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分析
1.公司业绩。
公司当年分不分股利、分多少股利,取决于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业绩越高,可供分配的利润越多,业绩越差,可供分配的利润就越少。
股利分配随着公司业绩的上升而增加。
2.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当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时,通常会减少现金股利发放,以维持企业信誉,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3.投资机会。
当公司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时,会将利润留存于企业,用于再投资,进而实现投资收益,当公司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时,通常会选择将股利分配给股东,减少留存收益。
4.大股东掏空。
大股东掏空是指大股东侵占公司资源。
大股东掏空后,公司业绩下降,公司资金被抽走,导致公司资产被抽走,使得公司运营困难,无法对股东进行股利分配。
5.管理层权利。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当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经理层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出于自身对公司资源控制权利的考虑,会留存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而少分配股利。
(二)实证研究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6~2012年的在上海证劵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税上市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按照以下条件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带有ST、PT以及净资产为负的上市公司;(2)剔除同时发行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3)剔除所有数据缺失值的上市公司,最终获得个样本数据,本文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巨潮资讯网以及CSMAR数据库,并运用Excel和Eviews3.1、stata10.0软件对所选择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变量选取
(1)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计量(Dividend)
由于股利支付率是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之比,利用每股收益与股利支付率之积来表示公司的当年分配的每股股利
(2)解释变量
①公司业绩(Roe):公司业绩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来衡量,根据已有文献,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业绩,具体计算为
②偿债能力(Level)。
偿债能力指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表明公司的财务风险,运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公司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等于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③投资机会(Invest)。
用当年新增投资来表示,具体计算公式为:当年新增投资=当年固定资产净额-去年固定资产净额
④大股东掏空(Occupy)。
根据已有文献,本文选择其他应收款来衡量大股东掏空的大小
⑤管理层权利。
管理层权利通常用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是否两职分离、股权集中度来衡量。
其中,管理层持股为虚拟变量(dummy),若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则计为1,否则为0;股权集中度则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PFIRS)来衡量。
(3)控制变量
为了增强结论的说服力,本文选取了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①企业规模(SIZE)。
资产规模通常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或者主营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来衡量,本文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企业规模
②自由现金流量(FCF):根据詹森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进行分配现金股利的基础,企业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应当将自由现金流分配给股东,从而当自由现金流增加时,现金股利越多。
3.模型设定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设定以下回归模型:
123456789Dividend +ROE+LEVEL+INVEST+OCCUPY+dummy+PFIRS+FCF+SIZE βββββββββμ
=+4.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2)相关性分析
(3)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