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1、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发展概况
(1)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蓬勃发展,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到2015 年达到2,460 万辆,2016年达到2,803 万辆。

截至2016 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94 亿辆,保有量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

根据数据显示,汽车工业、整车企业的产值都保持稳定增长,2015 年的销售产值分别为44,474 亿元、28,083 亿元。

2011 年-2015 年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9%、5.9%。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能装备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
度、效率、可靠性、成套性等方面不断提高,本土化服务优势的凸显,以及市场逐步认可国内厂商成套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国内厂商将逐步渗透国际厂商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多种因素推动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还处于100辆/千人左右的水平,在国家鼓励消费、国民人均收入保持平稳上升的同时,一二线城市升级换购需求进一步提升,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逐步释放,从而继续促进未来的乘用车市场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我国汽车产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汽车装备也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空间。

一些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等等,加快了汽车装备制造业向外转移的步伐,这也将为我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提供难得的机遇。

汽车制造技术的快速创新,加速向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于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存量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将推动汽车制造装备市场持续增长。

(3)汽车制造机器人与智能工厂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工厂技术发展迅速,正在推动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汽车制造业正在经历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升级。

工业机器人是汽车行业实施自动化生产线、工业4.0、智能制造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装备之一,更是汽车通向工业4.0 道路上的一块巨大且重要的基石。

工业机器人在我国汽车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我国汽车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生产,从而提升我国汽车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2015 年3 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15 年智能制造试点
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在数字化车间方面,汽车领域可以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试点应用。

未来的汽车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及相关配套集成能力的不断提高,云计算、云服务、数据通讯等配套体系的建立健全,将大幅提升汽车行业的制造水平,引领智能装备行业发展。

近五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超过17%,2014 年销量达到22.9万台,同比增长29%,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平均值由5 年前的50 提高到66,其中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密度普遍超过200。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自2013 年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 年销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6%,占全球销量的1/4,机器人密度由5 年前的11 增加到36。

但与发达国家的200 左右相比,成长空间还很大。

当前,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呈现大幅增长。

中国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中,汽车工业占比高,达到33% ;随着工业机器人更多应用在汽车工业,相应的智能装备升级市场潜力巨大。

2、市场前景
(1)动力总成自动化装配线领域
汽车发动机市场集中度还将提高,领先企业将不断通过技术升级,建设新的发动机生产
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纳入统计的62家车用发动机企业,累计产销发动机均突破2,100 万台。

发动机市场中汽油机所占比例不断提高,2014 年达到84.5% 的销售份额;柴油机所占比例不断降低,降低至15.3% 的销售份额。

汽车发动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销售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超过一半,汽油机约57%,柴油机达到86%。

2016 年全年,在整车呈现持续增长的拉动下,车用发动机产销量发展形势较好,累计完成销量2506.26 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14.32%。

发动机市场中汽油机所占比例不断提高,2016 年达到88.4%的销售份额;柴油机所占比例不断降低,降低至11.5%的销售份额。

节能减排标准的提升,将促进环保型发动机的产线升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其中十一个重点领域和六大工程,明确提出了发动机工业未来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到2015年,节能型发动机产品占全社会发动机产品保有量的60%,与2010 年相比,发动机燃油消耗率降低6%-10%,实现节约商品燃油2,00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节约商品燃油1,500万吨;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型发动机主机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装备的国产化、大型化。

车用发动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2015 年中国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年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2 亿元,2011-2015 年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5.20%。

(2)白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领域
整车企业销售增长稳定,不断推出各类新车型展开竞争,对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需求旺盛根据数据显示,整车企业2015 年的销售产值达28,083亿元,2011 -2015 年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达5.90%。

中汽协发布的汽车销量数据显示,2016 年汽车销量达到2,803 万辆,同比增长13.90%。

中国汽车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自2013 年以来,连续四年超过2,000 万辆;乘用车增长较快,2016年销量为2,437 万辆,同比增长15.20%。

随着日韩系和国产品牌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厂商都在通过缩短车型换代周期,来增强产品竞争力,控制市场风险。

一般来说,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车型换代周期为六到七年,其中在新车亮相的第三年和第四年时往往会推出小改款车型。

随着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随着“80 后”、“90 后”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他们会更频繁地要求车型更新换代。

包括大众在内的欧美车企,都已经启动其缩短换代的发展策略,未来车企通过缩短车型的升级换代周期,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新设计思路的开
辟,来保持车型的持续竞争力。

整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智能焊装线升级的市场潜力巨大。

整车企业年度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中,主要是机器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2015 年中国整车企业年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53 亿元,2011-2015 年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8.10%。

焊装作为汽车生产四大工艺之一,一般占汽车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的30%左右;目前汽车焊装生产线从少人化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对智能焊装生产线的需求旺盛。

焊装机器人,以及焊装生产线系统集成技术是当前的发展热点,也是整车企业投资建设的重点领域,采用机器人焊接解决方案,大幅提高焊接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柔性化程度,相应的智能焊装线升级的市场潜力巨大。

更多自动化及应用技术解决方案的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