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美联储与利率)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美联储与利率)

第32章美联储与利率
32.1 复习笔记
1.联邦基金市场
(1)在交易柜台旁的一天
美联储是在其决策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上建立目标利率的。

美联储能够通过控制联邦基金市场上银行准备金的供给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即通过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做到这一点。

更具体地说,这些公开市场操作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交易柜台执行。

交易柜台工作人员典型的工作日,包括收集关于准备金市场状况的信息,评价这些信息以判断把基金利率保持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设定的目标值所需要的准备金水平,从事公开市场操作以影响准备金的供给。

交易柜台的活动旨在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的水平。

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一次例会上,委员会成员必须决定联邦基金利率应当保持不变、提高还是降低。

但利率本身是由联邦基金市场的供求相互作用决定的。

因此,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偏离美联储的目标——但是通过其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联邦基金市场每天的供给。

(2)准备金的需求
银行之所以持有准备金,源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银行必须满足美联储强制实行的法定准备金。

第二,即使法定准备金为零,银行需要持有一些准备金以满足日常交易需要。

如果银行没有足够的准备金以应付需要时,银行有两种选择:第一,向美联储借入准备
金。

如果美联储同意借给银行准备金,借款的利率被称为贴现率。

贴现率不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而是美联储规定的。

第二,向其他银行借入准备金。

由于美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余额不向银行支付利息,而库存现金也不能给银行带来任何利息,持有多于需要的准备金的银行希望在联邦基金市场上将其贷出。

(3)准备金的供给
准备金的供给有两个来源:第一,一些银行会从美联储借入准备金,这些准备金被称为借入准备金。

第二,非借入准备金,是准备金总额与借入的准备金之差。

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受美联储的直接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美联储对基金利率的影响以调整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而实现的。

(4)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用于影响经济的最重要的工具。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可以控制准备金的总供给。

例如,假定银行增加了从美联储的借入,使借入准备金水平上升。

美联储如果要保持准备金总额不变,可以出售政府债券以减少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

在图32-1中,美联储设定的准备金总量存量用垂直线
TR表示。

公开市场出售会降低准备金总额,使
得准备金总额的供给移动到
TR。

1
图32-1 准备金供给与联邦基金市场的均衡
(5)联邦基金市场的均衡
如图32-1所示,刚开始时,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为0i 。

假定现在美联储决定提高
其基金利率目标为1i ,美联储必须把准备金供给降低到1TR 。

通过从事公开市场销售,美联
储可以把准备金总量的供给从0TR 下降到1TR 。

新的均衡基金利率为1i ,即美联储想要的目
标值。

2.货币政策操作程序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具体方式常常被称为货币当局的操作程序。

就美联储而言,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用来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利率。

根据其政策目标和对经济的估价,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为基金利率设定目标。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交易柜台会实施要求的实际公开市场操作,以使基金利率等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设立的目标。

用这种方式实施货币政策常被称为利率操作程序。

32.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 )
答: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各会员银行为调整准备金头寸和日常票据轧差而相互拆放联邦基金的利率。

美国联邦基金由联邦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在储备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加上票据交换轧差的盈余构成,利用它除了可调节头寸余缺外,还可以在美国货币市场上购买美国国库券、购买其他货币市场工具及发放短期贷款。

联邦基金利率一般低于官方贴现率,其高低取决于银行体系准备金的供求。

由于利率低,且是当日资金,无须担保,所以联邦基金交易量相当大。

联邦基金的借贷以日拆借为主,其日拆借利率具有代表性,是官方
贴现率和商业银行优惠利率的重要参数。

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短期利率,也是反映货币市场银根松紧最为敏感的指示器。

2.联邦基金市场(federal funds market)
答:联邦基金市场是商业银行之间在联邦储备体系账户上调拨头寸,进行联邦基金交易的市场。

各银行可以通过联邦基金的交易将无利息的准备金压缩到法定的最低限额。

联邦基金是指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会员银行之间进行准备金交易的即时可用资金,包括联储会员银行在联邦储备银行的准备金,以及商业银行可以在一个营业日内转账或提款的“托收中”存款。

这种即时可用资金称作“联邦基金”。

联邦基金市场的交易大部分以“隔夜放款”的形式,即以一天为期,近年来也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交易。

联邦基金市场以前的参加者均为大银行,现在众多的小银行也进入了市场,结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银行银根紧缩时,联邦基金市场越发活跃。

联邦基金市场是美国货币市场的核心部分。

联邦基金利率灵敏地反应资金供求状况,并作为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是各银行机构,包括联邦储备体系密切关注的“风向仪”。

一个活跃的联邦基金市场提高了金融效率。

3.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
答:公开市场操作又称“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反之则卖出有价证券。

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操作有如下明显的优越性:①主动性强。

中央银行的目标是调控货币量而不是营利,所以它可以不计证券交易的价格,从容实现操作目的:可以用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买进,用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出。

②灵活性大。

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
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买卖数量可多可少,并可及时调整操作方向和力度。

③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交易行为,不是强制性的,加之中央银行的操作灵活,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平缓,不像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那样有很大的震动性。

④影响范围广。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证券,如果交易对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改变其准备金数额;如果交易对象是公众,则直接改变公众的货币持有量。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

同时,中央银行的操作还会影响证券市场的供求和价格,进而对整个社会投资和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虽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顺利进行,如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要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还要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公开市场操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改变存款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另一类是保卫性或冲销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抵消其他因素的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4.回购(repurchases,RPs)
答:回购交易是质押贷款的一种方式,通常用在政府债券上。

债券经纪人向投资者临时出售一定的债券,同时签约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稍高价格买回来。

债券经纪人从中取得资金再用来投资,而投资者从价格差中获利。

回购交易长的有几个月,但通常情况下只有24小时,是一种超短期的金融工具。

一般分为国债回购交易、债券回购交易、证券回购交易、质押式回购等。

回购交易更多地具有短期融资的属性,从运作方式看,它结合了现货交易和远期交易的特点,通常在债券交易中运用。

5.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s)
答:超额准备金又称“超额储备”,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在货币当局(中央银
行)规定的必须提取的法定准备金之外自愿保留的一部分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主要用于应付意外的大额提现、结清存款和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超额准备金的变动可影响到货币乘数。

在基础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它制约货币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

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占当期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或“备付金率”、“银行备付金率”。

6.贴现率(discount rate)
答:贴现率作为一种基本货币政策工具,意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贴现票据、融通资金时所收取的利率,作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贷的成本。

贴现率也可指用于把未来现金收益折合成现在收益的比率。

7.借入准备金(borrowed reserves)
答:借入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所借入的准备金。

在美国,准备金的供给被分解为银行体系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两大类;联储通过控制贴现窗口来调控借入准备金水平。

借入准备金是由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与贴现率之间的差额决定的,反映市场对准备金需求压力的非借入准备金水平和市场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是公开市场业务监测的重要指标。

8.准备金总额(total reserves)
答:准备金总额为非借入准备金加借入准备金。

准备金的供给有两个来源:第一,一些银行会从美联储借入准备金,这些准备金被称为借入准备金。

第二,非借入准备金,是准备金总额与借入的准备金之差。

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受美联储的直接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