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2.0分)•A、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假设•B、确立研究的概念体系和计划•C、收集、整理与分析、综合研究资料•D、提出研究成果正确答案:ABCD2犯罪学犯罪概念的外延包括(2.0分)•A、全部法定犯罪行为•B、待犯罪化行为•C、准犯罪行为•D、待除罪化的犯罪行为正确答案:BCD3以下关于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2.0分)•A、刑法学与犯罪学都是研究犯罪现象本身的学科•B、刑法为犯罪学提供了研究犯罪概念的逻辑点•C、法律所定义的犯罪始终是犯罪学研究的基本和主要对象•D、犯罪学对刑法立法、司法和执行都具有影响正确答案:BCD4以下属于犯罪学研究观察法的是(2.0分)•A、直接观察法•B、间接观察法•C、现场观察法•D、参与观察法正确答案:ACD5菲利的犯罪原因论认为包括犯罪在内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2.0分)•A、环境原因•B、生物学原因•C、人类学原因•D、社会原因正确答案:ACD6以下关于价值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有•A、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做出定义的客观事实是价值事实•B、因为主体不同而不同的客观事实事实是价值事实•C、通过主体本身的存在和变化表现出来的事实是价值事实•D、价值事实接受主体的评价性认识正确答案:ABCD7以下属于犯罪学古典学派代表人物的是(2.0分)•A、贝卡利亚•B、费尔巴哈•C、边沁•D、桑斯顿·塞林正确答案:ABC8以下关于“失范”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A、“失范”理论是由法国学者塔尔德提出•B、“失范”是人的一种状态和特性•C、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可以引起繁荣的失范状态•D、社会控制理论与“失范”理论具有一定的联系正确答案:AB9关于“同心圆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分)•A、他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的•B、以芝加哥城市为例,认为城市从内向外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C、在这些城市区域中,犯罪率最高的是过渡区域•D、在过渡区域,存在着社会解组现象正确答案:ACD10犯因性个人因素主要包括(2.0分)•A、不良交往与犯罪亚文化•B、心理因素•C、行为因素•D、生理因素正确答案:BCD1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2.0分)英国心理学家戈登•特拉斯勒认为犯罪是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学会的,幼年不恰当的教养活动会使个人形成不正确的条件反射联系•B、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萨瑟兰、罗伯特•伯吉斯是社会心理学的代表•C、李斯特反对菲利的犯罪原因三元论,提出犯罪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中社会环境起着决定作用•D、美国犯罪学家罗伯特•默顿、社会学家罗伯特•阿格纽认为犯罪原因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正确答案:ABD1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2.0分)•A、广义的犯罪学包括犯罪原因学和预防犯罪对策学,因此从学科性质来看,犯罪学与侦查学是一致的•B、对犯罪概念的不同认识体现了犯罪概念的多元性,所以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犯罪现象属于一种无法消除的现象•C、犯罪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遵循着自身规律发展,但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相对稳定性古典主义犯罪学理论、现代犯罪学奠基人法国迪尔凯姆及英美激进、批判犯罪学家认为犯罪学应当以犯罪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正确答案:BCD1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2.0分)•A、犯罪是价值事实•B、犯罪概念具有主体性•C、犯罪概念具有多元性•D、犯罪概念不受主体的影响和左右正确答案:ABC1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0分)•A、龙勃罗梭对于犯罪学的贡献在于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变革•B、菲利是犯罪学研究史上第一个提出社会因素是导致犯罪的最重要因素的人•C、犯罪人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坏人•D、犯罪被害人都是非常无辜的人,他们在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中是消极被动的正确答案:AB15以下说法错误的有(2.0分)•A、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人对犯罪有不同的理解,同一社会制度国家的人对犯罪理解是一致的•B、人们对犯罪的认识具有时空局限性,所以同一时代人们对于犯罪的认识往往能够达成一致•C、不存在一般性的犯罪概念•D、犯罪的概念是多学科、多领域的正确答案:AB二、简答题(题数:8,共 40.0 分)1简述日常活动动理论的主要内容(5.0分)正确答案日常活动理论由美国犯罪学家科恩和菲尔逊提出(1分)日常活动理论认为(1)具有理性计算能力的潜在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是对机会的回应(1分)(2)这样的机会和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日常活动系统有密切联系(1分)(3)犯罪的发生与三种要素相关:1)合适的犯罪标的2)监控者不在场3)有动机的犯罪人在场三者能同时同地聚合,犯罪很有可能发生(2分)2简述犯罪学研究的价值中立原则(5.0分)正确答案价值中立原则又称价值无涉原则,是指在犯罪学研究中,要强调客观性,避免让个人的主观价值影响研究活动的方法论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意味着,在研究活动中,犯罪学研究者要避免受到个人偏见、个人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无论是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还是对研究对象的访谈、研究助手的聘请,都要避免受到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3简述迪尔凯姆的犯罪学理论(5.0分)正确答案迪尔凯姆的犯罪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犯罪正常论。
认为犯罪是社会中存在的正常现象,而不是病态现象。
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犯罪现象;二是犯罪功能论。
认为犯罪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推动法律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明确道德界限,降低社会紧张等;三是失范与犯罪学说。
提出“失范”概念,认为这是社会不能调整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需要并用恰当方式满足自己需要的状态。
犯罪就是在缺乏合适的社会规范,即在失范状态下,个人欲望和需要无限膨胀并且使用不恰当方式加以满足的产物。
此外,他还对越轨者和刑罚问题进行了研究。
4简述挫折——攻击理论(5.0分)正确答案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茨韦克提出。
基本观点是,挫折容易引起攻击欲望和攻击行为,从而导致大量犯罪,特别是暴力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罗森茨韦克认为,人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会有三种不同的反应,一是外罚性反应,这种情况下,个人将挫折的原因归于外界,对外部人或物实施语言或身体攻击,这种反应往往引起暴力性犯罪。
二是内罚性反应,这种情况下,个人从自身寻找挫折的原因,将愤怒情绪向自己发泄,对自己进行谴责、虐待,甚至产生抑郁状态或者自杀。
第三是无罚反应。
即个人产生挫折后,没有惩罚性反应,将挫折局限于最低限度或者完全忽略它。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指出,虽然挫折在很大情况下都能引起攻击反应,但挫折与攻击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攻击只是个人在遭受挫折时的反应之一,并不是唯一形式。
5简述犯罪情境与犯罪环境的关系(5.0分)正确答案所谓犯罪环境是指影响个人形成犯罪心理或者犯罪人格的各种不良因素的总和。
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犯罪情境是犯罪环境的一部分,是犯罪环境中影响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些环境因素的总和。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从产生作用的时间来看,犯罪情境的构成要素是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对犯罪人起作用的,而犯罪环境的构成要素则是在犯罪行为实施之前的很长时间内,甚至是个人出生前后、幼年时期对个人产生影响的。
(2)犯罪情境中的各种要素都被犯罪人所认识甚至所利用。
而犯罪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有的被犯罪人认识到了,有的只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对犯罪人发生作用。
6简述菲利的犯罪饱和法则内容(5.0分)正确答案(1)每一个国家在客观上都存在促使犯罪产生和变化的三种因素;(2)一种因素的变化将引起犯罪现象的变化,但不可能使犯罪消失,每一个国家始终都要存在一定数量的犯罪;(3)犯罪的规模与种类取决于某一特定空间里起决定性影响的社会条件;(4)在一定的社会,犯罪是衡定的;(5)当社会环境发生激烈的变化和冲突时,犯罪才可能暴增。
7简述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5.0分)正确答案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犯罪学家艾伯特.科恩,(1分)其主要观点有:(1)下层阶级的青少年之所以进行少年犯罪,是因为与传统社会的疏远导致他们寻求其他的生活方式或者亚文化。
亚文化理论是紧张理论和文化越轨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2)在西方社会,下层社会成员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亚文化群,亚文化成员由于没有社会地位,被以中层阶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所排斥;(3)于是,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而又处境相同的亚文化群成员便聚集在一起,力图相互扶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各种需要,寻求一种与社会正统价值观不同的但能够使自己感到有价值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包括参加犯罪团伙和从事犯罪行为;(4)在亚文化群中,犯罪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
简述犯罪个体行为发生机制(5.0分)正确答案狭义的犯罪个体行为发生机制仅指犯罪行为产生的过程与模式,即解释“犯罪行为是怎样产生”的问题(1分)广义的犯罪个体行为发生机制是指犯罪行为产生的动力、过程和模式的总称。
(1分)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犯罪行为产生的纵向过程、犯罪行为产生的横向模式(3分)三、论述题(题数:2,共 20.0 分)1论述犯罪学的产生过程(10.0分)正确答案从犯罪学产生到现在,已经有100余年,作为一个学科从萌芽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犯罪学产生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些不同的观点实际上是涉及犯罪学的概念,而犯罪学的产生和犯罪学的概念紧密相关。
(1分)犯罪学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
(1分)(1)19世纪初、中期的犯罪统计形成了犯罪学作为学科的理论生长点;(2)19世纪后期龙勃罗梭确立了犯罪学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客观上构建了犯罪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3)19世纪后期的犯罪学,表现为刑法学中的实证学派,在与古典学派的争论中孕育、成长而诞生;(4)龙勃罗梭《犯罪人论》的发表,可以看做是不同于刑法学的犯罪学已经产生,但龙勃罗梭并没有明确的、像后来那样的犯罪学学科意识,他要建立的是“犯罪人类学”,着重强调犯罪的人类学研究方法;(5)菲利的“犯罪社会学”,强调犯罪研究的社会学方法;(6)1885年加罗法洛以《犯罪学》命名出版著作,犯罪学作为学科正式登上了学科舞台;(7)犯罪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以后,主要在犯罪人类学、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社会学等方向上发展;(8)作为综合的犯罪学发展很缓慢,至今仍然不能算一个很成熟的学科。
2论述标定理论(10.0分)正确答案该理论又称为贴标签论、标签理论、标示论。
是一组试图说明人们在初次的越轨或犯罪行为之后,为什么会继续进行越轨或犯罪行为,从而形成犯罪生涯的理论观点。
标签理论把研究的重点从犯罪人转向对犯罪人及其犯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他人身上,包括教师、警察、邻居、父母、朋友等;以及转向控制犯罪的机构,探讨这些机构在促成犯罪方面的作用。
所以,标签理论学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提出了改革控制犯罪的机构和制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