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报告PPT课件
第二章电工基础知识报告PPT课件
U1 = U2 =......Un = U 2)总电流等于各电阻中的电流之和。
I = I1 + I2 + ......+ In 3) 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11 1
=+
+ ...
R R1 R2
R=
R1R2 R1+ R2
4) 各支路分配的电流与支路的电阻只
值成反比。 R2 I1 = I R1+R2
2、数学表达式:
I
U = E – IR0 或
I= E
+ R0 EU
R
R + R0
-
11
四、电路的连接
(一) 电阻的串联
将两个以上的电阻首尾依次相连接,且中间无分支电路 叫电阻的串联电路。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I = I1 = I2 = ..... In
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 U = U1 + U2 + ......+ Un
根据上式 可知影响电阻的大小有两个因素: ① 在一定温度下,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截面积及材料有关。 ② 导体电阻与温度有关。一般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
7
3、电压与电位 1)电压 在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用字母 U或u表示。单位是伏特 V。(千伏kV、毫伏mV) 2)电位、电位差 在电路中,将某点设为参考点则电路中各点对参考点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效电 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的电压之和。 I
+ R1
U
R2
R = R1 + R2 + ......+ Rn
R3 -
12
(二)电阻的并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头与头、尾与尾连接在一起,使
每一电阻两端承受同一电压。 1、并联电路的特点
1)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路两端的电压。
5
2、电阻 1)定义:
导体中阻碍电流通过的阻力。 用字母 R 表示,单位:欧姆(Ω)简称:欧 换算关系:
1kΩ= 1000Ω 1MΩ=1000kΩ=1000000Ω = 106Ω 2)电阻定律: 一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长度L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 积成反比。
6
表达式: R=ρL S
ρ—导体材料的电阻率 20 0C时 银电阻率—0.0162 铜电阻率—0.0175 铝电阻率—0.0285
R1 I2 = I
R1+R2
+ I I1
I2
U
R1 R2
13
(三) 电阻混联电路 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叫混联电路。 把混联电路简化为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
R1
U
R3
R2
-
R1 R2
+
U
R3 R4
-
14
五、基尔霍夫(克希荷夫)定律 (一)名词解释
1、支路:电路中能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叫做支路。 2、节点: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汇聚点称为节点。 3、回路:电路中任意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4、网孔:在回路中间不框入任何其它支路的回路
单位 S(秒) 2)频率f :在每一秒钟内交流电重复变化的次数
单位 Hz(赫兹)
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
f=
1 T
3)角频率:交流电每秒钟内的变化的弧度数(电角度)。
用弧度ω来表示 ω=2πf =314 rad/s
或者,在任何闭合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降的代数 和等于各个电动势电压升的代数和。
U升 = U降
A
E1
E2
R3 R2
R1
B
17
六、 电功、电功率和电流的热效应 (一) 电功(电能):电流做的功。(电场力做的功)
A = P×t = I2Rt
电源所做的功称为电能。单位:千瓦小时(kW·h) (二) 电功率:
用字母 E 或 e 表示;单位是“伏特”(V)
9
三、欧姆定律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定义:
流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Βιβλιοθήκη I +U I=
R
U
R
-
10
(二)全电路欧姆定律
1、定义:
在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 内阻和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第二节
交流电路
19
一、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交流电: 大小与方向均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压、电动势。 2、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的变化规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变化的交流电。 3、交流电路:
工作在交流电下的电路
20
二、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1、周期、频率、角频率 1)周期T :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2) 断路(开路):
开关或某处断开,电路中无电流。
开关
3)短路:
电
电路中负载两端被短接。电 源
路中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属
于事故状态,应避免发生。
导线
负 载
4
二、电路名词
1、电流 1)电流定义: 正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叫电流。 2)电流方向: 规定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移动方向。 3)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衡量。 用字母 I 表示。单位是安培 A。(千安kA、毫安mA、 微安μA )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
P=
A t
= I2×R
= UI =
U2 R
单位:瓦特 (W)
七、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克服导体的电阻作功,将所消耗的电能
转换成热能,使导体温度升高的现象。
A = P×t = I2Rt 或 A = P×t = 0.24 I2Rt
单位:焦耳( J )或 卡路里(cal) 18
A
E1
E2
R3 R2
R1
B
15
(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节点电流定律)
在电路中任何时刻的任意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 和恒等于零。
即: ∑I = 0
或者,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
I入 = I出
I1
I2
I5 I3
I4
I1
a
R1
R2
R R5
E R3
R4 I2
b
16
(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回路电压定律) 在电路中任何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 ∑U = 0
的电压称为电位。 物理意义: 在外电路中,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高电位处移
到低电位处所做的功,称为电位。 用字母 φ表示。单位是伏特 V。
8
4、电动势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电位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
极板所做的功叫电动势。 本书解释:
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源的正、负 极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叫电动势。
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识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
直流电路
3
一、电路
1、电路定义:
由电源、负载、开关经导线连接而形成的闭合回路。是 电流流通的路径。
2、电路的三种状态
1) 通路(闭路):
开关接通,电路构成闭合回路,电路有正常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