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李家沱项目B10-7/05号地块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编制人:审批人:编制单位:重庆先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2)1.1工程概况 (2)1.2参建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说明 (2)第二章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3)2.1总则 (3)2.1管理组织机构 (3)2.2绿色施工原则 (3)2.3绿色施工执行的标准 (3)2.4绿色施工目标 (4)2.5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 (4)2.6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5)2.7职责分工 (6)第三章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7)3.1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 (7)3.2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7)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7)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8)3.5扬尘污染管理制度 (8)3.6有害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9)3.7水土污染管理制度 (9)3.8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9)3.9光污染管理制度 (9)3.10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制度 (9)3.11环境影响控制管理制度 (10)3.12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10)3.13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0)3.14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1)3.15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11)3.16机械设备的保养 (12)3.17限额领料制度 (13)3.18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15)3.19废料回收管理办法 (15)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1.1工程概况龙湖李家沱项目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先锋村。
项目距内环快速李家沱立交直线只有1.5km距离(车行道路2.5km),西侧毗邻巴滨路、东侧毗邻建设中的快速四纵路(靠近1期已经建成通车)。
西侧为巴滨路,与城市两条快速路相邻,并靠近多条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
由我司承建的B10-07/05地块8#~13#楼及部分地下车库主要为高层住宅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15438㎡。
参建单位如下表:1.2编制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筑与工业、交通形成三大“ 耗能大户”。
据统计,我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约35%,而且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与我国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很大。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为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的优先保护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要求,并以施工单位、项目部共同成立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由以上双方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第二章绿色施工管理体系2.1总则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
本制度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2.1管理组织机构组长:赵远均副组长:张凌、曹太禹实行组长:何玉龙、林波组员:周尚勇、文武、谢洪亮、邓定勇、唐英现场监督:李进、刘军2.2绿色施工原则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3绿色施工执行的标准1)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2)原建设部2007年9月10日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3)中国建筑业协会2010年7月7日颁发的《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4)中国建设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11月3日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5)中国住建部2014年10月1日颁布执行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6)重庆市政府颁布的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地方性法规、文件。
2.4绿色施工目标环境保护:施工噪声排放应符合《建筑施工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污水排放、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标准规定;控制场地内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应硬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达到ISO14001环保认证及《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15)的要求,达到“零污染”的目标。
节材与材料的资源利用:根据使用进度、材料周转使用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度采用和使用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计划降低材料的损耗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计划。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施工现场办公区域、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和节水系统,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60%;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和工程用水确定定额指标,分别进行计量管理,要求万元产值用水量控制在7.8吨。
节能与能源利用: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施工区域,减少作业区设备数量,严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制度科学合理的施工能耗指标,明确节能措施,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要求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标控制在75KWh;合理设计和布置临时用电,要求公共区域内节能照明灯具的使用比率大于80%;施工现场应确定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的定额指标,分别计量管理;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禁止使用粘土砖;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需求等因素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等;施工临时设施不宜占用绿地、耕地及规划红线外的场地;对应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土壤侵蚀、流失,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进行合理绿化。
2.5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组长:负责各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副组长:负责编制绿色施工措施,是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综合管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
运营预算部: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程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
采购中心: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厂和耗用台账,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营销部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技术负责人: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安全,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质检员: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安全员: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化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员:负责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2.6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下图)。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图2.7职责分工a.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
分包单位应服从项目部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b.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
c.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
d.项目部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e.项目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f.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g.施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h.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第三章绿色施工管理制度3.1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1)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
2)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3)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2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一)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二)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2)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3)照明灯具宜选用节能型,采用声控、光控等自动控制装置。
(三)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四)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
(五)施工现场宜充分利用太阳能。
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1)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3)建设工程施工应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新开工的工程限制进行施工降水。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降水的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4)施工现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有条件的宜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用。
5)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将废水三级沉淀后再进行回收冲洗进出车辆循环利用。
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1)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