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非常详细)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非常详细)


关于结论的数学诠释
1、货币创造乘数:dY dM 1来自1 1 t
2、结论:
(2)d大、β大,货币政策效果大(IS平缓)
h k d
(1)d小、β小,上述乘数的分母大,货币政策效果小(IS陡峭)
(3)h小,上述乘数的分母小,货币政策效果大(LM陡峭)
(4)h大,上述乘数的分母大,货币政策效果小(LM平缓) 思考:为什么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G↑→IS右移→Y↑、r↑→挤出
效应,使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辅之以扩张性货币政策,M↑→r↓,挤出效应 被抵消。
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LM陡峭(k大、h小), 移动IS曲线,政策效果小 ( Y 3 Y 4) 2、LM平缓(k小、h大), 移动IS曲线,政策效果大 ( Y 1 Y 2) 从图上可以看出, Y1Y2>Y3Y4,而IS移动的距离 是相同的。 我国的LM平缓,财政政策的 效果大。
r
r
ky m h h
LM IS4 IS3 IS2 IS1
O Y1 Y2 Y3 Y4
Y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一)形成:G↑→Y↑→L1↑→L2↓意味着 r↑→I↓、C↓,即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 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二)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1、KG:乘数的双刃剑作用 G↑、KG大→Y大幅度上升→ 利率大幅度提高→I大幅度下降 →挤出效应大
G↑→IS右移→Y↑ 2、紧缩性政策:T↑、G↓,导致IS左移,Y下降

二、货币政策:M→r→C、I→Y
1、扩张性政策:M↑→LM右移→Y↑、r↓
2、紧缩性政策:M↓→LM左移→Y↓、r↑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一、一般原理 (1)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2)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3)关于以上结论的数学解释 二、极端情形:神化财政政策效果,凯恩斯极端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一、一般原理 (1)LM曲线不变,IS曲线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IS曲线不变,LM曲线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3)以上结论的数学诠释 二、极端情形:神化货币政策效果——古典主义 (一)条件 1、IS平缓至极:——水平 2、LM陡峭至极:——垂直 e 1 (二)结论 r Y d d 1、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IS水平→d=∞→即使r不 ky m 变,I也会大幅度减少→挤出效应大 r h h 2、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LM垂直→h=0→L2=0→m全 用于L1→Y大幅度变化
IS曲线的中国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 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 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 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 我国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 本的解决,政府投资、包括国有企业的投资还是 我国投资的主要部分。这两部分投资在很大程度 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所以对利率的反 应不敏感。尽管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 重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其投资占整个投资的 比重仍比较有限,这就决定了投资曲线I陡峭。 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而储蓄倾 向较高,导致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IS、LM移动会影响Y和r使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作用。而IS、 LM的斜率会影响Y和r的变动幅度,即影响政策的效果。
第一节
政策简介
政府手中的两大法宝——财政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
税收、政府支出影响消费与投资,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1、扩张性政策:T↓→IS右移→Y↑,
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IS陡峭:d小、β小, 移动LM(货币政策),政 策效果小(Y1Y2)。 2、IS平缓: d大、β大, 移动LM(货币政策),政 策效果大(Y1Y3)。 如右图,LM移动同样的距 离,但是Y1Y2<Y1Y3 思考:为何我国数次调低 利率,却收不到应有效果。 (我国IS陡峭)
(一)条件:IS曲线陡峭至极——垂直 LM曲线平缓至极——水平 (二)结论: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三、一个关键概念——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1)形成 (2)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四、问题的延伸:IS曲线的中国特色
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2、k:G↑→Y↑→L1↑、k大→L1大幅度↑→挤出效应
大 3、h:G↑→Y↑→L1↑→L2↓、h小→r 必须大幅度上 升,才能满足L2下降的要求→挤出效应大 4、d:d大、r↑→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 5、总结: KG、 k、 d与挤出效应成正向变动; h与 挤出效应成反向变动。
r
LM0 LM1
IS1 IS0 Y1 Y2 Y 3 Y
O
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LM陡峭(红线):k大,h小,移动LM,政策效果大 2、LM平缓(兰线):k小,h大,移动LM,政策效果小
r
E r0 E’
IS O Y Y0 Y1 Y2 y1
初始状态相同(r0、Y0),LM右移距离相同(EE’),但Y0Y1<Y0Y2
(我国IS陡峭,而LM平缓)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原理 面临的状况
轻微萧条
政策组合
扩张财政与紧缩货 币
产出变动 不确定
利率变动 上升
严重通货膨胀
轻微通货膨胀 严重萧条
紧缩财政与紧缩货 币
紧缩财政和扩张货 币 扩张财政和扩张货 币
下降
不确定 上升
不确定
下降 不确定
二、说明(以第四种情况为例)

1、IS陡峭(红线,d小,β小),移动IS曲线,政策效果大(Y0Y2) 2、IS平缓(蓝线,d大,β大),移动IS曲线,政策效果小(Y0Y1) r LM
E r0
E’
O Y0 Y1 Y2
Y

r0、Y0相同,右移的距离EE’相同,但效果Y0Y2>Y0Y1 我国IS陡峭,所以1998~今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