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写

新闻写

新闻写作精简版新闻写作。

广义上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

狭义的新闻写作,一般仅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1)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4.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真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所报道的事实,包括人名、地名、时间、细节、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准确无误,不容许任何差错,不允许虚构、夸大或缩小;二是做着对事实的说明和解释应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曲解或掩饰。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可以分为浅与深两个层面。

(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浅层面)①确有其事②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③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④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⑤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见文例)(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深层面)①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②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③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1)体制性失实(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2)经济性失实(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3)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5)描写要有分寸感(6)要注明新闻来源(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有以下几个作用:1.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2.直接引语一般都有出处,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或权威性。

3.记者可以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便直接出面说的话。

即“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1.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2.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3.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消息体裁的特点1. 简括。

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它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

2. 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

一般用叙述和描写,不提倡直接议论,限制抒情。

3. 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4. 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消息头消息体裁的优势1. 适应范围广。

2. 发稿速度快。

3. 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4. 易为不同读者接受。

5. 新闻冲击力更强。

消息的结构要素1.新闻标题2.消息头3.导语4.主体(新闻躯干)5.新闻背景6.新闻结尾每一个部分都是消息的一个要素。

标题的作用。

1.吸引受众、揭示事件意义、美化版面2.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新闻的取舍。

3.与其他文章的标题相比,个性突出、结构复杂、变化多端、丰富多彩。

4.消息的标题中有不少是多行题,结构复杂。

也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又一特点。

★标题的类型(五种)1.单行标题:单行标题直截了当地叙述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多以叙述为主。

2.双行标题:即标题由两行不同字号的字体组成。

有两种形式:引题+主题;主题+副题3.多行标题4.插题5.提要题标题的写作技巧(1)以实为主,虚实并用。

(2)准确贴切(3)言简意明(4)生动传神消息头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XX社XX地X月X日电”的字样,这就是“消息头”。

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不可忽视消息头的运用。

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它们的性质与作用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传递手段。

为了叙述的统一与方便,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消息头”。

消息头的四个作用:1.它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

表示此消息是本报独家采集的,其它新闻媒介不得任意转载、抄袭。

2.表明新闻来源,以利读者判断该消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3.消息头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迫使新闻发布单位谨慎地对待每一条新闻,力求客观、翔实、新鲜、生动。

4.消息头作为消息的基本特性之一,可以使读者与编辑很容易把消息与其他文体区分开来。

新闻导语概念新闻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①第一代导语。

又称“全型导语”、“晒衣绳”式导语。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出现,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其特点是新闻“六要素”俱全,长处是具体、完整,读者通过导语可以了解整篇报道的主要内容。

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内容太多,主次不分,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不太深刻。

“晒衣绳”式导语意即记者把所有的事实,一一系挂在导语这根“绳子”上,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

②第二代导语。

又称“微型导语”、“部分要素”式导语。

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一直使用至今。

其特点是:把最新鲜、最重要、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新闻要素写在导语中,以便突出重点,其余要素在新闻主体中交代。

由于在导语中仅采用部分要素,所以第二代导语显得简练、新颖,易为读者欢迎。

新闻导语的三项使命1以省俭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此消息主要传递的是何新闻信息。

2.一语定意,为整篇新闻报道定下基调。

3.唤起读者的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实在的信息,忌空泛的套话。

(2)要简练明白,忌冗长繁杂(3)要简要地交代新闻来源和新闻根据。

(4)要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新的时间概念(5)要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其余部分。

新闻来源:新闻根据:新闻躯干的两大功能1.解释和深化导语。

即对于导语中所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提供细节和有关材料,使读者对于新闻事件有更清楚、具体的了解。

2.补充新的事实。

补充导语中未涉及的新闻内容(同一主题),使新闻六要素得以完备;有时还要适当提供有关的新闻背材料,以便读者对于报道的主题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更深刻的了解。

新闻躯干部分的写作要求(1)围绕一个主题取材,具体而精粹。

(2)层次清楚,叙述生动。

消息的背景也称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材料。

一般地说,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及原因的说明,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西方又将它称为“衬托性叙述”。

背景材料可以避免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报道事实,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有些简讯和动态消息不需交代背景)。

背景的作用(1)对比衬托,阐明意义(2)解释说明,加深认识(3)提供知识,增加趣味(4)巧用背景,表明观点背景的种类1.历史背景2.社会背景3.人物背景4.事物背景5.知识背景6.地理背景选择背景的原则①背景要为表达主题服务.②背景要恰到好处,简明扼要③背景要有助于消息立体化背景使用的方法①摒弃大量使用“固定段落法”的做法。

即在导语之后,专门用一个独立段落来交代背景,有人称之为背景段落。

②提倡“天女散花式” 。

将较多的背景材料化整为零,逐渐地、分散地插入于对主体事实的叙述之中,也称为“层进式”、“毛毛雨式”。

消息的结构类型1、“倒金字塔”式2、时间顺序式3、悬念式4、并列式5、散文式“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特点:(1)打破记叙事件发展的常规,即不是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段落,而是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

(2)把最重要、最新鲜或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消息的开端,其他事实也是按先重后轻、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安排。

(3)导语一般采用“部分要素导语”,即在导语中只突出某个要素,只讲主要事实。

(4)对于事件过程叙述往往比较简略,每段文字很简练。

(5)各段之间常有逻辑上的联系。

倒金字塔式结构的三大优点:1.对于读者来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新闻的核心内容,阅读中随时可以停下来,即使不再继续读,也粗知新闻梗概。

特别符合生活节奏快的读者的阅读心理。

2.对编辑来讲,不仅便于选择稿件,还很便于删节稿件和安排版面。

由于每段都有相对完整的意义,而且各段按重要性依次排列,所以编辑如果要对稿件压缩,就可以从消息的末段倒删上去,无论删多删少,都不用打乱重写,消息仍是相对完整的。

3.对记者来讲,倒金字塔式结构有利于快速报道新闻,记者只要对新闻素材的主、次、重、轻判断清楚,便可依其重要程度顺序写作,不需在结构上多费心思,可以很快组成一篇报道。

因上述优点,即使到了电讯技术已高度发展的今天,世界上大部分新闻报道仍旧是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写成。

“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局限“倒金字塔”式结构只是消息写作诸种结构形式中的一种。

它较适用于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新闻,而对某些非事件性新闻、富有故事性和人情味的新闻不太适宜。

此外,写这类消息要特别注意各段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最忌互不关连、支离破碎,成一盘散沙。

事件性消息概念:是指对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和跃进性的。

★事件性消息特征:1.具有变动性特征。

事件消息报道的内容一般来说是正在发展和变化着的事件,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2.具有故事性特征。

因此事件性消息更具吸引力。

3.具有过程性特征。

所以事件性消息的写作往往要求进行描述性报道,把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给受众。

动态消息的主要特点(1)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其主要着眼点。

(2)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3)以新近发生的事件为其主要报道内容。

(4)以客观叙事为其基本特征。

(5)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

(6)动态新闻要给人以“动感”与现场感。

特写性消息的种类特写有两种体裁形式,一种是快速简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报道现场事实动态的样式;另一种是篇幅较长、具有可读性的报道体裁,可称之为特稿,或按传统称谓叫特写。

前者属于消息类范畴,故称特写性消息,后者属于通讯的范畴。

特写性消息的特点(1)描写现场如临其境(2)突出局部,浓墨重笔(3)写形传神,追求“神似”特写性消息概念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是指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简讯(了解)简讯,又称简明新闻、短讯、快讯。

有的媒体叫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信息快递等。

它是事件消息中最快、最简洁明了的一种报道体裁。

1.简讯的特点(1)新闻五要素可以不全,重点突出三个或四个要素,只写明时间、事件、人物就行了。

一般不交代背景或不详细交代背景。

(2)受众获取信息方便简捷,一目了然。

(3)一般在200字以内。

2.简讯的使用范围简讯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1.重大新闻或者受众比较关心的新闻,为了突出时效性先发一条简讯,然后再作详细报道或追踪报道。

2.非重大新闻,时效性不是很强。

但有新闻价值和愉悦价值,往往作为简讯报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