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科手术指南
慢性硬膜下血肿
• 临床出现高颅压症状和体征,伴有或不伴 有意识改变和大脑半球受压体征; • CT或MRI扫描显示单侧或双侧硬膜下血肿 厚度>10 mm、单侧血肿导致中线移位>10 mm; • 无临床症状和体征、CT或MRI扫描显示单 侧或双侧硬膜下血肿厚度<10 mm、中线移 位<10 mm病人可采取动态临床观察。
急性后颅窝血肿
• 后颅窝血肿>10 ml、cT扫描有占位效应(第 四脑室的变形、移位或闭塞,基底池受压 或消失,梗阻性脑积水),应立即行外科手 术治疗; • 后颅窝血肿<10 ml、无神经功能异常、CT 扫描显示不伴有占位征象或有轻微占位征 象的病人,可以进行严密的观察治疗,同 时进行定期复查CT。
急性硬膜下血肿
• 急性硬膜下血肿>30 ml、颞部 >20 ml、血肿厚度>10 mm,或 中线移位>5 mm的病人,需立 刻采用手术清除血肿; • 急性硬膜下血肿<30 ml、颞部 <20 ml 、血肿最大厚度<10 mm,中线移位<5 mm、GCS 评分<9分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 可以先行非手术治疗。 • 如果出现伤后进行性意识障碍, GCS评分下降>2分,应该立刻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谢谢!
参考文献
①
②
中国颅脑创伤外科手术指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25卷2期 100-101。 杨树源、只达石,神经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110。
颅脑外科手术指南
• • • • •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脑出血 颅骨凹陷骨折
硬膜外血肿
• 硬膜外血肿>30 m1,颞部>20 ml,需立刻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 硬膜外血肿<30 ml,颞部<20 ml,最大厚度<15 mm,中线移 位<5 mm,GCS评分>8分,没 有脑局灶损害症状和体征的病 人可保守治疗。 • 但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 CT动态观察血肿变化。 • 一旦出现临床意识改变、高颅 压症状、甚至瞳孔变化或CT血 肿增大,都应该立刻行开颅血 肿清除手术。
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 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药物无法 控制高颅压,CT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应该立刻行 外科手术治疗; • 额颞顶叶挫裂伤体积>20 ml,中线移位>5 mm, 伴基底池受压,应该立刻行外科手术治疗; • 急性脑实质损伤病人,通过脱水等药物治疗后颅 内压≥25 mmHg,脑灌注压≤65 mmHg,应该行 外科手术治疗; • 急性脑实质损伤(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病人无意 识改变和神经损害表现,药物能有效控制高颅压, CT未显示明显占位效应,可在严密观察意识和瞳 孔等病情变化下,继续药物保守治疗。
凹陷性颅骨骨折
• 闭合性凹陷性骨折>1.0 cm; • 闭合性凹陷性骨折位于脑功能区、压迫导 致神经功能障碍; • 开放性凹陷性骨折; • 闭合性凹陷性颅骨骨折压迫静脉窦导致血 液回流、出现高颅压病人; • 凹陷性颅骨骨折位于静脉窦未影响血液回 流、无高颅压病人不宜手术。
脑出血
• 意识状态:Ⅰ级一般无需手术;Ⅴ级手术很难奏 效;Ⅲ级最适合手术,Ⅱ、Ⅳ级根据病情也可选 择手术。 • 出血量:壳核>30 m术应慎重考虑。 • 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陷入昏迷,手术多 预后不佳。 • 全身情况差,术后效果很差,一般不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