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性消息讲解稿——李燃、王苑、张曼、郑以振大家好,今天由我们团队为大家讲解《事件性消息》这一章节,大家如果有《新闻写作教程》这本书,可以看到第221页。
我们的讲解主要基于此书。
(ppt1)首先是对我们团队分工的一个简单介绍。
我们共有三次集体讨论:第一次是在确定分工以后,对整个讲解脉络的一个分析,列出PPT大纲,然后分头收集材料;第二次是王苑和以振收集材料汇总以后,我们对于李燃同学的PPT的确定和完善;第三次是昨天下午,根据我写出的大致讲解稿进行的排练,然后大家一起提出问题和完善。
(ppt2)现在进入正题。
我们从事件性消息的定义和地位开始。
(ppt3)课本上并没有给出其完整的定义,我们所查的很多资料中定义也各有千秋。
其中为大家选取的是《新闻学大辞典》中的解释,即,“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
它十分强调新闻的时效,其新闻价值与生命力同及时?密切相关,要求迅速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
”强调关键词,我认为有两个,第一,即核心为独立的事件;第二,对时效的要求更高。
地位很明显,是新闻记者的一个基本功。
(ppt4)了解其定义之后,我们看到事件性消息分为三类:标题新闻、动态消息和简讯。
标题新闻这一体裁在现有课本上已经被略去了,它最为繁盛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
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下。
标题新闻的定义:或称之为黑边新闻,是以标题形式表现新闻事实,并饰以黑边,这是新形成的一种独特问题。
这种新闻是以题代文,文体相融,文简、事简、意明、信息含量大而丰富。
(ppt5)其特点在定义中也可以看出:十分简短。
现在媒体越来越多元、多样化,文字板块也不再是寸土寸金,所以也逐年减少,愈发少见了。
(ppt6)这是早些年的报纸,大家可以看到这边《该是恢复市场信心的时候了》,这就是典型的标题新闻,十分简短,但新闻五要素不全。
(ppt7)第二类事件性消息是简讯,其原型大多是一般的消息,因为当天报纸版面的限制,或者因为版面的需要,有时是因为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而被压掉了一些内容,成了简讯。
简讯的基本特点是一个“”?字。
1. 简讯文字简略,内容简单。
2. 结构单一。
(ppt8)简讯的地位大家可以简单的了解一下。
接下来是最为实用的一部分:简讯的写作。
(一)撮要1. 构成事实的基本要素。
2. 提示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二)讲究文字1. 精简2. 要有表现力(ppt9)我们通过案例来分析下。
有三则简讯,我们看下第二则。
拉萨今冬将告别缺电历史今年年末(when),总投资亿元,东起西宁,西至拉萨(where)全长1774公里的青藏联网输变电工程(what)将较原计划提前一年投入运行(why),来自内地的电力将源源不断地输入藏中电网。
在冬春季饱受拉闸限电困扰的拉萨人(who)今年冬天将不再缺电。
我们可以看到,其五要素俱全。
但除了突出这些基本要素外,基本没其他废话。
浓缩就是精华。
第二个特点就是文字,代价可以看到整片新闻就两句话,第一句是用一系列定语说明这是什么神马情况,第二句说明直接性的结果。
让整个事件一目了然。
大家如果对于简讯想有更多的了解,可以看到新闻联播的最后五分钟,女主播说:“下面请看一组简讯。
”我接触新闻前一直不知道这是句什么话,因为语速很快,一直以为一组简讯是什么组织来着。
(ppt10)事件性消息第三类:动态消息。
我们先从特点开始。
(一)动态新闻大多一事一报,一篇消息只写一件事;(二)动态消息更强调“客观笔法”;(三)与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动态消息更注重实效。
(ppt11)动态消息的写作。
1. 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2. 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3. 传达现场气氛,是新闻更具动感4. 连续报道,确保实效(ppt12)我们分析一则动态消息,这是关于石秋杰老师的一则报道。
11月14日下午,团省委副书记曾萍(1)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团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石秋杰老师家中,慰问看望了石老师的家人。
曾萍副书记表示,石秋杰老师的事迹非常令人感动,广大团员青年,特别是青年教师、青年学生要向她学习,把她的宝贵精神传承下来。
曾萍副书记特别关心石老师的女儿谌思宇,亲切拉着思宇的手说(3):“作为学生,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也可在学习之余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这也是传承石秋杰老师宝贵精神的最好方式之一。
”曾萍副书记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2),要思宇和她多多交流。
(ppt13)第四点写作要求,这篇报道中没能体现,但在很多自然灾害或者大型活动时,动态消息是比较普遍的。
一是其本身的新闻价值很高,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很强烈;第二个是新闻场面本身的动感和连续性。
一次什么联席会之类的则难以写成动态新闻。
接下来简要谈一下事件性消息写作,包括简讯、动态新闻,都要主要的几点事项。
第一,事实要交代一清二楚。
报道事件内容是事件性新闻的重点。
(ppt14)有以下几种情况是表示没有交代清楚:(ppt15)1.缺少新闻要素,事情的轮廓不清楚。
大家可以看到课本第223页。
本市“抗癌明星”参选人员逾150名本报讯本市“抗癌明星”参选人员已逾150名。
这些抗癌战线上英勇拼搏者中,,包括了乳腺、胃、直肠、肺等26个病种。
三、四期生存五年以上的又125人,最长的为有36年癌龄的滑膜肉瘤患者张胜贤,至今仍坚持工作,最年轻的是26岁鼻咽癌患者刘俊秀,她已和疾病做了六年斗争。
参选人员中有86岁的老将军,以及工程师、教授、作家,也由普通工人、农民、学生,他们的抗癌经验包括了中西医药、饮食、气功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大丰富了我国抗癌康复工作的实践。
这篇报道中缺少何事?何人?何地?何时?等重要新闻要素。
(ppt16)2.忽略了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令事件模糊不清。
大家快速浏览一下案例,然后我们请王苑同学说说毛病在哪。
留学生坠楼保安员相救本报讯目前,一位女大学生在北京大学不慎坠楼,幸遇保安员出手相救,使其转危为安。
10月10日晚11时许,一声“有人坠楼”的喊声惊动了勺园保安班的保安员张国强、王鸿飞二人,他们冲向出事地点,并向保卫科长和留学生办公室打了电话。
他们拦住一辆出租汽车,一起将坠楼女青年抬上汽车,送往校医院,后又送往北三医院。
原来,坠楼的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韩国留学生丁有宣。
当晚,她来到北大会见朋友,到阳台帮助收衣服时,一脚踩空,从阳台上摔了下去。
(没有表明从几楼坠落,但这是直接关于伤者伤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细节虽小,但很重要。
)(ppt17)3. 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的不够具体银行大户占用普通用户储蓄业务窗口“有没有搞错,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怎么总是大户先办理业务,还是占了普通的业务窗口。
你们银行有大户就行了?”刘女士不满地对着银行经理说。
“银行的电脑出现问题,现正在维修,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
”银行经理的回答。
银行普通储蓄业务正排着长龙,由于特别窗口的电脑出现问题,所以在普通储蓄业务窗口上优先办理大户的业务。
在场等候的人们对银行的做法非常不满。
多次向银行经理投诉,但都得到相同的回答,“我们会尽快处理。
”我们请以振同学做一下分析。
(ppt18)第二个大的注意事项是切忌:勿做表面文章。
此话怎讲?我们先简单看下例子。
卖花女跪求路人本报讯 10月2日下午2时,深圳福田区华强北茂业百货门前,一名女子被由后跟来的卖花女孩缠上,被要求买花。
女子拒绝买花的时候,那女孩干脆抱着女子的腿,赖着不走。
女子在挣扎几次无效后,妥协地买了2朵玫瑰。
卖花的女孩才松手,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附近一商家说,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卖花女孩的多数目标是年轻女子。
警察也来管理过,但都是屡禁不止。
这种事对深圳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一保安也透露,这些女孩是受人控制的,因为是未成年人,管理起来有很多不便。
李燃同学,讲下这篇事件性消息怎样做表面文章了,如果是你来做,会怎样改。
(ppt19)第三个注意事项,见事见人。
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以人的命运为焦点的报道事件。
本报讯(记者候震威) 9日晚10时四十分左右,由武昌开往湛江的461次列车行经湖南省衡阳北站茶山坳站三四公里时,列车突然出轨,六节车厢脱轨。
截止发稿时已有8人死亡,18人受伤。
伤员已被送至衡阳市各家医院救护治疗。
这是整个报道的导语部分,直接提示了人的伤亡情况。
在事件报道中要求关注人,是所有新闻媒体的一个共识。
我个人觉得南方系列是做得最好的。
(ppt20)第二种情况是: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报讯由京南酱油厂采用新技术生长的京南酱油,一出厂就受到顾客的青睐,不仅在北京市场上销路很好,还打入了北戴河、天津等地.这种酱油的成产减少了暴露过程,翻餷、发酵是在密封隧道中进行的,与传统生长方法相比,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这篇报道失在没有从消费者角度对酱油特点进行介绍。
在事件性消息中,事件和人同等重要,不可忽略其一。
(ppt21)第三种是:反映人在事件中的活动、心态,丰富事件性新闻的内涵。
“… 一名从百里外赶来,身着羊皮袄的80岁老汉破例被北京型内燃机车司机任斌扶上操作台,用穿布鞋的脚踩响风笛,宣告:革命圣地延安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有时候画外音很重要,因为能说明很多问题,让人印象深刻。
(ppt22)第四大要注意的事项是: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 1.不要煽情• 2.不要无意中传播作案手段、泄露破案方法• 3.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 4.关注事件成因不记得是传播学老师的课,还是黄老师有讲到,一次解救公共巴士上的人质,记者3G现场报道了警方的所有举动,而恰巧犯罪分子在公交巴士电视上都看到了。
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媒体在那时的角色其实相当于是犯罪同伙。
(ppt23)最后讲到一个是报道技术要领:快全新,清深动。
大家可以看一下,但总而言之就是知易行难。
还需要多多实践。
(ppt24)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