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能量读后感300字左右

正能量读后感300字左右

正能量读后感300字左右
《正能量》是英国心理学大师查理地·怀斯曼的作品,英文名为《ripitup》意为将其拉起来的意思,中文将他翻译为了正能量,而我觉得英文的直译更能体现这本书的意义。

正能量读后感300字左右是XX为大家精心编辑的,欢迎阅读借鉴。

更多内容尽在。

200多页左右的一本书,看起来比较快。

外国人写这类书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用实验或者案例,其实我看这类书也不多,但就我看过的书来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譬如《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原理》、《怪诞行为学》等等吧,当然他们不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是都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所以用实验案例来证明也不为过,而且读起来比较轻松,没有大段的的说理论述而是轻松的案例或是故事,接受起来要更快。

整本书贯彻始终的是一个观点,“行为先影响心理,从而心理反作用于行为,最终改变一个人”。

当然这也是为很多人诟病的地方,单单讲这一个观点就讲了一本书,而且讲的不深入。

但是作为一个心理学的门外汉,我已经觉得比较满足,对我这样的深度已经足够了。

里面的一些案例我是深有感触的,比如说“当你亲吻一个事物譬如说是一本书或是其他,你对他的喜爱感会增加”诸如此类。

说明心理学家做的事就是将我们生活中做的一些
事收集起来,分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

所以说心理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的实用,他不像我们学的专业-----盖房子,你不会盖没有关系总能买到这种产品。

但是心理学不一样,他会让你更顺畅地成长,更深刻的认识你的生活。

而这种体会和经验是无法用物质购买的,只能自己去超越。

最近比较火的电影徐铮的《催眠大师》挺不错,催眠就是从心理学这儿分出去的。

有种观点说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些心理疾病,当然我对这种观点是比较认可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间小黑屋,我们都下意识的回避黑屋里面关着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是个正常人,但是这种潜意识里面存在的东西积累的多了在某些事情上面就会有所显现。

扯得太远了,回题再论《正能量》。

这本书的是比较有实践性的,他的观点,“表现影响心理”我也是比较认同的。

先前的《黑客帝国》讲的核心也是一个“角色扮演”而迷失的事情,而本书的作者怀斯曼讲的方法也是“假装”、“角色扮演”。

当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时候,这样假装一段时间,你就能成为这样的人。

你微笑心里就会生气快乐的感觉,你收紧肌肉就会更有意志力,洗手就能洗掉罪恶感等等。

当然我对他的观点也不尽然同意。

他说人脑存在“控制者”和“观察者”,而这两者是分开运行的,所以当一个人产生笑的动作的时候,“观察者”就会为这个动作找原因,
其最终结果就会反馈给大脑是因为快乐,所以就产生了上面的观点“因为微笑所以快乐”。

但是根据辩证的观点,更原始的原因也没有错的,因为他这里并没有深入讲“大脑的另一部分“控制者”,所以这必然是一个循环的关系,因为快乐所以微笑,因为微笑所以更快乐。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很多小办法、小实践针对拖延症、恐惧症、忧郁症、减肥的问题等等,当然只有实际运用过了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正能量”、“负能量”成为了我们嘴边常用的词语。

QQ、人人、微博等社交网站上不时能看到一堆这样的词语,统观大家的状态不无是在表述对负能量的排斥和对正能量的渴望。

其实这样的现象主要源于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对人的精神、情绪带来的影响。

自从香港公交司机那段“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人人都有压力”精彩的视频在网络上热播后,现代人的压力曾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高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作、学习、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负能量在每个人的体内不断地积聚,一碰就爆炸,就像视频里那个爆粗口的公交司机,还有《搜索》里的叶知秋。

其实他们本性是善良的,甚至还有些纯真,只是当他们被负面情绪这只怪兽吞噬时,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而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用行为去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正能量去填充自己的意识,让
我们在“表现”原理的作用下变成一个更自信、更有活力、更有安全感的全新的我们。

看着书中的案例,特别是用身体改变头脑的十个快速方法,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在无锡有幸听到的一节精彩的生命教育课——乐观三部曲。

在那节课里,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认识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她当时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有人说,你这个人真好呀!你会怎么想?不同的想法,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情。

如果你认为“他在开玩笑”,你只会短暂的开心下;如果你认为“我真的做了很多好事”,你会觉得很兴奋;如果你在想“他欣赏我,真好!”,你会很开心;如果你觉得“他是在安慰我吧!”,你会很伤心;如果你觉得“我不怎样,这个人干嘛!”,你有些疑惑;如果你在想“哼,讨好我,想利用我!”,你会很厌烦。

这些答案,让我切实地感受到意识对情绪的作用,不同的解读,所产生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能量。

随后,老师就问了同学们推荐的几个乐观达人调整情绪的办法,他们分享的办法并不难。

是的,在我们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笑容满面,神采奕奕,看上去就像从未被生活所磨砺过。

而我们也总会不自觉的亲近这样的人。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和他们交谈后,你会发现生活是吝啬的,从不肯放过任何一个人。

只是那些乐观的人会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意识,转移注意力,带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充满正能量。

那意志不够强大的人该怎么办?在那节
课上,我学到的乐观三部曲是:我要常想一二、幸亏没有更糟、我要利用我的优势,这与书中介绍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不放纵负面情绪的弥漫。

在《正能量》这本书里它更强调的是改变你的行为,通过行动去积攒正能量,就像书里说的那样,“人们微笑从来不是因为他们快乐;相反,人们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微笑”。

而这也是怀斯曼的“表现”原理的根本——停止空想,行动起来,当你勇敢的跨出第一步,正能量就会不断的积聚,生气、忧郁、拖延、畏惧、逃避等等自然就会远离你。

关于这一论述,“眼睛反洗脑”案例是最好的例证,琼·贝兹也有一句名句——行动是绝望的唯一解药。

正如《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吸引力法则所言,在生命中,无论你给的是什么,收回来的就是什么。

所以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哪怕你遇见的都是烦心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