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美丽天津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建设美丽天津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建设美丽天津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为加快建设美丽天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设美丽天津为目标,以迎办全运会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对我市市容环境实施综合提升,市和区县联动,部门和区县齐抓共管,确保在2017年4月30日前完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显著提升市容环境水平,充分展现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貌,以整洁、有序、大气、靓丽的市容环境迎办第十三届全运会。

二、综合整治范围紧紧围绕53座比赛场馆、重点迎宾线路、重点窗口地区、城市道路、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等6类重点区域,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细化”5大工程。

重点对以全运村驻地、开闭幕式场馆和各比赛场馆为中心,由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到达全运村的沿途线路(以下称迎宾线),由全运村出发去往各比赛场馆的沿途线路(以下称参赛线),进出天津市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等联络线路,中心城区151条主干道路和31个重点地区,以及全市重点商贸街区和旅游景区,实施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秩序的综合提升治理,加强支路里巷和社区环境整治提升,实现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

三、工作任务(一)绿化建设提升工程。

按照生态大绿的要求,全市建成区新建和提升改造绿化2000万平方米,着力实施场馆绿化、生态绿廊、道路绿化、公园绿化、街心绿化、社区绿化、环城绿道、河岸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10项绿化建设提升工程。

1.场馆绿化。

对全运村驻地和比赛场馆周边环境实施高标准绿化美化提升,突出体育竞技和全民健身主题,展示天津城市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

2.生态绿廊。

实施东南半环海津大桥至卫昆桥快速路绿化提升。

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建设联络公园间的城市绿廊、舒适慢行的林荫步道,充分发挥园林绿化释氧固碳、增湿降温、滞尘防污的生态效应。

3.道路绿化。

实施65条路段的道路绿化提升,补绿增绿,完善绿化层次,形成大绿效果。

对解放南路、大沽南路、红旗南路等道路两侧绿化补植提升,丰富道路景观。

加强全市绿化养护管理,做好入市道路、主干道路、支路里巷、小街小路的补绿补植工作,为市民营造整洁有序、绿色美观的出行环境。

4.公园绿化。

实施公园建设提升,建设提升侯台城市公园、梅江公园(一期、二期)、水上公园、动物园、奥体中心、南开公园、西柳公园、珠江公园等,全面实施绿化增植,进一步扩大公园绿量,有效增加绿色空间,增强城市“绿肺”功能,打造市民健康休闲游憩的活动场所。

5.街心绿化。

实施中心城区街心绿化,对道路街心裸露地、三角地、清拆地等可绿化地块实施绿化,因地制宜、能绿尽绿,增植金叶榆、中华太阳李等彩叶树种,配置植物组团,营造形式多样、景致优美的街心花园。

6.社区绿化。

实施社区绿化提升改造,增加乔灌木栽植,充实绿量,具备条件的建设林荫停车泊位,为居民提供绿色舒适的休憩空间。

7.环城绿道。

实施外环辅道绿化提升。

按照生态、大绿、自然、慢行理念,采用绿道加慢道的模式,增加慢道设施,优化植物层次,扩展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健康、休憩、慢行的绿道。

8.河岸绿化。

实施8条河岸绿化提升。

对津河、卫津河、北运河等沿岸实施绿化充实提升,增加绿化纵深和层次,将绿化节点串联,形成水绿相映、郁郁葱葱的城市绿带。

9.垂直绿化。

实施中心城区135处22公里垂直绿化。

对沿线单位围墙等实施垂直绿化,种植五叶地锦、攀援蔷薇、凌霄等爬藤植物,以透视格栅支撑植物形成植物墙,增加密度、长度、厚度,提高绿视率,达到以绿为墙、应绿尽绿的效果。

10.立体绿化。

实施道路立体绿化。

比赛场馆周边实施立体绿化,丰富绿化空间层次,以绿扮美全运会氛围;对云南路、桂林路等道路,丰富园林绿化的空间层次和立体景观效果。

(二)市容市貌提升工程。

按照简约大气的要求,实施高标准、立体化的沿街建筑、夜景灯光、路灯整饰、道路整修、交通场站、道路设施、海河设施、交管设施、环卫设施、平台建设等10项市容市貌提升工程。

1.沿街建筑。

围绕全运会场馆周边及城市重要迎宾线、参赛线,对解放南路、红旗南路等10条重点道路311栋建筑实施立面整饰,呈现经典简约欧式风格;对洞庭路、微山路、郁江道等44条道路1184栋建筑立面实施清洗粉刷油饰见新,对沿街立面建筑符号进行维护整饰,确保建筑设施外观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对主干道路、全运会交通路线及场馆周边两侧1276栋建筑坡屋顶进行提升改造。

2.夜景灯光。

延伸海河夜景灯光线,建设提升海河大光明桥至刘庄桥段沿线夜景灯光,高标准落实沿线工程项目夜景灯光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要求;完善25公里城市夜景灯光线;实施海河及25公里城市夜景灯光供配电工程。

3.路灯整饰。

对友谊北路、宾水西道、洞庭路等全运会场馆周边51条道路老化灯具进行更换,提高整体照明效果;对长泰河、南运河、复兴河、月牙河等河道照明设施进行提升改造,确保河道照明整齐美观;对宾水西道、凌宾路等16条重点道路路灯杆体和沿线箱式变电站进行集中油饰,保持设施整洁美观;对全运会迎宾线、赛事场馆周边涉及的180档临时线进行集中入地,改善城市空间环境;对路灯监控中心提升改造;对中心城区路灯缺失的20条道路进行补装补建;对现有高耗低能高压汞灯进行更换改造,提高绿色照明水平。

4.道路整修。

对宾水西道等主干道路损坏路段实施整修,提高道路平整度、舒适度,形成平整舒适、方便出行的城市道路环境;对8条(段)7.2公里快速路、主干线的25万平方米车行道实施整修;对38条里巷道路18.6公里19万平方米实施整修;对20条道路人行便道33万平方米实施整修;对民权门立交桥等7座破损锈蚀严重的桥梁设施,进行更新、油饰及维修。

5.交通场站。

对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长途客运站、地铁、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等交通场站环境实施综合整治提升,使交通场站成为展示美丽津城的重要窗口。

6.道路设施。

更新151条主干道路、31个重点地区和全运会场馆周边道路沿街的果皮箱7414个、座椅3586个,提升城市景观品位和服务功能。

清洁整饰依规设置的候车亭、存车管理亭、垃圾桶、邮政信箱、座椅;清理规范路名牌、公交站牌、楼名牌等设施;清洁整饰路灯杆、各类信号柜、电力箱柜。

7.海河设施。

对海河大光明桥至刘庄桥沿岸的堤岸设施实施修复提升,恢复堤岸的绿化、铺装、马路家具、景墙、压顶等原有设计,建设海河优美景观。

8.交管设施。

对主次干道交通标志牌、交通护栏、隔离墩、防撞桶等交通设施进行清洗整饰,施划更新交通标线,确保设置规范、完好无损,与街容街貌和谐统一。

9.环卫设施。

提升改造中心城区80座公厕、13座转运站,添置移动车载公厕、环卫监测车,更新公厕指示牌。

加强全市机场、码头、港口及旅游景区内部公厕维护管理,确保设施达标、功能齐备、干净整洁。

10.平台建设。

实施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改造提升,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强化监督考核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环境秩序治理工程。

按照美丽天津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入市道路、沿街底商、环境卫生、车辆秩序、施工工地、结合部环境、占路经营、支路环境、场校周边、公路铁路沿线等10项环境秩序专项治理工程。

1.入市道路治理。

对友谊路、解放南路、大沽南路、津滨大道、津塘路等15条入市道路以及东南半环、西北半环、东纵快速路的环境秩序进行全面治理。

确保道路沿线无乱堆乱放、马路餐桌、露天烧烤、私搭乱建等违法违章行为,环境秩序井然。

2.沿街底商治理。

加大力度治理店外摆卖、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私设灯箱等行为;清理沿街底商各类违法悬吊挂物;按照牌匾设计导则集中整治牌匾违法设置、破损残缺,确保设置规范有序;按照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范围,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规范,确保主次道路沿街底商整洁规范有序。

对中心城区菜市场周边环境秩序进行综合治理,加强菜市场、早市、夜市、商业街及其出入口的环境秩序日常管控,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清理各类“脏、乱、差”现象。

3.环境卫生治理。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清整、大清扫、大扫除”专项行动,严格执行主干道路机扫水洗全覆盖,严格落实各级道路保洁作业时长和标准;加强公厕维护管理,严格按照公厕等级标准定时巡查保洁,确保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干净整洁;加强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管理;加强河道水域巡视,定期监测水体水质,提高水体质量,加大水体循环更换频次,及时清理河道、水域内的水草及各类漂浮废弃物,确保水质达标、无恶臭、无变色,河坡堤岸无垃圾、杂草;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监管,提高空气环境质量。

加强全市景区设施维护管理,确保景区软硬件设施达标。

4.车辆秩序治理。

实施机动车行车、停车专项治理行动。

加强道路行车秩序管理,集中治理争道抢行、随车抛物等违规行为,做到文明行车。

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坚决杜绝各类违章散发广告传单现象。

加强公交车、出租车、长途汽车等运营车辆和环卫清扫清运车辆、工程运输车辆等专用车辆清洗清洁,保持车体干净整洁。

对151条主干道路、31个重点地区及其他重要区域违法停车开展专项治理,确保无违法占路,无占压便道、盲道、绿地现象。

强化停车场周边环境管理,确保停车顺行规范,停车场内无乱堆乱放、乱贴乱画、超范围经营等违章现象,清理占路“僵尸车”。

5.施工工地治理。

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工棚搭建整齐美观,对脏污破旧工棚粉刷整饰,暂时利用的原有建筑要粉刷整饰;工地出入口门区整洁美观,工程废弃物日产日清;已完成主体施工的建设项目及时完成外檐装修并拆除工地围档及工棚;已开工及计划开工的地块,进行实体景观墙围挡,景观墙式样美观规范;对“烂尾楼”工程的建筑物外檐和工地围挡进行规范整治。

对全市出土工地周边环境和渣土运输车辆进行检查。

对环内各类工地外部环境和途经道路进行管控治理,渣土运输车辆必须符合承运规定标准,严禁车轮带泥上路,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规定线路行驶,杜绝渣土撒漏污染道路。

6.结合部环境治理。

对市内六区、环城四区结合部地区进行全面治理。

逐片逐路开展“治脏、治乱、治差、治破”专项行动,全面提升结合部管理水平。

以“治脏”为重点,加大卫生清整力度,清除各类垃圾杂物乱堆乱放和卫生死角;以“治乱”为重点,加大秩序治理力度,清理取缔各类占路经营、私搭乱建行为;以“治差”为重点,加大交通管理力度,规范车辆通行和停车行为;以“治破”为重点,加大设施维护力度,保持市政、园林、排水和环卫等各类设施完好、功能齐备。

7.占路经营治理。

对城市道路非法占路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治理,完善长效机制,做到管理常态化。

集中治理全市建成区、中心城区主干道路、次支道路、重点地区、海河两岸马路餐桌和其他违法占路经营行为,加大执法巡查频次,加强执法效果评价监督,坚决取缔经营性非法占路摆卖,对违法违章行为“零容忍”,让露天烧烤“零存在”,保证城市道路畅通、秩序井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