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价值的主体性、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n.pptx

第十章价值的主体性、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n.pptx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
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或正确的认识,它同谬误有本质的 区别。因此,在真理的发展过程中,当新的真理代替了旧的真理时, 不能因为真理的发展就把旧的真理看作是谬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 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 二是指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对客观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是人类认 识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 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和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也说明了人类能够趋近 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 真理的内容是具体的,是一定条件下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对象的正确 认识,真理的发展意味着这些条件、主体和客体的改变,从而真理的 具体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二是指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 确性。在真理发展过程中,原有的真理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 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显露出来,从而表明这些真理内容的正确性是 不完全的、近似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三、实践: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础
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 为实践活动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活动,又是一个合目的性 的活动。合规律性要求认识的真理性,合目的性要求认识 的价值性。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实践 活动的成功
思考练习题
一、解释概念 1、客观真理 2、绝对真理 3、相对真理 4、真理 二、区别范畴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2.认识的真理性和认识的价值性 三、简答问题 1、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3、简述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关系 四、论述分析题
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并依此说明我们应当如 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1、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观点,还必须正确理解真理和谬
误的辨证关系。和真理相对立,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的发展过程存在着真理和 谬误的矛盾斗争。 2、真理和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的辨证统一关系是: (1)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 误转化的原因在于,真理是具体理认识的前导,批判 谬误可以发现真理。 (3)在真理的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修正 错误,利用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 展真理。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
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符合,只有能够 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因为实践是把主观变为客观的 活动,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 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 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2、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观点要求,把实践标准看 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惟 一性、至上性和绝对性,即惟有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 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局限性、历史性和相对性,即实践对 真理的检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3、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 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 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它不能说明 道理的真实性。
第十章 真理和价值
▪ 教学时数:9学时 ▪ 教学要求:主要讲述真理和价值的含义及其相互
关系。 ▪ 教学重点与难点:价值的主体性、相对性,真理
和价值的关系。
▪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真理 第二节 价值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思考练习题
第一节 真理
一、 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1、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
第二节 价值
一、价值的客观基础 二、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三、价值的相对性 四、价值与评价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二、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 1、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但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理
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判断客观世界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行价 值性的评价。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失败;没有价 值性的评价,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目标。 2、认识的价值性就是指认识过程中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不是真理性 认识,而是价值性认识,或者是认识的价值性。它是认识主体根据自 己的愿望、需要、利益等主体性标准,对认识对象做出是否有意义的 判断。 主体按照自己的判断确定行动目标。 3、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价值是客观满足主体需要而得到的肯 定性评价。显然,这是两个不同标准、不同作用、不同指向的认识活 动,但它们又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于人类认识活动过程之中。人类对 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活动,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又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价值性评价 为归宿。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 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 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 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 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 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 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2、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 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 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