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考数学新题型2020

新高考数学新题型2020

2020年 4 月17 日高中数学作业学校: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10 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分层抽样B.某地气象局预报: 5 月 9日本地降水概率为90%,结果这天没下雨,这表明天气预报并不科学C.在回归分析模型中,残差平方和越小,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D.在回归直线方程y? 0.1x 10中,当解释变量x每增加 1 个单位时,预报变量y?增加 0.1 个单位【答案】 CD【解析】【分析】对 A, 根据分层抽样的意义辨析即可 .对 B, 根据概率的含义辨析即可 .对 C, 根据回归模型的性质辨析即可 .对 D, 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实际意义分析即可.【详解】对 A,分层抽样为根据样本特征按比例抽取 ,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 , 质检员每 10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不满足.故 A 错误.对 B, 降水概率为90%,但仍然有10%的概率不下雨 ,故 B 错误 .对 C, 在回归分析模型中 , 残差平方和越小 , 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正确 . 对 D, 回归直线方程y? 0.1x 10中x的系数为 0.1,故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 1个单位时 ,预报变量y?增加 0.1 个单位正确 .故选: 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统计中分层抽样、概率与回归直线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属于基础题 .222.关于函数f (x) cos2x sin2x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函数 f (x)以 为周期且在区间 , 单调递增2 4 2C .函数 f (x) 是偶函数且在区间 , 单调递减42D .将 f(x) 的图像向右平移 1个单位得到 g(x) | cos(2 x 1)| 1 【答案】 AB 【解析】 【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 然后根据余弦函数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逐一判断 即可 . 详解】f (x) cos 2x sin 2x 1 cos2x 1.kk k当 x (k Z)时, f ( ) cos2 1 cosk 1 2 ,所以函数 f(x)在 kx (k Z)处取得最大值,故本选项是正确的;2当 x , 时, 2x , ,所以 f(x) cos2x 1 cos2x 1,故函数是单 4 2 2调递增函数,因此本选项是正确的;C : f( x) cos[2( x)] 1 cos2x +1=f ( x) ,所以函数是偶函数,由上分析,函数在区间 4,2单调递减是不正确的,故本选项是错误的;D :将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 1个单位得到 g(x) |cos[2(x 1)]| 1 cos(2x2) 1,故本选项是错误 , 故选: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弦型函数的性质,考查了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A .函数 f (x) 以 为周期且在 xk2(k Z) 处取得最大值A : f(x ) cos2( x ) 1 cos2x 1f(x) ,所以函数 f (x) 的周期为B : f(x )cos 2( x ) 1 cos2x 2 2f (x) ,所以函数f(x) 的周期为 . 1考查4xa x当且仅当 x 2时, 等号成立; 当 x 1时, f (x) x 22ax 9 为二次函数 , 要想在 x 1处取最小 , 则对称轴要满足 x a 1,且 f (1) 4 a , 即 1 2a 9 a 4, 解得 a 2, 故选 :BCD 【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最值问题 , 处理时应对每段函数进行分类讨论 , 找到每段的最小值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C:y 22px (p 0) 的焦点为 F ,准线为 l.设 l与 x 轴的交点为 K ,P 为 C 上异于 O 的任意一点, P 在 l 上的射影为 E ,于点 M , 则( )答案】 ABD了余弦的诱导公式3.已知函数 f (x) 2x 22ax 9,x 14,若 f (x) 的最小值为 f (1),则实数 a 的值可 xa,x 1 x以是( ) A . 1 B .2C .3D .4解析】 分析】当 x 1时 ,利用均值定理可知 x min 4 a ,当 x 1时,若 f(1) 为最小值 ,需使得对称轴满足 x a 1,且由分段函数 , f(1)4 a ,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当 x 1, f (x)4 a , EPF 的外角 平分线交 x 轴于点 Q ,过 Q 作 QN PE 交 EP 的延长线于 N ,作 QM PF 交线段 PFA .| PE | |PF |B . |PF | |QF |C . |PN | |MF |D . | PN | | KF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进行推理判断.【详解】由抛物线的定义,PE PF , A 正确;∵ PN // QF ,PQ是FPN的平分线,∴ FQP NPQ FPQ ,∴ | PF | |QF |, B 正确;若|PN| |MF|,由PQ是外角平分线,QN PE,QM PF得QM QN,从而有PM PN ,于是有PM FM ,这样就有QP QF ,PFQ 为等边三角形,FPQ 60 ,也即有FPE 60 ,这只是在特殊位置才有可能,因此 C 错误;连接EF ,由A、B知PE QF ,又PE / /QF ,EPQF是平行四边形,∴ EF PQ,显然EK QN ,∴ KF PN ,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是解题基础.、解答题5.已知函数f (x) 3 cos(2 x - ) 2sin xcosx .I )求f (x)的最小正周期;II )求证:当x [ , ] 时,f x44答案】( 1)T 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Ⅰ)首先根据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化简,再根据辅助角函数的最小值 . 试题解析 : (Ⅰ)所以 f x 的最小正周期 T(Ⅱ)因为 x ,445所以 2x .636所以 sin 2xsin 13 62所以当 x 4, 4时, f x【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基础题,要求准确应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和辅助角公式进行变形,化为标准的y Asin ωx φ 的形式,借助正弦函数的性质去求函数的周期、最值等,但要注意 函数的定义域,求最值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 . 6.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 a 1 1, S n 1 a n 1 n 2 . ( 1)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2)设 b n log 2a n 1,求数列 a n b n 的前 n 项和 T n . 【答案】( 1) a n = 2n-1(2)T n n 1 2n1【解析】 【分析】(1)根据 S n 与 a n 的关系得出数列 a n 为等比数列,即可得出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解即可 . 【详解】解:(1)当 n 2时, S 1 a 2 1,即 a 2 a 1 1 2 ; 当 n 2 时, S n 1 a n 1①, S n a n 1 1②f x sin 2x 3,最后根据公式 T求周期;(Ⅱ)先求 2x 的范围再求fx3 cos2x 3sin2x sin2x 12sin2x 23cos2x sin 2x3a3 a 4a2即 L 2 ,又 2a 2 a 3a1∴数列 a n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2,首项为 1n 1 n1∴ a n 1 2 2 (2) 由( 1)可得 a n 1 2n, b n lo g 2n 22 n ,a nb n n 2n 1,∴ Tn 1 202 213 22L n2n11③2T n1 21232 223 23L n12n1n2n④③ ④得T n1222L 2n 1n 2n 1 12nn 2n1 n 2n1 ,1 2∴T nn1 2n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 S n 与 a n 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属于中档题7.如图,在正三棱柱 ABC A 1B 1C 1中, AB 2 , AA 1 2,由顶点 B 沿棱柱侧面经1)三棱柱的侧面展开科的对角线长; 2)该最短路线的长及 A 1M的值; AM3)平面 C 1MB 与平面 ABC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答案】( 1) 2 10 ;(2)最短路线的长为 2 5,此时 A 1M1;(3) 45 AMS nSn 1a n 1 a n ,即 a nan 1an 1 an ,∴a过棱 AA 1到顶点 C 1 的最短路线与棱 AA 1 的交点记为 M ,求:【分析】( 1)易知正三棱柱ABC A1 B1C1的侧面展开图是长为 6,宽为 2的矩形 ,进而求解即可;( 2)画出展开图 , 点B 运动到点D 的位置 ,由展开图可知DC1 为最短路径 ,进而求解即可;(3)连接DB,则DB是平面C1MB 与平面ABC的交线 ,由VDCB的性质可得CB DB ,再由平面CBB1C1 平面ABC,平面CBB1C1 平面ABC BC ,可进一步得到C1B DB ,则C1BC 是平面C1MB 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 进而求解即可【详解】( 1)正三棱柱ABC A1B1C1的侧面展开图是长为 6, 宽为 2的矩形 , 其对角线长为622240 2 10(2)如图 ,将侧面AA1B1B绕棱AA1旋转120 使其与侧面AA1C1C在同一平面上 ,点B 运动到点D的位置 ,连接DC1交AA1于M ,则DC1是由顶点B沿棱柱侧面经过棱AA1 到顶点C1 的最短路线 ,DC1DC2CC12422220 2 5 ,DMA A1MC1, MAD MA1C1 , DA A1C1, ∴VDMA VC1MA1 , ∴ AM A1M ,故A1M 1,1 1 1AM即最短路线的长为 2 5, 此时A1M1AM3)如图 ,连接DB,则DB是平面C1MB 与平面ABC的交线,在VDCB 中 , DBC CBA ABD 60 30 90 ,∴ CB DB .又∵平面CBB1C1 平面ABC ,平面CBB1C1 平面ABC BC, DB 平面ABC,∴ DB 平面CBB1C1 , ∴ C1B DB,∴ C1BC是平面C1MB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侧面CBB1C1 是正方形 , ∴ C1BC 45 ,故平面C1MB 与平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为45 .【点睛】本题考查由棱柱展开图求距离最小值 ,考查直接法求二面角 ,考查空间想象能力8.某学校共有教职工 900 人,分成三个批次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在三个批次中男、女教职工人数如下表所示 . 已知在全体教职工中随机抽取 1 名 ,抽到第二批次中女教职工的概率是 0.16 .( 1)求的值;( 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体教职工中抽取54 名做培训效果的调查 , 问应在第三批次中抽取教职工多少名?( 3)已知,求第三批次中女教职工比男教职工多的概率 .4【答案】( 1)144(2)12(3)9【解析】第一问中利用等概率抽样求解样本容量.可知由,解得54 名做培训效果的调查第二问中,由于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体教职工中抽取因此先求第三批的人数,然后按比例抽样得到第三批中抽取的人数 第三问中,结合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得到. 解: (1)由,解得. ⋯⋯⋯⋯⋯3分(2) 第三批次的人数为 , 设应在第三批次中抽取 m 名,则 ,解得 m 12. ∴ 应在第三批次中抽取 12 名 .⋯⋯⋯⋯⋯ 6 分( 3)设第三批次中女教职工比男教职工多的事件为 A ,第三批次女教职工和男教职工数记为数对 (y,z) ,由( 2)知 y z 200,( y,z N,y 96,z 96) ,则基本事件总数有:,共 9 个,而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101,99), (102,98),(103,97),(104,96) 共 4 个,4∴ P(A) . ⋯⋯⋯⋯⋯⋯⋯⋯⋯⋯⋯⋯⋯⋯ 分129229.已知椭圆 E: x2 y2 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 1,F 2,M 是椭圆短轴的一ab个顶点,且 MF 1F 2 是面积为 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 ( 1)求椭圆 E 的标准方程;2)已知直线 l :x my t 0与椭圆 E 交于不同的 A ,B 两点,若椭圆 E 上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 OAPB 恰好为平行四边形, 求直线 l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小 值.解析】 分析】2xy 21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 c 1,a2 ,然后写出椭圆 E 的标准方程; 答案】 1) 2x 22y 21(2)2)由题意可设A x 1,y 1 ,B x 2,y 2 ,联立y 1,根据韦达定理和四边形2x my t1OAPB恰好为平行四边形可得点 P 的坐标,将其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4t 2m22,再利用面积公式和基本不等式可得最小值 详解】 1)由已知得 F 1( c,0), F 2(c,0) ,设 M(0,b). Q MF 1F2 是面积为 1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b c 1,a 22∴椭圆 E 的方程为 x 2 y 22)由题意可设 Ax 1,y1 , B x 2,y2 .2 x2 y 联立 2x my 1整理得 t2mty t2 0,则 t 20.根据韦达定理得 y 1 y2 2mtm 2 2t 22y 1y 2 m 2 2 因为四边形 OAPB恰好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uu ur OP uuu r OAuuurOB . 所以y P y12mty 2 m 2 2 ,x P x 1 x2my 1 t my 2 t m4ty 1 y 2 2tm 2 2 因为点 P 在椭圆 C 上, 16t2所以 4m 2t 2整理得 在直线 224 m 2 2 t 2m 2 2 l : x my 2 m 221 ,即 4t2 m 2中, 由于直线 令 x 0,得 ym t,令 y 所以三角形面积为 1S 12|t |当且仅当 m 2 2, t 21时,2 21, m 22 l 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则 0,得 xt .0, 0.1 m 228 |m|取等号,此时所以直线 l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为1218 |m| |m 2|24 0.22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问题, 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 式,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10.已知函数 f x 4 log a 1 x , a 0,a 1 的反函数 f 1x 的图象经过点2P 5, 1 ,函数 g(x) b x , b R 为奇函数 .2x 1( 1) 求函数 f x 的解析式; ( 2) 求函数 F x g x 2x2的零点;11( 3) 设 g x 的反函数为 g x ,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k g x f x 在区间1,0 上恒成立,求正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f x 4 log 2 1 x ;(2) x log 4 3;(3) 0,4 解析】 分析】详解】2(1) 由题意, f x 过点 ( 1,5) ,即 f 1 4 log a 25, 解得 所以 f4 log 2 1 x .(2)Q 为 R 上的奇函数 (1)根据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可知, 函数 f x 过点 1,5,代入求解 a 值,即可 . (2) 由题意可知 g 0 0 ,解得 b 1,从而确定 F x22x 12x1,令 F x 0,即2x 1 2x2,即 4x3 ,解方程,即可 .(3)由题意可知, 1x log 21 x,x 1,1 ,则不等式 k 1x变形为k 4 log 2 2,令 t 1 x,t 0,1 ,则 k 4 1xlog 24 ,令y 4 log 2t 44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可知 y tlog 244 t4 ,从而求解正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g22x 1b 02 b 1 0 ,解得b 1,即g x201gx 2x21F x 0 ,即xx2x1 2x1x22x12x1x 2 x2x1 4x4x3 ,解得x log43.(3) 由(2)可知g x1x log2 11 x22xx,x1x1,1即k 1xgxlog2log 2 11x x1x 21 x 2log21log2 1x令t x,t0,1log2t4t 4t4 log2 t4t令y log2 ,t 0,1Q y log2 在t0,1单调递减∴y log2 log21 414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在区间1,0 上恒成立 ,则k又Q k 为正实数∴ k (0,4] . 点睛】本题考查求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零点,以及恒成立问题求参数取值范围,属于较难的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