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理控制措施监理实施意见:为使本工程基坑围护结构质量目标实现,主要采用“质量重点事前控制”、“重点工序现场监理”和“基坑监测、常见问题处理” 及“工程问题积极协调”的方法。
1、质量重点事前控制(1)认真审查设计文件,做好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勘察工作。
项目监理部进入现场后,要求项目总监立即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本工程设计图纸尤其是支护工程设计图和地质勘察资料,并对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现场地形地貌实地勘察,对照设计图和地质资料,审查支护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施工可行性,找出设计不足、缺陷、有疑问存在问题的地方,在此基础上通过业主向设计方提出监理意见。
(2)严格审查深基坑支护单位及参与土方、支护工程有关单位资质和业绩情况:监理方依据有关规定要求,严格审查深基坑支护施工单位、土方施工单位、降排水施工单位和监测单位资质,以上专业施工单位的资质要符合相应规定要求,并要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业绩。
审查其施工现场质保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监理、主要技术负责人、主要施工员的人员资格和类似工程业绩情况是否符合本工程要求;审查其施工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和监测单位的监测设备能否满足工程需要和要求。
以上审查符合要求后,监理单位予以书面确认后,这些单位方准进入现场。
(3)会同业主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施工专家论证会。
监理方要积极敦促并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和召开论证会。
有关专家应包括设计院技术权威和设计人员,施工总包单位总工、支护工程单位总工参加。
论证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设计审查、深基坑土方开挖、基坑降排水、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估、监测方案、应急措施等。
经与会专家会签的专家论证报告作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文件。
要求各专业施工单位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工程实施中严格执行。
4)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议工作在图审和设计交底会上,监理要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存在的问题,经反复研究论证,提出监理意见,贯彻专家论证报告意见,做好参会各方设计问题协调工作,形成经设计及与会各方会签的图纸会审会议纪要对设计方同意会后办理的设计变更文件,监理要积极建设单位督促落实;对未达成共识,设计、业主等不同意问题,监理方不能消极坐等,监理要要充分利用我公司专家组的技术优势,在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广泛咨询的前提下,拿出监理意见,协调各方妥善处理解决。
(5)严格审查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方案与深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文件的符合性、方案与专家论证报告的符合性,支护施工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支护工程监测措施和应急措施,深基坑支护工程完毕后的开挖条件。
审查时要对照审核土方专项施工方案,支护工程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顺序是否一致性,挖土线路和运土线路、施工机械出入口与支护施工是否产生冲突,挖土进度与维护施工进度是否协调,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建立等。
(6)编制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制定符合实际、针对性强、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监理细则,深基坑土方工程监理细则编制依据除了本工程监理规划、地质勘察报告、专项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外,还要考虑本工程的周边环境条件, 监理工程师要深入了解周围环境,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造成的危害做到心中有数。
监理细则在“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7)进行支护工程监理交底监理交底内容是对监理规划有关监理程序、监理权限、支护监理实施细则设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详尽交底。
监理方行使权限主要有:1)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下道工序不准施工。
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道工序,造成既成事实而增加处理的难度。
为使控制有效,:2)当工程质量失控时,总监理工程师有权签发停工令。
3)施工单位报送的“完成工程量月报表”和“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须经总监签证认可,才能计入完成工程量,支付工程款。
监理单位在使用上述权限时应十分谨慎,如监理人员在现场检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按图施工或不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操作时,一般先以口头形式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提出,并要求纠正。
如施工承包单位整改不力或不听从劝告时,监理工程师可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整改。
当问题性质严重时,总监认为必要签发停工令,同时报送业主方,凡涉及到要延长工期或增加投资等重大问题须停工时,总监应及时与业主沟通。
(8)检查验收深基坑支护施工开工条件检查进场施工全部施工管理、施工专业人员到位情况,人员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进场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质量验收,复试情况。
进场机械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到位情况,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情况,应急设备、材料、人员到位情况。
具备条件方可签署开工令。
2、关键工序现场监理(1)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方式1)施工总承包应对支护工程质量负全面管理责任,支护专业施工队伍对支护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监理方督促、监督、检查总、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各项工作。
2)严格控制按已审批的专项方案施工。
3)监理方应以制定的质量控制要求为标准,实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跟踪监理及复查检测,并应及时填写检测记录及监理日记。
4)监测单位应及时报告报警值,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监理方应及时掌握监测桩的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支护桩的质量。
5)监理方对深层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以抽样方式进行。
6)为保证周围各类管线、道路路面和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期间,监测单位应对基坑位移、沉降等进行监测。
第五章基坑开挖及排水一、基坑开挖由于管槽开挖的土方量不大,每延米开挖出土量平均约7〜9m3,每个作业段用二台挖掘机开挖与人工配合清底的方式,挖土要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先支后挖”的原则进行。
(3)分段开挖两端设截流沟和排水沟,渗水及雨水及时泵抽排走。
雨季备足排水设备,做好预警工作,确保基坑安全。
(4)开挖过程中,按既定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三、基坑排水措施鉴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施工现场距离河涌较近,本工程拟采用止水、导水、排水施工技术措施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一)基坑排水措施沿基坑两边设350X 350伽的截水明沟,防止地表水流向基坑。
沿坑底的两侧挖排水沟进行基坑内导水,排水沟紧贴钢板桩施做,断面取0.3 X 0.3m,坡度为0.5%,集水井隔40m左右设置一个,集水井的直径为0.8m,深度随挖土的加深适当设置,基坑内地下水流入集水井内后用水泵抽出坑外,经过沉砂池沉淀后排入丹山河或东沙涌排水沟。
一、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1)工地车辆出入由统一设置的矩形洗车场和沉淀池,高压冲水枪保证驶出工地的机动车辆在工地出入口洗车场内冲洗干净提供必要条件。
(2)保证现场便道畅通,使现场有较好的车辆行走道路,租赁的材料堆放场、加工场必须实行硬地化,确保材料不受污染。
(3)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保证场内没有大面积积水,泥浆污水、废水通过排水设施经过沉淀池沉淀,未经处理禁止排入下水道。
废浆和淤泥使用封闭的特种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4)施工现场大门口在醒目处张贴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证件的复印件,张贴投诉电话。
(5)施工现场四周悬挂有安全警示语的彩旗、横幅,危险区域设立危险警示标志。
(6)施工现场门口设置安全检查员,检查员工是否按照有关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
(7)施工现场的泥浆池和孔洞四周设置有效防护设施。
(8)施工机械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位置合适,固定牢固,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施工机具进场须经过安全检查,安装完后,要进行安装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开机操作,操作员应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9)施工现场的作业区域,材料堆放场、仓库等场所,按照规定配备足够的各类有效防火器材,并经常检查器材的使用状态是否有效。
(10)严格按照广州市政府有关散体物料管理的规定,在排放、运输、散体物料前办理批准手续,并按照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和合格车辆运输,在工地大门口设置专人进行车辆“三证”的验查。
(11)施工现场内禁止使用有毒物体作燃料,禁止燃烧各类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在固定地点分类别堆放建筑废料并及时清理。
(12)施工现场在天气比较干燥进行施工时,为了避免场内、场外的车辆行走造成尘土飞扬,安排专人负责喷水,湿润道路。
(13)施工现场进行动火前必须办理《临时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前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方能动火,动火人员和现场安全责任人在动火后应彻底清理现场火种后才能离开现场。
(1)加强基坑工程监测监测单位要严格按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
按规定及时提供监测报告。
当支护结构达到报警值时,要立刻通知监理及有关单位。
其监测内容应包括:1)支护边坡深层土体水平位移;2)水位监测3)管线监测:专业管线如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等应请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监测。
4)对周围环境监测:包括周围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的沉降、倾斜、裂缝的产生和开展情况。
(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应急抢险措施及抢险物资准备工作,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施工现场应备有应急措施的材料及设备,如沙袋、钢管、钢筋、水泥、注浆机、潜水泵等施工机具。
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如位移监测结果较大,则应立即停止开挖土方,增加临时钢支撑,必要时回填土方,并坑外卸土;土钉墙部分在可采用加长、加密土钉或放慢挖土速度及场外卸土或坑内回填等方法处理;2)、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3)、若围护桩间出现渗水,应马上压力注浆止水,再挂网抹浆加固止水;4)、若地下水量较大,地下水位降不到施工需要的预定标高,可采用增设轻型井点进行降水。
电梯井承台较深处若降水困难,可增设简易深井降水;5)、如遇大雨,应及时进行坑内降水,防止基坑在水中长时间浸泡;6)、如遇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隆起过大,应停止开挖并立即进行压力注浆等土体加固措施,等养护后方可继续开挖。
加强对基坑围护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予以消除。
4、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控制与常见问题的处理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2)按设计要控制围护结构施工质量。
3)基坑开挖后,土体与地下水的自然平衡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基坑自身的稳定程度则会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因此应做好整个地下工程的计划安排,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暴露时间,及早填回。
4)必须重视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时,不得碰撞损伤支护结构及排水设施和观测标志、测量元件等。
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