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CT诊断
• 检查前三日禁止做胃肠道钡餐检查。 • 检查前一日中午进无渣半流质饮食,检 查前夜口服缓泻剂。 • 检查当日早餐禁食,检查前30分钟使用 口服和爽1000-2000ml。
肠道充盈
• 1)单纯口服水剂肠道充盈法(口服法) • 2)单纯结肠水灌肠肠道充盈法(灌肠法)
• 3)口服水剂+结肠水灌肠双重肠道充盈 法(大小肠肠道充盈法) • 4)插管法
• 并发症:肠梗阻、肠穿孔、肠管周围脓肿等 • 对胃肠道周围脓肿的显示优于小肠插管钡灌, 但瘘管、窦道的显示不及小肠插管钡灌
克罗恩病
合并 肠外 瘘管 形成
克罗恩病
合并肠道内瘘
克罗恩病
箭示回-回肠瘘,箭头示回-乙状结肠瘘
克罗恩病
箭示回-回肠瘘,箭头示回肠阴道瘘
克罗恩病
合并肛周脓肿
合并髂腰肌脓肿
• 拔出小肠管,病人取仰卧位,肌注654-2 松弛胃肠道 • CT扫描:平扫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效果
• 口服法:小肠充盈良好,以第五、六组 小肠充盈最佳。大肠及回盲部充盈欠佳。 • 灌肠法:结肠充盈良好,以左半结肠充 盈最佳。小肠及回盲部充盈欠佳。 • 双充盈法:小肠及结肠均充盈良好,效 果等同前两者之和。 • 插管法:小肠各段充盈很好,结肠充盈 效果良好,但病人耐受差。
溃疡性结肠炎
横结肠,降结肠肠壁增厚
溃疡性结肠炎
乙状结肠肠壁增厚
溃疡性结肠炎
升结肠管壁增厚,分层强化(靶征),肠壁积气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管壁增厚,分层强化(靶征)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壁不规则
增厚
左侧明显
溃疡性结肠炎
伴发中毒性巨结肠,横结 肠扩张,管壁不规则
溃疡性结肠炎
横结肠假息肉形成
溃疡性结肠炎
• 大小肠双充盈法 • 扫描前30分钟口服和爽1000-2000ml • 口服结束后嘱病人俯卧于检查床上,肌 注654-2以松弛胃肠道 • 插入钢管缓慢注入温水800-1500ml • CT扫描:平扫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 插管法
• 扫描前将小肠导管插至屈氏韧带处,然 后嘱病人俯卧于检查床上,灌入甲基纤 维素溶液2000ml
小肠淋巴瘤
曲面重建
特征 分布 累及肠段 直肠 回盲瓣 小肠 瘘管 肠段缩窄
溃疡性结肠炎
连续 对称 左半结肠或弥漫分布 常累及,周围脂肪增 殖 正常 仅见郁积表现
克罗恩病
不连续(跳跃分布) 不对称 右半结肠或弥漫分布 很少累及 可见狭窄 可累及任何部分
结肠周围条索影 罕见
不形成
常见
形成
可见
常见
炎症性肠病的CT诊断
概述
•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使用,在发现和 显示肠腔病变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MSCT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肠道病变的检 查和诊断中。 • 肠道的MSCT检查,关键在于使小肠或 结肠能够得到充分扩张。 • 快速的扫描速度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提高了肠道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肠道准备
克罗恩病
病变累及多个肠段
增厚强化
克罗恩病
回肠末段,盲肠肠壁增厚
克罗恩病
回肠末段,盲肠肠壁增厚
克罗恩病
横结肠肠壁增厚
克罗恩病的CT表现
• 管壁分层强化:粘膜层、浆膜层强化明显,粘 膜下层水肿增宽,横断面呈“靶征”,提示病
变处于活动期
• 管壁不强化或轻度均匀强化,无分层,提示病 变处于静止期或慢性期
克罗恩病
肠壁分层强化,靶征(活动期)
克罗恩病
肠壁分层强化,靶征(活动期)
克罗恩病
肠壁强化,无分层(静止期)
克罗恩病
肠壁强化,无分层(静止期)
克罗恩病的CT表现
• 肠系膜血管增生,回肠血管空肠化,呈“梳样征”
克罗恩病
肠系膜血管增生(梳样征)
克罗恩病
肠系膜血管增生(梳样征)
克罗恩病的CT表现
评价
• 小肠肠管扩张2cm、肠壁厚度2mm左右 意义最大,评价时比较准确
• 小肠各组肠段正常情况下很少出现肠壁 分层现象,十二指肠偶有分层
小肠炎症时肠壁的常见表现
• 1)肠壁单层:肠壁增厚或不增厚,与周 围肠壁强化相比可见明显的肠壁强化。
• 2)肠壁双层:肠壁增厚,肠壁粘膜层强 化较浆膜层明显。 • 3)肠壁三层:肠壁增厚,肠壁粘膜层及 浆膜层强化一致,中间层为低密度。
主要累及回肠、回盲部和右半结肠
• •
•
裂隙状溃疡:纵行刀切样,可直达浆膜,是形成
肠瘘的病理基础
结节病样肉芽肿(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铺路卵石样粘膜表现
克罗恩病的CT表现
• 多发节段性、跳跃性病变 • 管壁明显增厚,可达10mm以上,肠腔不对称 狭窄,但不易并发肠梗阻 • 较少出现腹水及肠管柔顺度的改变
回盲部溃疡形成
鉴别诊断
小肠淋巴瘤 • • • • • 好发于回肠,长段肠管受累 管壁增厚,管腔扩张,腔内气液平面 肠壁无分层强化现象 很少出现腹水、肠梗阻及肠管柔顺度改变 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多发增大,融合多见
小肠淋巴瘤
管壁增厚,管腔扩张,腔内气液平面
小肠淋巴瘤
管壁增厚,管腔扩张,腔内气液平面
乙状结肠周围血管增生
鉴别诊断
肠结核
• 好发于回盲部
•
• •
不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
溃疡型肠结核:溃疡与肠管长轴垂直,环行
对称性狭窄,易并发肠梗阻
增殖型肠结核:管壁增厚比克罗恩病更明显, 可形成回盲部肿块,肠瘘、窦道少见,常伴 发其他部位结核
肠结核
回肠末段和盲肠管壁 明显增厚,局部呈肿 块状
肠结核
• 口服法 • 扫描前30分钟内口服和爽1000-2000ml
• 扫描前10分钟肌注654-2以松弛胃肠道
• 扫描前再次饮水约200ml,扩张十二指肠
• CT扫描:平扫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 灌肠法 • 扫描前10分钟肌注654-2以松弛胃肠道 • 将肛管插入肛门内约5-8cm,缓慢注入温 水1500-2000ml • CT扫描:平扫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炎症性肠病(IBD)
•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
病 理
• 克罗恩病又称为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 芽肿性肠炎,是一种贯穿消化管各层的透壁性 慢性增殖性炎症,常形成非特异性肉芽肿。
病理
克罗恩病
•
•
节段性、跳跃性分布,多段受累
• 肠系膜纤维脂肪增生,密度混浊。肠管互相聚
拢或分离
• 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多发性增大
克罗恩病
肠壁增厚强化,纤维脂肪增殖
克罗恩病
肠壁增厚强化,纤维脂肪增殖
克罗恩病
肠壁增厚强化,纤维脂肪增殖
克罗恩病
肠壁增厚强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克罗恩病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克罗恩病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克罗恩病的CT表现
克罗恩病
合并腹壁脓肿
合并肠系膜脓肿
克罗恩病
回肠末段病变,合并小肠梗阻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
• 连续性病变
• 最先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并逆行向上发展,
主要侵犯左半结肠 • 肠瘘形成少见 • 肠粘膜修复过度,可形成假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的CT表现
• 最先起始于直肠、乙状结肠
• 连续性病变并逆行向上发展 • 管壁增厚一般小于10mm,肠腔可略狭窄,较对称 • 管壁分层强化,横断面呈“靶征”,可见肠壁积气 • 肠系膜血管增生,纤维脂肪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