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按主导区位因素划分的工业类型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即主导因素。根据 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类型,如下表所示:
工业类型
原料导向 型
市场导向 型
主导区 位因素
原料
市场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
糖厂、水产品加工 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判断 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 ①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 因素则是原料。 ②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 料导向型。 ③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 型。 ④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 的形成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 机械厂、仓库
或近郊区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考虑污染类型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的,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因国防、改革开放、解决就业问题而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区; 政策、个人偏好
海外华侨到家乡投资
工业惯性
工厂区位不合理,但仍然保留,原因是搬迁费用高、政策影响、 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因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的地区差异,对同类产品的具体要求不同 文化传统、消费
(3)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
市场 劳动力
科技 交通运输
信息
前景是否广阔 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
科技是否发达或科技水平高低 是否方便、快捷 信息、网络通达性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例1](2016·海南卷)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
2017·全国卷Ⅰ,4~5; 2016·全国卷Ⅰ,36; 2016·全 国 卷 Ⅱ,3 ~ 5 ; 2016·上海卷,21~22;
1.工 业 区位 因 素。 2.工 业 地域 的 形成条件与发 展特点。 3.工 业 生产 活 动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1.结合区域图、柱状图、坐标 图,结合产业转移等热点问题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以区域图为切入点考查主要 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出现的问 题及解决措施。 3.以图表资料考查工业联系, 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地域的形 成、发展和变化,环境问题等
a
b
如图a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图b中甲工业投入 比重最大的是工资,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
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 ①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 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②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市场导向型 工业。 ③石油开采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而石油加工业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④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而电子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⑤普通服装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而高级时装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高耗能工业
等重工业
(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成本
普通服装、电子
需要投入大量劳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
装配、包带、制
动力的工业
劳动力的地方
鞋等工业
知识技术
集成电路、飞
技术要求高的工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
机、精密仪表等
业
技发达地区
工业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区位选择要求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 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典例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自来水厂、啤酒厂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考虑工业排放的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工业区位选择 (1)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地形是否平坦、广阔,是否适 合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
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 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布局
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 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
市场 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高考总复习 ·地理
厂、水果罐头厂等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
啤酒厂、家具厂等 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区位选择原则 接近原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类型
动力导向 型
劳动力导 向型
技术导向 型
主导区位因 素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能源
冶金(如炼铝厂) 接 近 能 源 供 应 地
应为全国市场;相比欧洲,长春在高档车型生产中并不占优势,所以市场定位为欧
洲市场不合理。第(2)题,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
大,保留附加值较大的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
不大。第(3)题,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
技优势;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佛山基地经济
2016·浙江卷,37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7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栏目导航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资源、__水__源____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市__场____、政策、___交__通___、劳动力等。 2.主导因素及工业特点 (1)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2)市场导向型工业:___产__品___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 (3)___动__力___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__劳__动__力____。 (5)__技__术___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情回顾
考纲展示
命题趋向
工业区位因 素及工业生 产活动对地 理环境的影 响
工业地域的 形成条件与 发展特点
2017·全 国 卷 Ⅱ , 36 ; 2016·全国卷Ⅲ,1~3; 2016·海 南 卷 , 1 ~ 3 ; 2016·北京卷,36; 2016·江苏卷,28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科技和交通的发展 ①工业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__科__学__技__术____因素。 ②降低了对___原__料___、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③加强了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①__高__新__技__术__产__业__和食品加工业在区位选择时主导因素为优质环境。 ②污染严重的工业进行区位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3)其他因素 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___理__念___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
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
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C )
A.吉林省市场
B.东北市场
C.全国市场
D.欧洲市场
(2)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C )
;不同的客户类型因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等不同,对 习惯、客户类型
同类产品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返回导航
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风、水、宝、地” (1)“风”: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水”: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布局在河 流的上游;运输量大的工业可利用水运条件。 (3)“宝”:原料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 附近;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电站附近;技术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 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地区。 (4)“地”: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