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第一轮复习意识的作用(县调研公开课)

2019届第一轮复习意识的作用(县调研公开课)


[常见失分探因] 1.不能根据设问准确地阐述原理,而是机械地回答“物质决 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自 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 2.不能对材料进行有效分析,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回答出抗战 精神对中国人民的激励和支持作用。
考情归纳
对于意识的能动作用,近几年高考试题背景多样,既有 科研发现、生活常识,又有时政性较强的热点问题。考查形 式多样,整体难度不大。对于这一高频考点,复习时既要全 面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也要准确理解意识能动性的 体现。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例] (2015· 全国卷Ⅱ·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 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 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 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 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 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 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 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 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关键词句] 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 长城
“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 城”→意识的能动作用→高昂 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抗战精 神是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 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 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 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 领,“狼牙山五壮士 ”“ 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 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形成了抗战精神”→意识 [关键词句] 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能动 形成了抗战精神 地认识世界 [逐步推导·对接知识]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支撑和激励”→意识对物 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指导 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 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激励 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人民最终赢得抗战胜利 [关键词句]
④“竞技体育在经济社会中如何定位?”——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打造健康中国、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和综合功能,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思维多棱角
(2)结合材料二,说明《规划》是怎样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热点点击 信息解读
支撑和激励 抗 战精神始 终 抗战精神始终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 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满分答案]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 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 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 胜利。
话的,是一个扛着锄头不干活的懒汉。
③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 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对象,还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例如:马克思早在一百多 年前就预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 免的,人类必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3.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需注意的要点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我们在表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要注意: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而不可以笼统地表述成“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指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通过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 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创造出新的物质 具体形态。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 观事物,它必须经过“实践”这一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实践是意识反 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必经途径。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指出,以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理念发展竞技体育,①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竞技体 育发展道路。《规划》就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疑释惑。例如,②“发 展竞技体育的目标是什么?”——要继续实施奥运争光计划,要在“十三五”期间 “两夏一冬”奥运会中继续争取优异成绩,为国争光。③“如何树立正确的金牌 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充分认识和发挥竞技体育多元功能和综合社会价值。
2.正确理解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材料一:(选自2017江苏单科,25))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
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 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 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 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思考:这一研究成
2.(2016课标Ⅱ,23,4分)《韩非子· 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 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
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
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c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时政热点
热点点击 信息解读
分层突破
背景材料
践行发展理念
聚力强国建设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
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方略,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①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 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 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②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 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
聿怀政治
4.全面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 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 阻碍作用 错误的思想意识
了意识的哪个特点?
主动创造性
如何区分意识的三个特点 ①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 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例 如:人们会在脑海里带着一个具体的方案、设计图形去建单的“复制”,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例如: 辽阔的天空,一只小鸟正来回飞着。“它真自由,可以无拘无 束地飞向自己想去的地方。”说这话的,是一个依窗怀春的少 女。“它真辛苦,寻寻觅觅地扑腾着,只为觅一口食。”说这
果主要反映了意识能动性的哪个表现?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2.正确理解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材料二:(选自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6))俗话说:“人闲百
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 ,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 病的侵袭。思考:这一研究成果主要反映了意识能动性的哪 个表现?
认识世界
未来
客观世界 改造世界
生理活动
核心突破
1.正确理解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材料一:(选自2017天津文综,10)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
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 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 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 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思考:这一研究成果主要反映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 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我的答案] (先自主解答,再比对满分答案找差距)
[解题规范] 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 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知识限定 设问方式 内容限定
意识能动作用 说明类 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
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思维多棱角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十三五”时期 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的必要性。
热点点击 信息解读
热点点击 信息解读
分层突破
材料二
践行发展理念
聚力强国建设
201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对接高考
考点2:意识的能动作用
遂溪一中
陈政锋
基础梳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 目的性 。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______________ 主动创造性 。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外部现象 本质
真题回顾
1.(2015· 课标Ⅰ卷,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 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 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 A )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 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 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②③ B.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