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受办”分离改革推进“一窗受理”
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和“一件事一次办”的决策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相关文件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受办”分离改革,构建“一窗受理、全能服务”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从政务服务的顶层设计、流程再造入手,将受理和办理相对分离,实现政务服务从“传统设点摆摊式”向“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全程电子监察”的模式转变,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一次办成事”的政务服务环境。
同步实现窗口人员、窗口数量、财政开支等行政资源的节约。
××年8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先行实施“受办”分离改革;××年12月底前在各县(市、区)全面实施。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受理。
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要求,全面、科学推进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事项的分类整合和综合受理窗口的分类设置,实现前台受理人员从“专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
(二)统一标准。
按照“办理事项颗粒化、申请材料情形化”的要求,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建立健全统一的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运行规范,实现“一个窗口申报、一张表格填写、一套材料提交、限定时限办结”。
(三)统一平台。
统一使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一窗受理”云平台,统一网上办事入口,推进各类系统对接,集成网上咨询、预约、申报、现场排队叫号、事项受理、服务评价、审批(审查)、办结和审批结果上传等服务,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审批信息共享、一网通办。
(四)统一建设。
按照市级统筹、市县一体的建设原则,统一迭代升级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构建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监管、统一运维、统一安全保障的管理体系,加快实现市域范围“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
三、改革主要任务
(一)梳理细化办理事项。
结合本轮机构改革职能变化,对审批服务事项受理要素进一步标准化梳理,按照“事项颗粒化、材料情形化、程序图表化”的要求,编制《“一窗受理”事项服务规程指南》,为窗口受理人员、后台审批人员和办事企业群众提供清晰指引。
重点突出“事(办事事项)、单(材料清单)、表(申请表格)、图(流程图)、说明(情况说明)”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对办事事项的主项和子项,在现有基础上按照生命周期、主体类型等逻辑关系,继续拆分细化事项种类,达到“最小颗粒度”,满足实际办事需求。
根据“办
事事项颗粒种类”进一步梳理材料清单,穷举各种可能情况下必需提供的不同材料,并列明审查的关键点。
整合重构“一件事”套餐服务的申请表格和材料,合并同类项,整合成一张表格,整理成一张清单。
以流程导图形式构建和完善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图(表)。
对办理事项的禁止性条款、放宽准入条件和关键审查环节等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描述。
(二)优化大厅窗口设置。
科学调整窗口布局,按照“1+X”模式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实行“综合一窗”和“专区一窗”。
对一般事项(除涉密、涉及资金安全等外)和“一件事”套餐服务事项,原则上统一由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牵头设置若干无差别全能受理“综合一窗”;同步由住建、自然资源、税务、住房公积金、社保、医保、公安等部门牵头在政务大厅分专业领域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税务服务、住房公积金办理、人社事务、医疗保障、公安服务等“专区一窗”,实现专区内综合受理。
配套设置综合出件窗、帮办代办窗、快速通道窗、网上办专窗、导服咨询区、资料流转区、后台审批区、一次办不成投诉区、自助办理区(电子政务中心)等特色工作专区(窗)。
经批准设立的各类“分中心”和基层服务大厅应同步实行综合窗口设置改造。
(三)再造办事服务流程。
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腿次数的要求革命性再造新的办事流程。
一般性事项在同一部门的审批流程不超过受理、审核、决定3个环节,简单事项推行现场受理、现场审核、现场决定,避免层层审批,最大程度减少办事环节、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