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的防护
8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二)防护最优化原则
放射防护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后, 遭受电离辐射的可能性、受 照人员数目和个人所受剂量的大小,均应保持在可合理 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医学照射防护的最优化即指在完成电离辐射实践的正当 性判断,决定采用电离辐射之后,所进行的辐射源选定、 验证及工作状态的调整,辐射技术的优选、参数确定, 辐射操作的合理设计、操作的准确,其目的是确保患者 所受剂量是否达到诊断目标所需的最小剂量,以达医学 照射防护的最优化。
干预则指为降低因事故或误用放射源而产生的剂量或 为缓减剂量的后果所采取的行动。比如核医学放射性物 质不慎泼洒的剂量,可以通过尽早隔离污染区并在监控 下疏散工作人员和患者等干预来降低。 干预不能使用剂量限值来约束,干预水平由国际或国 家权威部门制定。只有在公众接触的辐射高于该干预水 平值时,才考虑某种措施。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防护
第一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2
第一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法规 电离辐射防护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规性文件。例 如共和国主席令、国务院令、卫生部和公安部令,是国 家放射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依据,是职业人员在工作中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5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1.剂量约束与参考水平
剂量约束(does constraint)指对放射源可能造成的 个人剂量预先确定的一种限值,作为对所考虑的放射 源进行防护和安全最优化时的约束条件,是预期剂量 的上限,即高于该剂量水平时防护不可能得到最优化。 103号出版物指出,若计划允许发生的照射在该类 参考水平以上时,即判断为不合适,因而应当设计并 优化防护行动。选择的参考水平数值则依赖于所考虑 的照射情况的主要条件。
量限值。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6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一)正当化原则
即指放射实践的正当化(justification of radiological practice)判定。 医学照射的正当性判断就是在利弊权衡后判断是否采 用电离辐射技术会带来更大的好处。例如,脑梗死诊断 的首选方式是MRI,而不是X-CT;脑血栓诊断的首选则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3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按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 周,参考人每分钟吸入的空气量为0.02m3计,则: DAC=ALI/40×50×60×0.02=ALI/2.4×103Bq· m-3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4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3.放射防护体系中的干预水平
2007年颁布的第103号出版物中,不建议对患者和受检者 个人实施剂量限值。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0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1.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限值 (1)职业照射: ①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20mSv ②任何1年的有效剂量为50mSv ③眼晶状体的当量剂量为150mSv ④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为500mSv。 (2)公众照射: ①年有效剂量1mSv ②如果5年内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允许单独一年内 的有效剂量可以大一些 ③眼晶状体的年当量剂量为15mSv ④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2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基于剂量限值可以确定职业照射的年摄入量限值ALI (annual limit of intake),即放射性工作人员一年内摄 入体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限量,由参考人的待积当量剂 量导出。 利用ALI值还可推导出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 限值浓度。这样更便于监测和管理。导出空气浓度DAC (derived air concentration)指年摄入量限值除以参考人 在一年工作时间吸入的空气体积(即2.4×103m3)所得 的商。
是X-CT。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7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一)正当化原则
正当性的判断可以从三个层次上进行: (1)基本层次是辐照技术采用是否利大于弊。 (2)第二个层次是对于特定对象(患者、病症)的特
定医疗过程进行判断。
(3)第三个层次则是对个别病例的正当性判断,即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患者、被检者、普通公众维护个
人权利的法律性依据。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3
第一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一、电离辐射防护的目的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三、电离辐射的基本标准 四、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一、电离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效应发生,限 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 水平,尽量降低辐射可能造成的危害。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11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
2.电离辐射防护的推定限值
表面污染导出限值(derived limit of surface contamination),指为了控制人的体表、衣物、器械及 场所表面的放射性污染而规定的限值。 表12-1 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导出限值
污染表面 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 工作服、手套、工作鞋 手、皮肤、内衣、工作袜 α放射性物质 (Bq· cm-2) 3.17×100 3.17×10-1 3.17×10-2 β放射性物质 (Bq· cm-2) 3.17×10 3.17×100 3.17×10-1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9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三)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
剂量限值是指放射性职业人员和公众个人所受当量剂 量的国家标准限值。应用原则与个人相关,适用于计划 照射情况,又称个人剂量限值(individual dosage limit)。
医疗照射不适用个人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ICRP在
第十二章 电离辐射的防护
5
二、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protection)提出辐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 即人体接受任何来源的照射都必须有正当的理由,辐
射防护要做到最优化和必须遵守所规定的个人当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