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硬笔书法全套课件

版硬笔书法全套课件

▪ 如:风、飞、气
▪ (25)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 如:先、见、元、毛
▪ (26)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 齿。
▪ 如:友、及、反、皮
▪ (27)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 如;修、参、须、形
▪ (28)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 如:施、腾、靖
▪ (29)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 2 ) 竖画要写匀 ( 3 ) 撇画要写匀
▪ 3、中宫紧凑
▪ 中宫,原指九宫格最中间的一格,现在泛指字 的中心部分,中宫也是字的重心所在。
▪ 中宫,有时并不在字的中间位置,有时会靠上、 靠下、靠左、靠右,因此还把这样的中宫叫做 “活中宫”。
▪ 中宫紧凑又叫内紧外松,相反地类型为中宫空 灵也叫外紧内松
▪ 中宫紧凑与活中宫
▪ 4、收放有致 ▪ (1)横多的字,最长的横只会有一个 ▪ (2)竖画多的字,最长的竖画也只有一个
▪ 5、错落有致
▪ 此处的“致”依然为有情趣的意思。俗 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字也是如 此,即便是最简单的“一”字也有高低 的变化。
▪ 6、穿插避让 ▪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 如:繁、馨
返回
四、汉字结构规律
1、正 2、匀 3、中宫紧收 4、收放有致 5、错落有致 6、穿插避让 7、依形造势
▪ 1、正 ▪ 正就是要把字写得端端正正,这是写字的最基
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 (1)横平竖直重心稳 (2)边竖倾斜对称美 ▪ (3)斜中求正重心美
▪ 2、匀 ▪ 匀就是要把笔画在空间布白时写匀称 ▪ 如:( 1 )横画要写匀
4、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由 于呈三部分的 宽度,容易写 得过宽,所以 应该控制每部 分的宽度,以 免互相拥挤。 还要注意三部 分各自的长短、 宽窄、位置高 低等等,使三 部分融为一体。
5、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更应注意包围部分 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以免字形松散, 应该使被包围部分向包围部分靠拢。
一、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二、楷书结构(常用结构与部首)分析 三、汉字结构要点 四、汉字结构规律
六、关于临帖 五、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 什么是楷书?
▪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由于楷书书写 速度比隶属快,比草书易辨认,所以楷书 的诞生与成熟标志着新书体的产生。主要 大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 以及柳公权等。
(十三)框形结构
闪 同国
(十四)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写


(十五)广字头、厂字头、病字头
厅庄病
(十六)单人旁与双人旁


(十七)三点水与言字旁
江说
(十八)提手旁
打扔
(十九)大金旁
铅钓
(二十)草字头

花节
笼笑
返回
三、汉字结构要点
返回
▪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 如:宇、宙
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 转为轻快,收笔出尖。
撇、挑都要出尖。
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 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 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思考:它们有何相似的地方?
都有“横折”笔画
返回
二、楷书结构(常用结构与部首)分析
关键词:等距、齐、位 居中上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 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 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 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 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 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无论横、 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 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 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
(一)宝盖头的写法:
写 宁空
(二)耳字旁的写法:

(三)木字旁的写法

村集
(四)山部的写法



(五)日部的写法



(六)土部的写法



(七)米部的写法
类粉粟
(八)目部与月部的写法
盯 肌肯
(九)火部的写法


(十)女部的写法

(十一)王部的写法
环 呈望
(十二)虫部的写法

▪ 7、依形造势
▪ 这就是说长形的字就要写长(身), ▪ 扁形的自救要写扁(血而尚), ▪ 字形小的要写小,字形大的要写大(蜜), ▪ 字形园的要写园(香), ▪ 三角形(之 )
返回
▪ 六、关于临帖
▪ 1、坚持(携一碑而走天下) ▪ 2、象(与原帖)
返回
▪ 三国 钟繇《荐季直表》、《宣示表》(王羲之临本) ▪ 东晋 王羲之《黄庭经》、《临钟繇宣示表》、
▪ 如:左、在、尤、龙
▪ (8)横长撇短;
▪ 如:右、有
▪ (9)横短竖长,撇捺应延伸。
▪ 如:木、本、朱
▪ (10) 横长竖短,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
▪ (11)横长竖短。
▪ 如:上、士
▪ (12)横短竖长。
▪ 如:才、斗、丰、井
▪ (13)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 如:丕、正、亚
(八)折 1.竖弯 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 写短横,收笔稍重。如图:
2.竖弯钩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 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如图:
3.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 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如图:
4.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 左下轻快钩出。
5.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 再折笔向下写竖。如图:
▪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 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 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 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 且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 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颜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 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 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 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 (14)左撇右竖,应撇短竖长。
▪ 如:川、升、邦
▪ (15)左竖右撇,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 如:伊、侈、修
▪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 如:目、固、柳
▪ (17)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 如:御、谢、树
▪ (18)左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上部
▪ 如:吸、呼、峰、峻
14.横折折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 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 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
15.横撇弯钩 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 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 向往左上。
16.横折折折钩 下笔写短横,右边稍高些,略 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 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钓。
10.横折弯钩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 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 如图:
11.竖折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 右写横,收笔较重。如图:
12.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 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如图:
13.横折提 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 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如图:
返回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篆书
篆书分大篆、小篆两 种。 大篆,是秦以前通 用的一种字体。
因为它从甲骨文演变 而来,所以有许多字与甲 骨文很相似。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 之后,秦代通用的标准字体。 它从大篆字体简化演变而来, 书写起来更加简便。在秦代, 篆书虽然只存在了短短25年, 但篆书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发
悬针竖
短竖
(四)撇 撇画要得自然舒展。撇有斜撇、竖撇、 短撇之分。 斜撇
竖撇
短撇
(五)捺 捺画粗细分明。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
平捺
(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 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如图:
(七)钩 1.竖钩 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 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 部分要短一些。
1、独体字。
独体字或写 得小巧精致,或 写得开张奔放, 有些字由于斜笔 多而呈斜形,但 重心仍然安稳, 形态变化十分丰
2、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除 了应该注意左右 各自的长短高低 宽窄之外,还要 注意二部分的穿 插、避让和联系, 使左右有机地统 一起来。
3、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安排,要注 意上下两部分各自的宽窄、长短、大小 的区别和联系。
17.横折弯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 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
18.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 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返回
小结:
从上面介绍的8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的 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
一般是:
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笔较轻。
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
(七)钩 有竖钩、竖弯钩 、戈钩 、卧钩
(八)折 共有18种形态
一、钢笔楷书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一)点 点画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是一 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 点之分。 右点
左点
竖点 长点
(二)横 横画要写平稳。 长横 短横
(三)竖 竖画要写垂直。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 之分。 垂露竖
2.弧弯钩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 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 尖。如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