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40104008学时:32学时(含课外学时)学分:2分适用对象: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核要求: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农业政策学》孔祥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主要参考书:1. 钟甫宁主编:《农业政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李兰英主编:《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3.《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主办。
4.《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5.《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6.《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主办。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农业政策学》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农业政策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了解和掌握我国关于农业方面的基本、重要的农业政策,学会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毕业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农业政策的本质及内涵,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执行过程,了解农业政策的评估方法和调整手段;3.掌握农业结构政策、农业土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等具体政策的内容。
4.掌握《农业法》、《土地承包法》主要内容。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农业政策分析框架 13 农业政策制定 14 农业政策执行 15 农业政策评估 26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7 农业法律体系 18 农业土地政策 19 农业金融政策 210 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211 农业价格政策 412 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 213 农产品流通政策 114 农业对外开放政策 115 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政策 116 农民合作社政策 117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 118 农业科技政策 119 农业基础设施政策 220 粮食政策 121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 122 农业资源与环境政策 123 农村扶贫开发政策 132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农业政策学是农经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大四的最后一个阶段开设,故无后续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相关农林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的整合,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掌握市场、政府、政策三者间的关系;农业政策的特征、属性;农业政策的主体、客体;农业政策的制订、实施、调整;农业政策效果的分析与评价等基本的政策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现行我国农业的有关政策如农业科技政策、农业土地政策、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可持续发展政策等进行分析与评价。
在讲授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课堂交流。
五、教学内容导论1.基本内容:1.1政策与政策科学1.2 政策与农业发展1.3 本书的框架结构和特色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政策的概念、特点,以及政策科学的内容;掌握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对全书的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什么是政策,政策科学的内容;本章难点了解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教学建议:本章是课程的导入,所占的课时有限,教师在备课中需简明扼要,同时注意在授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基本内容:2.1农业的贡献2.2农业的地位及其演变2.3城乡统筹与农业发展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贡献的内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含义;掌握农业的概念、特点;理解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农业的概念、特点;本章难点是理解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4.教学建议:老师在备课中须注意归纳,以简明的形式将课件展现给学生。
第二章农业政策分析框架1.基本内容:2.1政策体系与形成机制2.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3 农业政策的内涵、类型和主要分析方法2.4中国农业政策的目标沿革、现状与发展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理解政策的概念、构成、特征、类型以及形成机制,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局限性;了解农业政策的目标及其历史沿革、演变规律;了解政策分析方法的内涵和具体模型。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局限性;本章难点是政策分析方法的内涵和具体模型。
4.教学建议:本章节内部知识点较为细密,学术语较多,因此任课老师需提前通知学生预习,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备课。
第三章农业政策制定1.基本内容:3.1 公共政策制定概述3.2 农业政策问题的确定3.3农业政策议程3.4 农业政策方案规划3.5 农业政策的合法化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理论依据和原则;了解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
同时掌握农业政策问题的确认和农业政策议程,熟悉农业政策方案规划及合法化。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农业政策问题的确认和农业政策议程;本章难点是农业政策方案规划及合法化。
4.教学建议:本章的内容较多,但从整体来看,其与上一章关联不紧,教师课前应注意把握导入的技巧。
第四章农业政策执行1.基本内容:4.1 农业政策执行概述4.2农业政策执行的主要理论4.3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4.4 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政策执行理论的演变和农业政策执行的常用的模型;认识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熟悉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掌握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政策执行理论的演变和农业政策执行的常用的模型;认识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本章难点是熟悉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掌握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4.教学建议:本章所涉的部分专业术语未包含在目前学生所用的教材中,须在备课中增加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第五章农业政策评估1.基本内容:5.1农业政策评估概述5.2 农业政策评估的功能、原则和标准5.3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与方法5.4 农业政策评估的程序5.5 农业政策监控、控制和调整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该掌握农业政策评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工具;了解农业政策评估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农业政策评估的定义、内容、类型、功能、过程、原则、标准和程序;辨识政策评估与政策监控、控制和政策调整的区别和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农业政策评估的定义、内容、类型、功能、过程、原则、标准和程序;本章难点是辨识政策评估与政策监控、控制和政策调整的区别和联系。
4.教学建议:本章的难度总体偏低,教师应提前同时学生预习,以避免不必要的课时占用。
第六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基本内容:6.1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6.2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及成效6.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缺陷与阶段挑战6.4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6.5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清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思路;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态势;熟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熟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本章难点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
4.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第七章农业法律体系1.基本内容:7.1 农业法律与农业政策概述7.2 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框架7.3 中国农业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农业法律体系构成框架;理解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以及农业法律与农业政策的关系;掌握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掌握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掌握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本章难点是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
4.教学建议:本章内容的实践性强,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
第八章农业土地政策1.基本内容:8.1 农业土地与农业土地政策8.2 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8.3农业土地流转政策8.4 耕地保护政策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农业土地和农业土地政策的概念;熟悉农业土地流转政策的变迁历史、流转概况;掌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掌握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和效果。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掌握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和效果;本章难点是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
4.教学建议:本章的内容较多,同时难度也较大,从导论的角度看,其并非重点,因此本章的教学应突出重点。
第九章农业金融政策1.基本内容:9.1农业金融政策的概念、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9.2农业金融政策的沿革9.3农业金融政策的成效9.4 农业金融政策的经验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学习农业金融政策的经验;认识农业金融政策的成效;了解农业金融政策的沿革;掌握农业金融的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主要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农业金融的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主要研究方法;本章难点是农业金融的政策工具与主要研究方法。
4.教学建议:本章知识的实用性强,教学中应多结合现实的现象与问题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
第十章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1.基本内容:10.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10.2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10.3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10.4 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学习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关政策目标与政策依据;了解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沿革;掌握农业劳动力市场概念与理论。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本章难点是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
4.教学建议:本章知识的实用性强,教学中应多结合现实的现象与问题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
第十一章农业价格政策1.基本内容:11.1 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的目标与分类11.2 1949—1978年农业价格政策与政策成效11.3 1979—1984年农业价格政策与政策成效11.4 1985—1997年农业价格政策与政策成效11.5 1998—2003年农业价格政策11.6 2004年至今的农业价格政策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当前农产品价格干预方法;熟悉农业价格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掌握农产品政策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