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 从现实情况看,外贸依存度不等于经济风险度。首先,国际组织从来
没有把外贸依存度与经济风险挂钩,德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外贸依 存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能就断言这些国家存在经济风险。其 次,从国内情况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但 累积形成的综合实力也逐渐提升,经济抗风险能力相应增强。此次国 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而一些外贸依存度低的 国家却深陷危机当中。事实证明,外贸依存度与经济风险并无必然联 系。
再次,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水平。从我国经济运行看,
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着相关性。人民币汇率对对外贸易依存度 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实施来体现。总体上看, 人民币低估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如何理性认识我国外贸依存度
• 从理论上看,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本身存在争议,其分母GDP是增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 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中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 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 推动外贸稳步上升,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虽然1996~ 1999年四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 达到43.9%。
等经济大国。
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伴随着外贸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 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 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 14.0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 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 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 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 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 2002年突破50%, 2005年已经高达63%,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此后受我国经济转型、内外需 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08 年为60.2%,到去年2011年更是低至50.1%,仅比2002年高0.1%。据有关学者分 析中国已经跻身中等贸易依存度国家行列,即贸易依存度集中在30%~100%之间, 如法国、意大利、英国、韩国、德国等。
组员:王玉琳、何书琳、吴徐慧、 陈逸云、陆娜、张馨予、侍欢、 汪敏、朱敏
• (四)注重内外均衡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这样促使了外贸依存度的不断升高。内需 不足导致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加深。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 大,降低外贸依存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国际经验表明,任何大国的崛起 必须正确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不可能长期维持 一个大国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需求结构中的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 做出相应的调整,把发展经济的着眼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形成内外结合的发展 战略,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其次,GDP的增长状况和结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
母,其增长率也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告别 了封闭型模式,走上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道路,中国抓住三次国际 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GDP总量。 但从GDP的构成看,一般情况下,一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 外贸依存度就越低。目前,美国第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已经超过75%, 而我国仅为33%左右。这也是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我 国的GDP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这也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之一。
外贸进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对速度决定 了外贸依存度变动的基本趋势。
我国目前对外依存度状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迅速 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速。1978—2008年, 我国外贸年平均增速比GDP年平均增速高 8.15个百分点,分子比分母增长快,外贸依 存度不断上升是一个正常的变化过程。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 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1980年只有12.5%,到 1990年已经超过30%,2000年达到44%,2002年为 48.8%,2003年为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 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外贸依存度略有降低,约为63.9%。 根据WTO和IMF的数据测算,1960年全球外贸依存度为 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国的 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且远高于美国、日本
加值,分子进出口额则是全部价值,经济内涵不一致。作为一个统计
概念,外贸依存度数值大小更易受经济变量和统计口径的影响,并没 有一个绝对的、理想的数值。
• 从国际比较看,经济规模、发展阶段和经济政策等不同经济背景决定
了世界各国外贸依存度水平。2008年,德、韩外贸依存度分别高达
73%和92%,新加坡等贸易立国的国家则超过了300%。作为一个高 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外贸依存度升高有其特殊性和阶段性,从 中长期看,由于我国经济规模及市场潜力大的双重优势,我国外贸依 存度也会动态发生变化,如200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大幅下降。
• (三)促进协调发展。一是坚持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二是坚
持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三是坚持外贸与外资、外经 协调发展,增强互动作用;四是坚持外贸和内贸协调发展,促进相互补充;五 是坚持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内在动力;六是坚持东部和中西部协调 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2、国内原因 要看到制约外贸依存度基本因素的变化。外贸依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三个 因素:出口增长率、GDP 增长状况和汇率的变动。
首先,对外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增长快。对外贸易总额作为
外贸依存度计算的分子,其增长速度是影响外贸依存度变动的重要因素。作 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形式,加工贸易的快速崛起对提高外贸依存度具有巨 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加工贸易还是一片空白。而到了2004年,加工贸 易进出口总额接近5500亿美元,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加工贸 易进出口总额6905.1亿美元,增长25.6%,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升到 48.6%。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已占加工贸易的四分之三左右,成为我国加 工贸易的主体。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使我国的进出口贸 易总额快速上升,当GDP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 度越高,外贸依存度则越高。200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长速度高出16个百分点,这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 度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
外贸依存度未来走向
路透北京2月16日电---中国海关总署表示,2011年中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已 进一步回落至50.1%。未来经济将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会 进一步减轻,外贸依存度将继续降低。 海关总署网站周三刊登文章称,2006年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总体呈现回落 态势,由2006年的67%回落至2011年的50.1%。其中,2011年出口依存度为 26.1%,进口依存度为24%。 我国为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超过50%的外贸依存度,表明我 国深度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我国经济广泛而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发 展。文章称。 据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前5年,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外贸依 存度不断上升,2003年外贸依存度首次超过50%,达到51.9%,2006年达到 67%。此后该指标平稳回落,但基本在50%以上。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通常用 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 标。 目前,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等四国的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法国、英 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四国低於50%,而中国与加拿大、德国等三国在50% 以上,处於较高水平。 这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世界工厂”的地位和我国外贸大进大出的格局一 致,也表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有较大的潜力空间。文章解读称。 中国1月进出口双双陷入负增长并创逾两年新低。尽管有春节错位因素扰动, 但可看出欧债危机对外需的拖累开始显现,令外贸形势仍显严峻,并意味着 宏观经济的整体风险可能在累积。
中国对外依存度分析
外贸依存度的概念
外贸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或贸易 密度,最普遍的计算方法是进出口总额 /GDP,它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对外开放程度 大小的指标之一。当一国从封闭经济走向 开放经济时,外贸依存度则会提高。一般说 来,外贸依存度越高,意味着参与国际竞 争和国际分工的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升高的原因
1、 国际背景 首先,世界经济回升为我国外贸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
部环境。 近年来,世界经济在复苏中发展,贸易量也逐 渐回升。据世界银行统计预测,2001-2003年,世界经 济增长率分别为2.3%、3.0%、3.1%,世界贸易止跌 回升,由2001年的下降0.5%转为2002年上涨3.0%和 2003年增长4.6%,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外贸也 明显回升,极大地拓展了我国进出口特别是出口的空间。 其次,.美元一定程度的贬值改善了我国的贸易条件 面对 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及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美国放弃强 势美元政策,导致美元贬值。自2002年2月以来,美元对 世界主要货币已经贬值26%以上,其中2003年对欧元和日 元分别贬值20%和10%。这就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 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