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县于2015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为期三年。
三年来,该县抢抓试点契机,大胆改革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
按照全省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长XX“对XX县农村土地入市改革试点跟踪调查、总结经验,在全省推广”的指示精神。
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就XX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试点的主要做法
在国土资源部和省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XX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严格按照中央有关要求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制定了13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制度,初步建立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形成了一整套程序严谨、制度规范、流转顺畅的土地征收和农地入市程序,在探索多种保障形式、住宅用地入市和统筹相关改革发挥集群效应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试点效果和社会效应。
一是严格入市程序,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为充分发扬村民民主权利,由农民自己决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否入市、怎样入市,我县制定了周密的入市交易程序:村集体先行酝酿,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民表决决定,逐级向上申请;乡镇审核地块权属,消除纠纷隐患;县里审查“符合规划、用途管制、依法取得”三个基本前提,做到底清数明。
入市项目获批后,村民就地价评估、入市方案、收益分配等再次执行“四议两公开”,由村民自主决策、决议入市。
通过试点,形成了六种比较成熟的保障失地农民收益的办法:第一是逐年支付租
金;第二是一次性支付土地收益;第三是作价入股,每年持股分红;第四是租金保底加分红,每年收取租金,定期分红;第五是资金补偿加就业安置;第六是留置物业,用入市土地交换得到入市项目的商业门市、物业管理,让长远生计有了保障。
二是制定土地入市制度,确保土地依法入市。
为确保入市交易程序合法、合规,初步制定了13项土地入市相关制度,强化过程和环节控制,从入市主体和入市地块的合法确认、入市方式及程序,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入市抵押贷款、纠纷解决办法等等,都明确了具体运行步骤,严格按照13项制度履行相应的程序,确保了土地入市交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是加强事后评估,注重试点经验总结。
每一宗土地完成入市后,领导组办公室都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入市成果,并就此提炼总结,完善制度,慎重提出修改建议。
通过对13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集中评估分析,就其中5项进行了修订完善(修订2项,完善3项,修改23条),“入市管理办法、入市不动产登记办法、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调整入市工作程序”等4项制度,修改完善后经县领导组同意,投入实践;“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已经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审核批准,投入运行。
目前,全县共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4宗、195.75亩。
按入市途径分,就地入市11宗,村庄整治入市3宗;按入市方式分,出让2宗、租赁4宗,作价入股8宗;按入市用途分,工业2宗,商业7宗,住宅兼容商业1宗,旅游4宗。
另外还有7宗640亩土地调整入市实施方案已批复。
二、试点取得的成效
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化,不仅有效破解了XX县经济发展的土地瓶颈,更为推动改革、促进和谐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死资产”变为“活资产”。
“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面激活了农村土地资产,大片闲置“僵死”的农村企业遗留厂房,通过试点入市被“激活”,成为农民增收的“活源头”。
另一方面,一些零散的农村矿业用地得到整合,集中调整、投放到一个区域,通过“零存整取”实现了最大价值。
二是“土地财政”变为“税收财政”。
土地财政一直以来就是县级财政的“金饭碗”,但土地财政终究不可持续。
农地入市的开展打破了土地财政的“旧饭碗”,同时又捧住了税收财政的“新饭碗”。
农地入市通过加速项目引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努力使企业尽快产生效益、形成税收,增强了县域发展后劲。
三是“进地难”变为“合作快”。
在土地收益上,政府有两个让利,一是让利于民,这是明利,政府收取的土地增值调节金是村集体收益的三分之一、群众收益的七分之一,并提供了多个农民就业岗位。
据测算,14宗入市土地,政府收取土地增值调节金530万元,村集体可获得收益1625万元,群众个人可获得收益3792万元;二是让利于企,这是暗利,企业通过作价入股、租赁等方式,减少了前期资金投入,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
同时,企业和村集体、村民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进地、拆迁等问题迎刃而解。
试点的14宗地,目前没有发生一起阻工事件。
四是“审批繁”变为“效能高”。
试点前,项目用地审批环节多,一个项目需要近半年时间。
试点以来,我县承接了省国土资源厅下放的扩权强县相关权力、市政府下放的城中村改造方案审批权和城乡规划审批权,省去了土地征收等环节,审批环节减少,同时,又明确了内部审批环节的时限,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高。
目前,一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