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解剖学练习题复习资料

系统解剖学练习题复习资料

系统解剖学练习题导解参考柏树令《系统解剖学》2008年6月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以课本答案所在页面编排题号C: ,Q: ,非C或Q者为选择题或填空题要点问题。

名词翻译骨学7.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

长骨分布于。

长骨的两端膨大称,其上面有光滑的,长骨的中部称,其内有骨髓腔。

8.骨的构造:骨由、、及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组成。

8.的特点:骨膜含有丰富的,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膜内层有细胞和细胞,幼年期能促进;成年人骨折后,能促进。

8.骨髓是位于和内的软组织。

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一般从开始出现,分布在内。

12.的形态特点:椎体在前,椎弓在后;椎体与椎弓围成,所有椎孔构成椎管,容纳。

椎弓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

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有通过。

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

12.颈椎区别于其他椎骨的特点是,胸椎区别于其他椎骨的特点是_ 。

13.计数椎骨的骨性标志有:①第7颈椎棘突,第7颈椎又名();②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

15.确认骶管裂孔的标志是。

15.C:胸骨角(构成、特点、意义):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肋,是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后方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17.筛骨迷路内侧壁有两个卷曲小骨片,即和。

19.面颅骨15块:成对的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成单的有、、。

21.位于颅中窝的重要结构有:垂体窝、管、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盖、压迹。

21.颅中窝与眼眶相通的结构是和眶上裂。

22.位于颅后窝的重要结构有:孔、口、孔、门。

22.C:翼点(构成、特点、意义):骨、骨、骨、骨会合处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翼点处骨板,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翼点骨折时易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起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25.眶的结构:眶为四棱锥形腔,眶尖的圆形孔为,通颅中窝;眶上壁有泪腺窝;内侧壁有泪囊窝,经鼻泪管通下鼻道;下壁有眶下沟;外侧壁有眶上裂,通颅中窝。

25.C:(定义、位置、开口):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和筛骨内的骨腔,位于。

、和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蝶窦开口于。

26.上颌窦的特点:①窦腔最大;②与上颌前磨牙和磨牙紧邻;③高于,积液不易引流;因此,临床常见上颌窦炎。

27~35.有“结节”的四肢骨:肩胛骨、肱骨、髂骨、坐骨、耻骨、跟骨。

28.肩胛下角平对肋;肩胛骨外侧角的梨形关节面称,是肩关节的关节窝;肩胛骨后面有一斜向隆起的横嵴,称,其上、下方的浅窝叫和。

16~31.依据骨的形态,肋骨属于,掌骨和指骨属于长骨,髋骨属于。

关节学、肌学37.()的基本结构为:、和。

关节的辅助结构有:,,。

38.足部的屈伸:足尖上抬,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为,习惯上称之为;足尖下垂,足底向后运动为,习惯上称之为。

40.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构成。

40.C:(位置、构成、作用):椎间盘是连结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部的和周围部的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

椎间盘既牢固连结椎体,又有利于脊柱向各个方向运动,并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

40.Q:试述椎间盘的位置、结构特点、功能和临床意义。

椎间盘是连结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部的和周围部的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

椎间盘的功能:①牢固连结椎体,②有利于脊柱向各个方向运动,③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具有“弹性垫”样作用。

腰部椎间盘最厚,故腰部活动度较大。

腰扭伤时常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向后外侧脱出,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而引起严重症状,临床称为。

40~41.椎骨之间的连结包括椎体之间的连结和椎弓之间的连结。

椎体之间的连结:①,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②,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③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后面,在椎管前方(椎管前壁)。

椎弓之间的连结:①黄韧带,连于相邻(两个)之间;②棘间韧带,连于相邻棘突之间;③棘上韧带,连于棘突尖(棘突末端);④横突间韧带;⑤关节突关节。

44.胸廓的组成:胸廓由、、和他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

48.Q:试述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肩关节由与构成。

肩关节的特点是:①关节头(肱骨头)大,关节窝(关节盂)浅而小,有关节唇(盂唇);②关节囊;③关节囊内(关节腔)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④关节囊的最为薄弱,肩关节可向前下方脱位。

肩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49,50.包含、和三个关节。

幼儿易出现半脱位的关节是肘关节。

肘关节主要作、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运动可使前臂。

50.桡腕关节是由骨、骨和骨作为关节头,由桡骨和关节盘作为关节窝构成的。

52.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围成孔和孔,孔内有肌肉、血管和神经通过。

52.由和骨、骨连结构成。

52.C:界线(构成、意义):由骶骨岬、弓状线、、和围成,骨盆被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53.围成骨盆下口的结构有:、、、、和。

补充内容(课本无):女性骨盆适合分娩的需要,骨盆外形短而宽,呈圆桶形,骨盆上口近似圆形,耻骨下角90°~100°。

男性骨盆外形长而窄,呈漏斗形,骨盆上口近似心形,耻骨下角70°~75°。

54.C:股骨头韧带(位置、内容物):位于的关节囊内,连结股骨头凹和髋臼横韧带之间,内含血管。

54.防止髋关节过度后伸的结构是韧带。

髋关节囊内有韧带,其中含有营养股骨头的血管。

55,56.Q:试述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膝关节由、和构成。

其主要结构特点是:①关节囊前壁有加强;②关节囊两侧壁有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加强;③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前、后移位;④关节囊的滑膜层形成滑膜囊(髌上囊)和滑膜襞(翼状襞):⑤关节腔内有两片纤维软骨板(关节盘)分别称为和。

56.距小腿关节又称,由、和构成。

59.肌的结构有肌腹和肌腱(包括腱膜)。

60.肌的辅助装置有:(浅筋膜和深筋膜)、、和籽骨。

63,64.面肌包括枕额肌、眼、口轮匝肌、肌等;咀嚼肌有、、、。

能上提下颌骨的肌是、和。

右侧翼外肌瘫痪,张口时下颌骨偏向侧。

67.C:斜角肌间隙(构成、作用):斜角肌间隙由、和围成,内有和通过。

70.的作用是使脊柱后伸使头后仰。

72.C:中心腱(位置、构成):膈的周边是肌纤维(肌性部),中心为腱膜(腱性部),称中心腱。

72.Q:试述的形态、位置、组成(两部)、三个裂孔的位置和通过结构、膈的作用。

膈为穹窿形的扁肌,位于。

膈的周边是肌纤维(肌性部),中心为腱膜(腱性部),称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约平第12胸椎水平,通过主动脉和胸导管;食管裂孔约平第10胸椎水平,□通过食管和迷走神经;腔静脉孔约平第8胸椎水平,通过下腔静脉。

膈为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缩时,下降,扩大,助;膈肌舒张时,膈穹窿,胸腔容积,助呼气。

73~76.Q:腹前外侧壁的肌分别形成或共同形成哪些结构?单独形成的结构有:韧带、韧带、环;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共同形成的结构有:鞘、线、管;腹内斜肌、腹横肌共同形成的结构有:鐮、肌;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结构是:三角。

74.C:(构成、位置):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与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74.腹股沟镰由腱膜和腱膜会合构成。

75.C:(构成、弓状线及其意义):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的腱膜构成。

鞘分成前后两层,前层由与愈合而成;后层由和愈合而成。

在脐下4~5的弓状线以下,腹直肌的后面与直接相贴。

75.C:白线(位置、构成):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在之间,由的纤维交织而成。

75,76.腹肌的肌间结构有鞘、线、管、三角。

76.Q:试述腹股沟管的定义、位置、通过的内容物和构成(两口四壁)。

腹股沟管为腹前外侧壁肌之间的一条裂隙,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方。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股沟管的构成有两口四壁:内口称,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处,为向外的突口。

外口称,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为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三角形裂孔。

前壁为和,后壁为和,上壁为的弓状下缘,下壁为。

76~78.肌覆盖肩关节形成肩部圆隆,三角肌受腋神经支配,若受损则该瘫痪萎缩,出现“方形肩”。

78.屈肘关节又可使前臂旋后的肌是。

肱三头肌长头起于,外侧头和内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止于尺骨鹰嘴。

78~81,50.Q:试述肘关节的运动方式,其运动分别有什么肌参与?肘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可使前臂旋前、旋后。

①屈肘关节的肌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②伸肘关节的肌有:;③使前臂旋前的肌有:、;④使前臂旋前的肌有:、。

80~83.腕关节不能伸,是前臂群肌瘫痪;2~5指不能分开和靠拢(外展和内收,是肌和肌瘫痪;85,88.屈髋关节的肌包括:、、、。

85,89.伸髋关节的肌包括:、、、。

88.大腿前群肌有、。

同时具有屈大腿和屈小腿的功能的肌是。

91.足不能外翻是肌瘫痪;使足跖屈并内翻的肌是。

91.C:跟腱(构成、位置):肌和肌向下移行的肌腱合成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

消化系统98.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和十二指肠。

100.C:咽峡(构成、意义):、、及共同围成咽峡,是和咽之间的狭窄部。

100.左上颌第二磨牙在临床上记为,右下颌第二前磨牙在临床上记为。

104.不含味蕾的舌乳头是,具有味觉功能的舌乳头是- 、_ 和_ 。

106.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的颊粘膜上。

106.Q:试述的形态、位置、分部、各部的结构及咽的交通。

咽为漏斗形肌性管道。

咽位于前方,上端起于,下段约在下缘的高度移行于食管。

咽以和平面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鼻咽的结构有: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体;口咽的结构有: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腭扁桃体;喉咽的结构有:梨状隐窝。

鼻咽向前经1对鼻后孔通,向两侧经1对咽鼓管咽口通中耳的;口咽向前经咽峡通;喉咽向前经喉口通,向下至第6颈椎下缘平面通。

110.Q:试述的三个生理性狭窄及意义.第一狭窄为处,距中切牙约15;第二狭窄为食管与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第三狭窄为食管通过处,距中切牙约40。

三个狭窄是异物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110,111.Q:试述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胃的右上缘称,其最低点称角切迹;胃的左下缘称;胃的入口称,接食管;胃的出口称,接十二指肠。

胃分为四部:贲门附近的部分为,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为,胃底至角切迹之间的部分称,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管和幽门窦)。

临床上常称胃的幽门部为胃窦。

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_,小部份位于。

110.是胃手术时确定幽门的标志,手术时鉴别胃与十二指肠分界的标志是。

110~120.Q:消化管有哪些定名的弯、曲、瓣和括约肌?胃小弯、胃大弯;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下曲、十二指肠空肠曲、结肠右曲、结肠左曲、直肠骶曲、直肠会阴曲;幽门瓣、回盲瓣,肛瓣;幽门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