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目录一、产销增速远超GDP,自主品牌继续主导市场结构变化 (4)1.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4)2.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5)3.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再度提升 (6)4.自主品牌继续主导乘用车市场结构变化 (7)二、一系列管理政策出台或正式实施,注重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管 (10)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11)2.乘用车油耗四阶段和国五、国六排放标准 (11)3.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退坡及碳配额和双积分 (13)4.小排量购置税优惠政策和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15)5.汽车准入和退出政策 (16)三、自主品牌迎来第二个高速增长期,市场份额、性能品质、品牌价值全面提升 (17)1.多家车企自主品牌销量达百万级,明星车型跻身乘用车各细分市场 (18)2.强力布局自主研发,平台建设成果显著 (19)3.从量变到质变,自主品牌开始全面向上 (21)四、政策明确、目标清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大大提速 (24)1.路线图和实施方案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基本遵循 (24)2.标准体系规划和单项标准研制取得重要成果 (26)3.跨行业企业间合作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方兴未艾 (27)4.长安无人驾驶汽车2000公里测试和上汽RX5热销具有里程碑意义 (29)五、新能源汽车发展向成长期转型,面临补贴退坡及国际巨头发力双重挑战 (30)1.产销增速比上年减缓,产销规模继续位列世界第一 (31)2.市场仍有赖多种政策的推动和拉动,政策性市场特征依旧 (32)3.产业发展面临补贴政策退坡、竞争加剧、地方保护及电池安全等诸多挑战 (34)图表目录图表1 2016年部分跨国车企的全球销量和中国销量 (6)图表2 2010~2016年乘用车品牌分国别销量及占有率 (7)图表3 2010~2016年乘用车市场结构(各细分市场份额)变化 (8)图表4 2015~2016年SUV和MPV中外品牌市场情况 (8)图表 5 2013~2016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各细分市场份额 (9)图表6部分整车企业海外研发机构建设情况 (19)图表7 部分企业整车技术平台情况 (20)图表8 自主品牌乘用车售价变化 (22)图表9 2000~2016年我国新车质量综合得分情况 (23)图表10 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应用目标和技术发展目标 (25)图表11 2011~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 (31)图表12 2009~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32)图表13 部分国家2014~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32)图表14 2016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增长率 (34)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头一年,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的头一年,对汽车产业来说,还是进入由大变强关键十年的一年。

从2016年开始的五至十年中,中国汽车产业将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变,进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实现汽车强国的伟大梦想。

因此,2016年是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

在2016年,中国汽车产业按照“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自主品牌转变”目标,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以下从市场规模、自主品牌、政府管理、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产销增速远超GDP,自主品牌继续主导市场结构变化众所周知,汽车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有专家认为,对于仍处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期的我国汽车市场,其年均增速在未来10年将相当于我国GDP增速的1~1.3倍。

自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5年GDP增速跌破7%,仅为6.9%,2016年更降至6.7%。

在此背景下,汽车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应在意料之中,2015年汽车产销仅比上年增长3.25%和4.68%,甚至不及当年GDP增速。

但2016年我国汽车市场却让人喜出望外,产销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46%和13.65%,为GDP增速的2倍以上。

总体来看,201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1.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6年是我国汽车产销量自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以来的第8个年头,产销量恢复了中断两年的两位数增长,分别以14.46%和13.65%的增长率,达到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继2016年首次超过2000万辆之后,再次大幅增长至2442.07万辆和2437.69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5.50%和14.93%。

乘用车产销量在汽车总产量和总销量中的占比继续提升至86.85%和86.97%,高于世界75%左右的平均水平,表明人口众多的中国汽车大众消费进程仍在推进中。

2016年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69.81万辆和365.13万辆,结束了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8.01%和5.80%,大大超出预期。

在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共有22家整车企业,其中有6家中国企业,它们是上海汽车、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北京汽车、广州汽车和浙江吉利,除一汽集团外,其他企业的排名位次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2.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汽车市场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2016年汽车产销量分别是位于第二的美国的2.3倍和1.6倍。

汽车市场占世界汽车市场的份额,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3.5‰,增长为2000年的3.6%、2015年的27%,2016年更提高到30%。

2016年世界汽车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20万辆和418万辆,而中国对这一世界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86%和82%。

应该说,中国汽车市场为世界汽车市场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汽车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还可从跨国车企的中国销量与其全球销量之比来看。

2016年,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的中国销量已占到其全球销量的近40%,本田汽车、现代起亚在20%以上,表中的其余车企均在10%以上。

由此可见,跨国车企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倚重日益增加,中国汽车市场对跨国车企销量的支柱作用日益突出。

图表 1 2016年部分跨国车企的全球销量和中国销量单位:万辆,%资料来源:北京富欧睿。

3.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再度提升2010~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从45.6%一路降低到38.44%,其中包括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连续12个月的下跌。

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终于一改颓势、止跌回升,市场占有率从上年的38.44%提升至41.20%。

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继续了这一上升势头。

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超千万辆,达到1052.86万辆,比上年增长20.50%,高于全部乘用车销量增幅5.57个百分点;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在2015年41.20%的基础上,再提升1.99个百分点,达到43.19%。

与自主品牌乘用车高歌猛进的态势相对照,多数外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也有较大增长,其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乘用车销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81%、12.70%、14.21%、6.74%,法系比上年下降-11.70%,它们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18.50%、15.55%、12.16%、7.35%和2.64%。

图表 2 2010~2016年乘用车品牌分国别销量及占有率单位:万辆,%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

4.自主品牌继续主导乘用车市场结构变化2016年乘用车市场中,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多功能乘用车MPV、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市场规模继续高速增长,占比进一步提升,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占比继续降低,延续着近年来的这一结构性变化趋势,而自主品牌在这一变化中继续居于主导地位。

具体来看,2016年,SUV销量超过900万辆,达到904.70万辆,比上年增长44.59%,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提升到37.11%,比上年提高7.69个百分点;MPV共销售249.65万辆,比上年增长18.38%,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提升到10.24%,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轿车共销售1214.99万辆,比上年增长3.44%,占乘用车销量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为49.54%,比上年下降5.88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共销售68.35万辆,比上年大幅减少37.81%,占乘用车销量比重在连续下降5年后,再从2015年的5.19%降至2.8%。

图表 3 2010~2016年乘用车市场结构(各细分市场份额)变化单位:%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

在持续增长的SUV、MPV市场中,自主品牌继续担当主力角色。

2016年,自主品牌SUV共销售526.75万辆,比上年增长57.57%,占SUV销售总量的58.22%,比上年增加4.48个百分点,销量排名前十的SUV品牌中,6个为自主品牌;自主品牌MPV共销售223.76万辆,比上年增长19.93%,占MPV销售总量的89.63%,比上年增加1.05个百分点,销量排名前十的MPV品牌中,9个为自主品牌。

图表4 2015~2016年SUV和MPV中外品牌市场情况单位:万辆,%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

在购置税优惠政策刺激下,2016年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延续了2015年四季度该政策出台之后的增长态势,小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继续提升,这是2016年乘用车市场结构的又一个趋势性特征。

具体来看,2016年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共销售1760.70万辆,比上年增长21.3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2.23%,比上年提高3.62个百分点,对乘用车增长的贡献度高达97.85%。

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在各细分市场的份额均呈上升趋势。

鉴于2016年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SUV和MPV的快速增长,而自主品牌又对SUV和MPV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因此自主品牌也是乘用车小型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图表5 2013~2016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各细分市场份额单位:%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

二、一系列管理政策出台或正式实施,注重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管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对汽车的管理,涉及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全方位,及研发、产销及服务的全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汽车产业的政府管理更加注重营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前置性行政审批管理也正经历重大变革。

2016年,针对汽车产业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涉及产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路径等的顶层设计类,旨在使全行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如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工信部委托,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行业专业力量,依据《中国制造2025》,研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