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政市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第一期学前教育发展成果,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编制河南省第二期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现状分析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情况三年来,新政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确立了“普及、均衡、优质、惠民”的发展思路,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

公办、标准化化幼儿园建设力量加大,办园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群众满意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1、积极开展标准化幼儿园创建工作。

XX--XX年,新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成立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评估队伍,规范评估程序,依照《郑州市幼儿园督导评估实施细则》,对我市符合条件的幼儿园进行了等级评估工作。

三年间,我市共有141所幼儿园参加等级评估。

其中申报省示范1所、郑州市示范园12所、一级园34所、二级园54所、合格园40所,并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确立了公办幼儿园的独立法人资格,多渠道补充幼儿教师,面向社会大中专毕业生招录幼儿教师84名,通过小学教师富裕转岗培训幼儿教师119名;三年来,对我市在职幼儿教师进行了一轮的全员培训,共培训教师3016人次;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70%以上。

同时,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公办园编外聘用教师享有在编教师同等的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和优先权力。

3、XX-XX年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81%以上;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66%以上。

4、重视幼儿早期教育。

各乡镇、办事处都能以幼儿园为中心,通过多种途径举办托班、亲子班,并和卫生部门一起针对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开展科学育儿指导。

5、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XX-XX年间,已建、在建和计划建设公办幼儿园48所,总投入15686.9万元,总建筑面积130087平方米,新增534个教学班,增加学位16020个。

6、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我市将幼儿园建设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各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的“以奖代补”。

XX年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6066万元,占教育经费总额8.02%;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1441万元,占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额2.22%;县级财政投入1441万元。

XX年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11553万元,占教育经费总额12.15%;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4214万元,占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额5.12%;县级财政投入3438万元。

XX年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13053万元,占教育经费总额13.31%;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5714万元,占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额6.69%;县级财政投入4938万元。

并实现了逐年增长。

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目前,我市共注册幼儿园165所。

其中,公办幼儿园42所,集体办幼儿园6所,企业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111所;其中省示范园2所,郑州市示范园12所、一级园30所、二级园40所、合格园32所。

在园幼儿36078万人;在职教职工 4402人,其中,专任教师2808人。

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逐年提高,一期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本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累计达到14493万元,XX年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达到4796.85万元左右,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据统计,XX—2019年我市3—5周岁适龄人口为43000人,0—3周岁人口数预计为46000人,目前,我市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幼儿教育资源紧缺,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缺口大,班额有超标现象,保教质量不高,与规范办园还存在差距,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公办园”“优质园”的需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幼儿园园舍不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压力加大,农村幼儿园资源相对缺乏;二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标准化幼儿园比例和数量仍不能满足需求,相当数量的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和质量较差,家长择园现象依然比较突出;三是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不足,在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生均经费预算内等方面都缺少相关政策,财政对公办幼儿园也只能保证最基本的投入,幼儿园正常运转则完全靠收费来维持;四是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教师身份多样、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中非事业编制教师工资待遇偏低、教师素质偏低等,影响了教育质量。

二、目标任务总体目标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到2019年,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备,资源充足,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达到上级颁布的幼儿园标准,学前一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9.7%以上,学期三年入园率达98.9%以上。

初步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显著提高。

具体任务1、各年度的学前教育普及程度XX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67%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82%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80.58%。

2019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68%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83%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84.59%。

2019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9.69%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84%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89.61%。

2.幼儿园布局规划顺应城镇化进程要求,加强城区、人口密集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以及农村新型社区幼儿园的配建补建工作,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努力实现就近入园、方便入园。

XX年-2019年,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比例不低于50%,农村每个乡镇办好1-2所公办幼儿园;2019年,城区新建住宅小区、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比例不低于60%,农村每个乡镇办好1-3所公办幼儿园。

3.幼儿园建设计划XX年,新建、改扩建1-2所标准化幼儿园。

有20所幼儿园达标晋级。

郑州市示范园1所、郑州市一级园12所、郑州市二级园5所,郑州市合格园2所。

2019年,新建、改扩建1-2所标准化幼儿园。

有20所幼儿园达标晋级。

郑州市示范园1所、郑州市一级园12所、郑州市二级园5所,郑州市合格园2所。

2019年,有16所幼儿园达标晋级。

郑州市示范园1所、郑州市一级园10所、郑州市二级园3所,郑州市合格园2所。

4.扶持普惠性幼儿园XX年,制定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标准,初步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0所,其中镇区10所,乡村40所,扶持比例为民办幼儿园总数的45%。

2019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5所,其中镇区10所,乡村55所,扶持比例为民办幼儿园总数的58%。

2019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5所,其中镇区15所,乡村60所,扶持比例为民办幼儿园总数的67%。

5.师资队伍建设XX年,核定幼儿园人员编制,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并实施。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3%、专科以上率达70.62%。

2019年,根据幼儿园教师实际情况,由政府购买服务性岗位50名,继续实施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专科以上率达75%。

2019年,根据幼儿园教师实际情况,由政府购买服务性岗位50名。

继续实施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专科以上率达80%。

6、保育教育质量XX年:课程设置:依据《纲要》和《指南》要求,结合实际,选择课程。

卫生保健与安全:有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和兼职的保健人员;设施设备相对齐全,保障正常使用。

集体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内容丰富、有趣,并符合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

游戏活动:保证幼儿每日充足的游戏时间,合理安排区角活动与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充足、安全。

2019年: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均衡、全面,一日活动各环节安排能关照幼儿的发展需要。

卫生保健与安全:有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和稳定的保健人员;卫生保健设施设备齐全,保障正常使用。

集体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突出学科特点;环境、材料准备充分,教学具提供能作用于教学目标和内容。

游戏活动:游戏有计划和指导措施,保证幼儿每日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每班设置2个以上区角;游戏材料充足、安全。

2019年:课程设置:结合幼儿园地域、师资等要素选编操作性强、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课程设置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能关注多领域经验的平衡与连贯。

卫生保健与安全:有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制度,符合卫生保健相关规定;各项保健资料齐全,专题研究措施落实,针对性强;能体现对特殊需要幼儿的照料。

集体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科学、合理,突出学科特点;内容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原有经验,依据活动的领域和年龄特点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教学具材料安全、环保、充足。

游戏活动:按计划开展各类游戏活动,游戏有计划和指导措施;保证幼儿每日充足的的游戏活动时间;每班设置3个以上区角;游戏材料投放数量充足,种类丰富,材质安全、环保。

三、保障措施不断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健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建立预算内学前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公用经费补充机制,各乡镇、办事处每年要安排足够的配套经费,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质量。

2、制定困难群众子女入园资助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子女入园。

在本区域内接受幼儿教育的新政市困难家庭、低保家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可享受一定数额的教育资助。

完善幼儿园园舍优化机制,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1、按照“公办为主”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

在园舍投入、玩教具配备等方面,严格落实《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提高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2、坚持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对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

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者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在小区规划、建设、审批、验收、使用等各个环节落实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确保小区适龄儿童有幼儿园上、上得起幼儿园。

3、扶持民办幼儿园办优质园。

鼓励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特别是对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要采取减免租金、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同时,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办小规模幼儿园,满足辖区内适龄儿童优质、便利、多样的入园需求,努力增加残疾幼儿的入园机会。

健全学前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快速提升1、加快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配备进度,提高在编幼儿园教师数量和比例。

落实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的通知,教师〔XX〕1号精神,按“两教一保”的配备要求,逐年配备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