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整理】国民经济核算及相关统计指标
【2019年整理】国民经济核算及相关统计指标
二、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简介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 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 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 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 各国的划分也不完全一致。目前我国的分类是按照《国民经济 行业分类》(GB÷T4754—2002)执行 。
生产法GDP
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 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 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
用公式表示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GDP=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收入法GDP
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 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 份额的角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 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
在统计局内部,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内部各专 业常规统计报表,全国普查资料,各种抽样调查资料。
在统计局外部,则需要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各相 关部门的统计及财务资料。
农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 的全部产品的总量。
农业总产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都按 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办法求得每种产品产量的产值。
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成品或产品产量不容易统计的产值, 则采用间接方法进行匡算,然后相加求得农业总产值。
1、GDP的概念
GDP的英文全称为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 品形态。
在实际核算中,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 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地区生产 总值及其构成。
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 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 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 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未期初差额 价值三部分。
工业增加值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 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 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 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 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公式为: 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
和服务净出口
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 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 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 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 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 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我国目 前以生产法GDP为准。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四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GDP
也称使用法就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 和服务的去向。
按照支出法计算,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 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 五项组成。
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 料,还要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 和估算。
所以说,GDP核算方法其实是一个各方面数据全方位相 互印证、相互平衡的系统过程,是一个核算期内社会经 济活动总成果的综合反映。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 法和支出法。
门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数据须经上级统计部门评估、审核认可后, 才能对外公布。
三次产业划分范围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 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 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 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国民经济核算及 相关统计指标简介
二OO五年九月
一、国民经济核算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层次的总体核算,它来源于统计、 会计、业务三大核算,又是三大核算的综合,它把来自 各方面的核算资料纳入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经过多方 面的加工和调整以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综合体系。从 另一角度来说,国民经济核算是建立在部门核算和基层 核算基础上对部门和基层单位经济活动的综合和概括。
地区生产总值的估计、核实、 调整与公布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如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 过程、最终核实过程。
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进行,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 4、5月份进行,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9、10、11月份进行。
年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还包括历史数据调整过程。 从一九九九年起,国家统计局建立了质量评估制度,各级统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