压线 等温线(气温、水温) 等降水量线 等盐度线 等潜水位线 等年太阳辐射线 等震线(烈度) 欧洲降水PH等值线等等
▲等值线的特点
1、同一条线上数值相等 2、相邻两条线的差值相等或为零
(除特殊每条线标注外) 3、各线不相交
(除等高线的陡崖外) 4、等值线封闭:中心为最高(低)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中间部分 线的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
山脊
☆陡崖—— 多条等高线相交于一处
注意: 坡面:上密下疏为凹形坡,上疏下密为凸形坡.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等高线 中间疏 密 特征 四周密 集
稀 中间疏 稀疏 疏 四周密 平直
高度
地表起 伏程度
较低,一
较
高, 般(相对 200米- 低,0米-
E、工业区、居民区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 阳地带,并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的地区
F、海滨浴场、码头的选址: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码头选在深水港湾(等深线)。
G、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 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分析
CMY
(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36、图3为我国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 列问题。(36分)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 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 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分)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
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A_
A
B
C
D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
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 高度 ?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相对高度:≥200米,<400米
值的中心。
5、等值线疏密→ 单位距离差值小或大 ➢例: 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大→风大 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量差异大
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
等压线图
等温线图
其它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判读基本方法
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3、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 4、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 或分析成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并分析其成因。
B、确定公路、铁路线
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 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为好。
山区多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免通过陡崖区、 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C、进行农业区规划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水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农林牧副 渔合理布局的方案
D、确定引水路线 引水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快,水能丰富, 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3)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 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 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4)区位选择 A、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择在 “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坝址则选择最狭的出口处。 (修建水库工程量较小, 节省投资)
高
超过 高度)不 500米 200米
500米 高于500
米
起伏不 坡度较 坡度 四周高 平坦
大,边 缘陡峭
陡,沟 谷较深
平和
中间低 广阔
▲ 等高线地形的综合应用
(1)水系特征 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C、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D、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由此可判断河流流向
(2)水文特征
高考趋势展望
从近四年高考来看,每年涉及等值线的内容分值较高,以 考查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和等压线最为突出,今 后的命题仍将注重: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河流流向,提出开发 利用方案 2.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 响其变化的因素 3.阅读等降水量线图,判断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 素 4.根据等压线的弯曲及封闭状况,判读气压场的分布特点, 进而确定锋面位置及天气状况
等值线的判读:
1、读数据 2、比大小 3、看稀密 4、析弯曲 5、判方向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某点到地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000米
1500米
乙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1分)
(2004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36.(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 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 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36分)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_____。(6分)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6分)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