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话里办结的离婚案
2005年,在上海一家服装厂打工的沈红芳经人介绍,认识了另一家服装厂的江西籍打工仔雷祥波。
两年后,两人在靖江领取了结婚证,当年年底,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外孙女满月时,沈仁义给结婚后就没回过靖江的女婿打电话,要求他回来给孩子办满月酒,被其拒绝。
操持完外孙女的满月喜宴后,沈仁义立即赶往上海找雷祥波。
可雷祥波露了一次面后,就再不肯见他。
随后,沈仁义租车,乘火车,乘汽车,先后十几次到上海找女婿,为此花掉一万多元,但雷祥波避而不见,连宿舍都不回。
四个月后,沈红芳回到上海,发现丈夫与另一个女人有染。
夫妻争吵后,雷祥波换了工作单位,在沈仁义父女面前彻底失踪。
通过多方打听,沈仁义父女再次找到了已换工作单位的雷祥波的电话。
外孙女周岁生日时,沈仁义再次打电话请女婿回靖江,女婿答道:"我不去,我没有那个家。
"看到雷祥波这样绝情,沈红芳决定与他离婚。
雷祥波下落不明,沈红芳起诉离婚。
沈红芳的律师包利群对父女俩说出自己的担忧:"你们要有思想准备,这案子可能会拖上很久,更何况雷祥波很难找到,判决离婚的可能性不大。
"父女俩一听,心都凉了半截。
雷祥波久不露面,夫妻关系名存实亡,沈红芳又无法从法律意义上结束不幸婚姻,开始新生活,连女儿的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沈仁义心事重重地说:"那我们要不要送点礼给法官啊?"包利群一听这话,笑着说:"你们知道吗?处理这个案子的法官叫陈燕萍,在她面前啊,当事人的礼永远送不出去。
"
律师的顾虑不无道理,沈红芳离婚案中,被告雷祥波下落不明的时间不满两年,沈红芳也不能证明与丈夫因感情不合分居超过两年。
依据法律,如果找不到雷祥波,必须下发公告,然后缺席审判,缺席审判的结果多数是判他们不离婚。
这样一套程序走下来,最少也得两年。
当事人下落不明,法官下发公告一点都不错,判决不离也很正确。
但是,陈燕萍没有草率地运用公告程序,她说,发公告是找不到被告的情况下最后实行的法律方式,依照公告方式审理的案件,往往案结事难了。
她也没有简单地按常规程序来简单处理此案。
沈家人现在掌握的唯一一个线索就是雷祥波的手机号码。
但想找到雷祥波谈何容易啊,沈仁义前后花费一万多元,多次到上海寻找,都没有找到雷祥波。
陈燕萍给了当事人一句话:找雷祥波。
哪怕只有1%的可能,也要找到他。
她让书记员用座机拨通了那个手机号码,雷祥波接听了。
书记员向他说明了法院审理沈红芳与他离婚案的相关程序,告知他什么时候开庭,请他提供住址电话,并到时出庭应诉等。
雷祥波撂下一句话:"这婚是要离的,但我不会提供住址,也不会再去靖江。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从那时起,无论用办公室的座机怎么打,雷祥波就是不接听。
陈燕萍想到座机不行,就用自己的手机打,雷祥波接听了。
陈燕萍介绍了自己,并说清了用意。
她说:"婚姻关系涉及到你的人身关系,你必须本人到庭应诉,陈述你的理由,法院才能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雷祥波听完又将电话挂断。
过了一天,陈燕萍又用手机,打电话过去,雷祥波接时,很不耐烦地说:"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法官?""你这法官怎么这么烦啊?说离就离呗,你判就是了。
我也不会告诉你我在哪里,你能带沈家人来杀我吗?"
通话过程中,电话记录是经常写不下去的。
面对这位性格固执、偏激的当事人,陈燕萍丝毫没有气馁。
陈燕萍还是用自己的手机打过去,与雷祥波交流,谈心,尽一切可能地打消他的顾虑,取得他的信任。
"我的名字叫陈燕萍,你可以到网上搜索这个名字。
然后,再找一位律师咨询一下离婚的相关事宜。
"陈燕萍真诚地说,以打消雷祥波的不信任。
渐渐的,雷祥波的态度有了明显的缓和,有两次,与陈燕萍聊的时间都超过20多分钟。
他告诉陈燕萍自己与沈红芳恋爱、结婚的经过。
说他之所以不愿在沈家生活,一是因为不适应靖江生活,二是他在沈家的几天里,曾因琐事与妻子的家人发生争执,他闹着要自杀,沈家为此拨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