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做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思考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所张连海《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来抓。
新世纪新阶段,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任务,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创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既是党建理论建设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中不断探求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初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开始仅仅20多年,民办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学校办学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趋势,在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的指导下,近几年来朝阳区民办学校得到快速发展。
截止到2005年3月统计:朝阳区民办学校共340所。
其中:企业单位办学98所,事业单位办学122所,社会团体办学19所,民主党派办学5所、公民个人办学96所。
朝阳区民办学校中专职和兼职在校教职工8671人,中共党员2844人占%。
按照中组部和教育部《关于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意见》和市教工委的文件精神以及朝阳区教工委的要求,具备组建支部条件的学校有57个,已组建支部的学校57个,其中由企、事、团办单位建立的支部35个,教委组建的支部22个,基本实现了教工委提出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目标。
朝阳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所党总支成立于2003年11月,现所属党支部22个,党员212名。
党的十六大以来,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思考和研究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当前民办学校中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传统的党建工作理念不易被接受,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党组织的建设滞后于民办学校的发展,使其在整个基层组织建设中处于薄弱状态;民办学校中党员数量少,地域分布广,流动性强,开展党建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党的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党员作用的发挥不理想,对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只有依靠开拓进取与创新实践,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1.民办学校中党建工作的理念不易被接受在民办学校发展初期党组织的建设没有同步跟上,当民办学校已经发展到较大规模我们开始着手党建工作时,传统的党的工作理念与一些学校举办者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距离,有的民办学校举办者对党建工作认识不清,心态复杂,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学校发展;不少党员也从趋利动机出发,总认为自己是学校的“打工仔”,谈不上带头作用,挣钱拿工资就行了,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有的甚至不愿在学校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
由于民办学校的规模大小不一,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没有或只有数量很少的党员,党建工作难度较大,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发挥作用不明显,这也是部分民办学校对党建工作缺乏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2.党的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党员作用的发挥不理想在民办学校中,很多学校举办者不是党员,而学校中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受聘于学校的教职工,主要从事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党组织活动的时间、经费、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学校举办者和党员对党组织在学校中的工作任务把握不准,党组织开展活动常有无所适从之感;一些民办学校中党员比例偏低,并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地点,党组织的活动难以召集和组织,导致相当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少、内容枯燥、效果差。
此外,民办学校党组织缺乏有效的党员管理办法,加之党员流动性大,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密切等都是对民办学校党员的管理难度较大的原因。
3.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方式不清要有效开展民办党建工作,就要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做深入的思考。
例如,学校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该怎样体现?学校党组织的工作着力点主要在学校的决策层、管理层还是在教职工群众中间?学校党组织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由学校的自身需要决定还是由上级党组织决定?学校党组织功能是否包括监督保证功能、利益协调功能、团结教育功能、推动教育教学功能?等等。
这些问题基本可以概括为党组织在民办学校中职能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方式途径,这也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原则、思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中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新的方式和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核心,从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推进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其理念和方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因此只有依靠开拓进取与创新实践,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党的建设和工作跟不上新的形势,适应不了新的变化,就不可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果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那实际上就是放弃党的领导;如果简单地重复过去的传统方法和方式,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这就要求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必须着力于党建工作理念与思路的创新、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党员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健康、有序、规范的环境,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思想组织保证。
1.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原则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见》中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出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在民办学校中开展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1)要遵循党章规定。
通过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形式创新加强党组织建设,完成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要把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与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关心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为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引导、监督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
(3)要按照民办学校特点开展党的活动,通过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在民办学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教职工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四项任务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民办学校开展党建工作应该遵循的总体思路是:(1)民办学校办到那里党的组织就建到那里。
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条件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消除党组织设置的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2)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党建工作。
把服务和推动民办教育发展作为民办教育党建工作的中心,建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使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不断贴近党的中心工作,贴近教育改革实践。
(3)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民办学校的党组织要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发挥领导者和凝聚者的作用,引导学校依法办学,健康发展。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的工作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团结和凝聚教职工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5)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要积极争取学校举办者的支持和帮助。
民办学校运行机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决定了我们开展党建工作一定要得到董事会的认同和支持,才能使党建工作收到实效。
三、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实践1.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理念创新确立“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党组织建设理念。
民办学校中党员流动性大,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建设滞后于民办学校的发展,做好民办教育党建工作一方面要在加强党建工作宣传教育的同时,成熟一个建立一个,还要使民办学校中已经建立了支部的学校发挥示范作用。
通过典型引路不仅能够整体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使已经建立起来的支部得以巩固和提高。
确立“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工作理念。
党章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民办学校的党组织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任务开展党建工作,要正确处理民办学校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与尊重市场规律、教育规律的关系营造学校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在服务上,通过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促进和引导学校发展。
树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践者的理念。
民办学校举办者对学校党建工作自觉、主动的支持是搞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条件。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也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践者与直接受益者,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建设、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不仅是学校党组织的工作也是学校举办者的必然选择。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首先要把学校的举办者凝聚到党组织身边来。
2.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创新做好民办教育党建工作,必须以夯实学校党组织建设为重点。
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应以“消除党组织设置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为主要目标。
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必须从民办学校多样性、复杂性的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突出难点、夯实基层。
要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后的效果。
在要求、进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防止急于求成、有名无实。
首先我们把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按照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四个层面分类推进,其次把单独组建支部有困难的学校联合起来组建联合党支部,同时将暂时无法进行组织关系转接的党员进行登记,组织起来参加所在学校党组织的活动。
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要与学校的审批工作同步进行,避免产生随着民办学校大量涌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产生空白点的现象。
每一个民办学校得到行政许可后就建立与党总支的联系,条件具备时就履行组织程序建立党组织。
做好民办教育党建工作,在抓好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着力于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创新。
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创新是以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