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维修方法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维修方法

目录
一、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1、磨损故障模式
2、磨损原因分析
二、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
1、前桥轮胎磨损维修
2、双前桥轮胎磨损维修
3、中后桥轮胎磨损维修
三、车轮使用保养规范
轮胎的作用是承受汽车的负荷,保证车轮与地面的抓着力,并将汽车的动力传递给路面,减轻和吸收汽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保证行驶的安全与舒适。

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路况、使用条件以及保养不当等原因,常会造成轮胎的异常磨损(吃胎),给用户带来安全行车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当轮胎出现异常磨损迹象时,需认真查明故障原因并排除。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一、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1、轮胎异常磨损故障模式
维修中较为常见的磨损故障模式有:偏磨(内侧或外侧磨损)、胎冠两肩磨损、胎冠中央磨损、胎冠局部磨损、胎冠锯齿状磨损或波浪状磨损等。

根据不同的磨损模式,初步判断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和需要采取的简要措施。

1.1轮胎内侧磨损
轮胎内侧磨损是偏磨的一种形式。

主要原因多为车轮定位参数不准确、频繁的急转弯、轮胎长时间不换位等。

1.2轮胎外侧磨损
1.3内外侧磨损
1.4胎冠中央磨损
1.5胎冠凹陷或局部
光秃
1.6胎冠锯齿状(侧齿)磨损(胎面呈斜坡形)
前桥变形或定位不良,使轮胎行驶中左右摇摆,使用两胎肩受到过大“吃角磨损”,花纹被磨成锯齿状。

1.7胎冠呈波浪形或碟形磨损
半轴套管变形后,使半轴与轮毂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转动,产生不平衡性转动,或是后桥壳变形负荷集中到内档轮胎内侧胎肩上,同时轮胎呈失重转动,造成胎面成凹凸状磨损。

1.8轮胎间隔均匀吃胎,可能间隔数个花纹
1.9中后桥轮胎磨损
一轴(桥)的单边轮胎异常磨损,且装于同一轮毂的双胎磨损存在差异性,一般伴随着车辆自动跑偏。

由于公差的累积,造成车架两侧的轴距不等。

2、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通过轮胎异常磨损的故障模式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哪种形式的磨损,都是由于车轮的定位参数发生了变化。

能引起定位参数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连接车轮的零部件变形或损坏和紧固件以及气压失调。

下面从连接部件角度进一步分析轮胎异常磨损原因。

2.1 前束变化
2.2外倾角变化
2.3轮辋变形
2.4轴(桥)变形
2.5横拉杆变形
2.6轮毂轴承损坏
2.7制动鼓失圆
2.8中、后轴左右轴距不同
2.9双转向桥不同步
2.10轮胎胎压不合适
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
二、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
从前一部分的轮胎磨损现象到原因分析,以及对故障件的分析,依据由简到繁的原则,可以总结出维修轮胎异常磨损的基本维修流程(见下图)。

说明:
a.该流程图是处理疑难问题的操作步骤,可以根据情况和条件简化;
b.前束也可以最先测,但必须最后调整前束。

接上页
接上页
、前桥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
1.1基本检查(依据维修流程图)
a.汽车空载,牵引车摘挂;
b.汽车停在平坦坚实地面上,车辆直行10米以上停车;
c.检查轮胎气压,气压不符的给予调整;
d.检查轮胎花纹和直径是否一致,并纪录;
e.检查各杆系的连接球节间隙,松旷的给予修理;
f.检查横拉杆是否变形,变形的给予更换;
g.检查轮毂轴承是否松旷,松旷的给予调整;
h.检查主销是否松旷,松旷的给予调整;
i.检查减震器,如失效给予更换;
j.将前轴支起,拆卸轮胎,检查平面度,平面度超差通过车端面解决,作动、
若跳动量或摆动量大于2mm,在排除连接螺母、板簧骑马螺栓等部件连接紧固没用松动的前提下,轮胎或者钢圈存在质量问题,更换调整即可。

k.检查紧固各连接螺栓;
l.检查钢板弹簧及其连接部件,损坏变形的给予修理和更换;
1.2检查主销后倾角,通过加楔铁给予调整
1.3检查车轮外倾
a.检查主销是否松旷,如松旷,更换主销及衬套;
b.检查转向节(羊角)是否弯曲,如果弯曲更换;
c.检查前轴安装主销孔是否变形,如变形更换前轴;
d.检查前轴变形,如变形更换前轴。

1.4检查调整前束
1.6前轴弯曲的判定
a.准备平台、重锤、细绳、角尺、角度量规、主销;
b.将前轴平放在平台上支正。

c.将细绳穿入前轴主销圆孔,并在细绳两端垂钓重锤。

d.按图示测定前轴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弯曲,前后方向以板簧座面中心孔到细绳的距离为测定值限度为7mm,上下方向以两边板簧座面距细绳的距离差为测定值限度为7mm。

e.将主销安装于前轴并颠倒放在块规上,用角度量规测定主销内倾角值,限度为偏差不超过30’。

f.测定前轴弯曲如下图示。

2、欧曼457双前桥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
欧曼10X4、8X4车型个别车辆前一、二桥有吃胎现象。

双前桥吃胎是因为两前桥转向时不同步造成的,而两前桥转向时不同步是因为转向直拉杆长度调整不当。

10X4、8X4车共有4根转向直拉杆,图号及尺寸(两球销中心直线距离mm)如下:
a.1122930000002 第一桥拉杆总成891±5(实际尺寸891±1)b.1122930000003 中间拉杆总成Ⅰ678±1
c.1122930000004 中间拉杆总成Ⅱ1033±5
d.1122930000005 第二桥拉杆总成827±5
只有b直拉杆(1122930000003)长度允许调整,其余3根直拉杆长度不可调。

欧曼8X4车转向直拉杆调整方法(该方法仅适用于前束在设计范围内)。

2.1分别在第一桥左右轮胎胎面上选取一点,作上标记。

要求该两点在轮胎上位置应相同,(点的位置如图4所示),用钢板尺测量该两点到纵梁的距离,转动方向盘,使这两个距离相等,设该值为d1。

2.2开动车,车辆直行,使第一桥左胎标记点转动180°,用钢板尺测量该点到纵梁距离d2(如图一)。

取差值D1= d2-d1(应为正值)。

2.3用千斤顶顶起第二桥。

在第二桥左轮胎胎面上选取一点,作上标记(位置要求同步骤2.1),用钢板尺测量该点到纵梁的距离d3;用手转动左轮,使左胎标记点转动180°,用钢板尺测量该点到纵梁距离d4。

取差值D2 =d4-d3(应为正值)。

2.4比较D2与D1。

D2应与D1相等,若不相等,调整直拉杆1122930000003长度,使其相等。

方法是:松开直拉杆两端开口处拉杆夹子,旋转直拉杆体,即可改变其长度。

3、中后桥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
3.1汽车空载,牵引车摘挂;
3.2汽车停在平坦坚实地面上,车辆直行10米以上停车;
3.3检查轮胎气压,气压不符的给予调整;
3.4检查轮胎花纹和直径是否一致,并纪录;
3.5检查板簧座、U型螺栓、导向板等是否有松动、磨损间隙过大等问题;
3.6检查钢板弹簧及其连接部件,损坏变形的给予修理和更换;
3.7检查紧固各连接螺栓;
3.8检查轮毂轴承是否松旷,松旷的给予调整;
3.9检查车桥轮距、左右对称度;
测量结果:
如果A≠B,表明左右两侧两个中轮到后板簧中心距离不等,需要调整。

如果C≠D,表明左右两侧两个后轮到后半黄中心距离不等,需要调整。

以C>D为例说明调整方法:选择到后板簧中心距离短的一侧,即车辆右侧(D),松开下推力杆与后桥上推力杆支座的连接,根据实际情况,加装1-2个2mm厚的垫圈,使右侧的轮胎向后发生位移,D增大,可使C≈D,最后打紧下推力杆和推力杆支座的连接螺栓。

3.10检查车架左右高度是否一致;
3.11检查板簧弧高是否合格,左右差值是否异常;
3.12将中后桥(平衡轴)支起,拆卸轮胎,检查平面度,平面度超差通过车端面解决,作动、静平衡后安装;
3.13检查桥壳是否变形,如果变形,进行更换;
3.14检查完毕后,更换或者调整相关零部件,进行再次检测,确保处理措施得当,跑车进行试验。

将轮胎表面均匀喷涂自喷漆或刷汽车面漆,漆干后,选择平整干燥路面进行路试,行驶距离在2公里以上,停车观察喷漆,若喷漆磨损均匀,特别是空载状态下轮胎外侧边缘基本不掉漆,表明轮胎已经不再吃胎。

车轮使用保养规范
三、车轮使用保养规范
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对轮胎异常磨损进行分析,发现60%以上的异常磨损是可以避免的。

这就需要对车轮进行仔细使用和细心维护,确保行车安全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为保证车轮的良好使用状态,请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1、使用注意事项
l车轮必须按使用说明书配用标准规格轮胎,不合适的配件和不正确的安装都可能引起车轮工作不正常,导致严重事故。

l车轮使用中应按说明书的规定使用标准的充气压力。

行车前要首先检查车轮气压,长时间运行或作业时,应定时检查车轮气压,长时间停车时,前后轴必须架起,并适当降低气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