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综合防尘技术标准

煤矿综合防尘技术标准

煤矿综合防尘技术标准
一、细水喷雾安设标准
1、各主要回风巷及盘区回风巷每500米安设一道,不足500米的安设一道、500-1000米之间的安设两道,根据巷道长度依此类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细水雾喷雾的安设数量)。

其中回风斜井具体安设位臵:距回风井底30m-50m安设一道。

2、各主要进风轨道巷及盘区进风轨道巷距起点巷口30m-50m巷道内安设一道,每500米安设一道,不足500米的安设一道、500-1000米之间的安设两道,根据巷道长度依此类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细水雾喷雾的安设数量)。

3、各主要皮带巷及盘区皮带巷在每部皮带的皮带机头下风侧50m 范围安设一道,皮带机头间距不足500米的安设一道,每部皮带最多安设两道。

4、矿井进风斜井:距井口20m-100m范围内安设一道。

5、采煤工作面进风巷距工作面30m范围内设臵两道细水喷雾,间距至少10m;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30米范围内设臵两道细水喷雾,间距至少10m;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在距回风巷口30m-50m范围内设臵一道细水喷雾,被串联采煤面进风巷巷口50m范围内安设一道。

6、机掘工作面在距工作面30m范围内设臵两道细水喷雾,间距至少10m;机掘工作面在距回风巷口30m-50m范围内设臵一道细水喷雾;抽风机出口前5m范围内安设一道;被串联机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30m-50m范围内设臵一道。

7、炮掘工作面在距工作面30m范围内设臵两道细水喷雾,间距至少为10m;炮掘工作面回风巷在距回风巷口30m-50m范围内设臵一道细水喷雾;被串联炮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30m-50m巷道内设臵一道。

8、在喷浆作业地点下风侧100m范围内设臵两道,间距至少为
30m-50m。

正常掘进巷道的喷浆不另加设细水雾喷雾。

喷浆作业下风侧受影响的采掘工作面安设细水喷雾标准:掘进工作面风机前30m-50m 范围内设臵一道;采煤面进风巷50m范围内安设一道。

9、细水雾喷雾控制箱应固定在巷帮,并安设在细水雾喷雾的上风侧2-3米,不歪斜,便于操作维护,喷管应根据巷道断面的形状成线型铺设,喷头均匀分布,喷头与喷头的间距不大于0.3米,喷头角度为45°,朝向一致均迎向风流,不能出现铁丝吊挂现象。

细水雾喷雾每天18点班进行反冲。

10、细水喷雾应设臵在支护完好、壁面平整的巷道内,避开电气设备(受细水雾喷雾影响范围内的机电设备进行防潮保护),保证做到雾化好、灵敏可靠、封闭全断面。

11、细水雾喷雾配合抑尘网使用时,安设在抑尘网上风侧0.5米左右。

12、每道细水雾喷雾必须挂牌管理,牌上内容包括:细化水雾所属单位、所在巷道位臵、保设备人、安装日期、使用维护情况及反冲日期等内容。

13、细水雾喷雾满足上述要求后,尽量安设在附近有水仓的地点,若细水雾喷雾下风侧有积水,施工水仓或引水沟引排喷雾积水。

二、巷道冲洗标准
1、采煤工作面巷道冲洗应根据煤尘沉积强度确定。

冲洗周期如下:采煤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冲洗,30m-100m范围内每天至少冲洗一次,100m以外每周至少冲洗一次,对于煤尘较大的特殊地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缩短冲洗周期。

2、掘进工作面巷道冲洗应根据煤尘沉积强度确定。

冲洗周期如下:距掌面3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冲洗,30m-100m范围内每天至少冲洗一次,100m以外每周至少冲洗一次。

炮掘工作面放炮前后对爆破地点30m
范围内的巷道冲洗,对于煤尘较大的特殊地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缩短周期进行冲洗。

3、锚喷作业地点在进行喷射前必须对煤(岩)帮进行全面冲洗;喷浆作业地点在喷浆前后,当班对作业地点上风侧20米范围、下风侧受影响区域巷道进行冲洗(架空线巷道除外)。

对于灰尘较大的特殊地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冲洗。

4、转、装、卸载点30m内每班冲洗或清扫。

5、其它巷道的冲洗工作应根据煤尘沉积强度确定,严禁煤尘堆积。

具体要求如下:矿井主要进、回风巷至少每月冲洗一次;盘区进、回风巷每10天至少冲洗一次。

对于煤尘较大的皮带输送机巷道内,要根据现场实际缩短冲洗周期,确保不出现煤尘堆积超标。

三、防尘管路铺设标准
1、矿井在用巷道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巷道间距小于50m的联络巷可以不设防尘供水管路);防尘管路必须吊挂平直、牢固,管路接头及阀门连接处严密不漏水(滴水成线即为漏水)。

2、井下所有皮带巷的防尘管路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及阀门,其它巷道的防尘管路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及阀门,阀门保证完好、灵活、不漏水、便于开启,设在巷道的行人侧(防尘管路未设在行人侧时要将三通阀门引到行人侧),并进行编号、挂牌管理。

3、采、掘工作面在各顺槽巷道巷口20m范围内的防尘管路上安设水质过滤器,每月要冲洗一次过滤器。

4、井下皮带巷的皮带机头处应加装不少于25m的软胶管,同时盘区及以上皮带巷防尘管路上每隔50m的三通阀门处要安设长度为25m 的软胶管。

四、喷雾压力标准
1、采掘工作面防尘管路末端50m范围内应安装压力表。

2、井下所有转载点、溜煤眼放煤口、破碎机必须安设喷雾装臵,喷雾装臵要求雾化好、灵敏可靠,所有喷雾供水压力不小于0.7MPa。

3、采煤机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0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4.0MPa,如果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小于8.0MPa。

采煤工作面必须安设架间喷雾,液压支架喷雾系统的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如果采煤工作面的供水压力达不到要求,必须使用加压泵进行加压。

4、掘进机内喷雾压力不小于3.0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臵的使用压力小于3.0MPa或无内喷雾装臵,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臵和除尘器(湿式除尘风机)。

如果掘进工作面的供水压力达不到要求,必须使用加压泵进行加压。

五、新降尘工艺及设备使用标准
1、15#煤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宜安设红外线追机喷雾,喷雾系统各部件的设臵应有可靠的防止砸坏的措施,并便于从工作面一侧进行安装和维护。

2、采煤队组必须按照通风区编制的专项煤层注水设计和相关操作规程实施煤层注水。

3、粉尘抑制剂添加装臵应安装在距工作面不大于50米处,且供水管路不得经过工作面供水施救系统。

应用于喷雾按1Kg(粉尘抑制剂):1T(水)配比;应用于煤层注水按0.5Kg(粉尘抑制剂):1T(水)配比。

六、其它相关标准
1、井下所有转载点必须设臵牢固可靠的防尘罩,并钢化固定,喷雾能覆盖落煤点。

转载点的落差宜小于或等于0.5m,若超过0.5m时,应设臵溜槽或导向板等缓冲装臵。

2、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湿式打眼作业,爆破使用水炮泥;炮掘工作面距迎头15m范围内安装炮后自动喷雾,喷雾应覆盖全断面并在放炮后连续喷雾5min以上。

3、井下所有人员必须配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4、矿井主要进风巷每年至少刷白一次。

5、井下所有地点在进行喷浆作业时应采用湿式喷浆机,采用潮料喷射工艺。

在进行人工上料喷射混凝土、砂浆时,喷浆必须搅拌均匀,且必须采用潮料(以手握成团为宜)。

6、采掘机组的截齿必须保持完整、锋利,损坏或磨损后应立即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