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11-15T11:22:27.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繆云红[导读] 为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同时避免医院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就常见的退药原因做分析总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繆云红(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医院病区药房 226041)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28 条规定: “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1]。
但在基层医院,退药现象时有发生,为避免医患纠纷发生,同时避免医院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就常见的退药原因做分析总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收集2010年1月-12月病区药房退药106人次,基本每周都有退药发生,表明退药情况很普遍[2],应引起重视。
1.2 对退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整理
2 结果
106张退药处方分类统计
3 原因分析
3.1 由医生的原因导致退药处方40张,占退药总数的37.7%,说明医生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构成因素有:a与患者沟通不良;未询问过敏史、未考虑患者经济因素、患者需转科转院;b 医嘱录入错误—注射剂误录为片剂、病人出院忘记停医嘱;c因病情变化需更改用药。
3.2 由护士的原因导致的退药处方23张,占退药的21.7%,亦是主要退药原因之一,常见原因主要为医用软件操作不熟练、误操作造成。
3.3 患者因素导致的退药占13.2%的比例,常见原因为治疗依从性差,对昂贵自费药物不接受,自动出院,个别患者迟发过敏造成的退药;还有病人认为病区药房的药品价格比外面药房高出许多,不合算或者认为医生开药量较多,转而向药店购买或者放弃使用。
3.4 其他因素药师发出有质量问题药物;个别的错发药物;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3];未及时补充库存;电脑系统错误;药物更换剂型批号等。
4 退药的危害
退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为:a.药品可能被污染,无法保证其退回药品的质量,因有些药品未按要求贮存。
例生物制品需低温保存,应放冰箱冷藏,一般药品也应放在干燥、通风处,温度不宜过高。
b.退药发生于医生、护士、药房、收费处之间,影响正常工作,易产生纠纷、引发抱怨。
c.药师处理大量退药,浪费药师资源。
5 应对策略
5.1 增强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服务理念,提高医生诊疗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熟悉剂量规格、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做到合理用药,规范行医,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的用药原则。
建议医生开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过敏史,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对老幼患者、肝肾功能不良者慎重选药.护士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查对医嘱,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微机操作时要严谨认真, 避免操作失误。
这样把医、护、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将会大大减低退药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医生职业道德的医德教育医生要有仁爱之心,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真正为患者着想,不为个人利益所为,医院定期开展问卷或“暗访式”调查住院患者对医生用药满意度,避免大处方,人情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药师还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主动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沟通与互动,向医师提供相关的药物情报,介绍新药的适应症、不良反应,以供医师诊疗时借鉴。
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感和依从性。
5.2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我院有严格退药制度,原则上不许退药,每张退药处方必须写明退药原因,护士与药师执行退药时核准药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后方可以退药。
由护士长、药房主任共同签字负责。
冷藏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生物制品、拆零包装口服药品均不得退药。
6 小结
退药处方涉及到医师、护士、患者、药师及其他多个方面,为妥善解决退药问题,应多方查找原因并分析处理,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灌输给每位医务人员,维护患者权益,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构建和谐医患、医护、护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关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2002.
[2] 帅瑗,张晓乐,李美英.北京15家医疗机构退药问题调查与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5(5):49.
[3] 任粉玲,王会明.药房退药现象与解决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 2):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