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概述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概述

系统由若干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并且各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

各个子系统之间同样是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

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

在开发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过程中,系统工程必须经过开发阶段、建造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维护阶段。

系统分析与设计讲的其实就是如何分析和设计出一个合适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类似于一个能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人的大脑的模拟,可以用来处理国家社会问题而不仅限于计算机。

具体来讲就是以计算机、软件和各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实现某个目标,由信息资源处理模型支持的,由计算机硬件、通信和网络资源、用户、数据、规章制度等组织和管理起来的处理信息的统一体。

系统分析与设计要求人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有整体分析、综合思维、系统运筹的能力,需要人深入实践,擅长沟通与交流。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

生命周期法自上而下,由全局出发全面分析,然后再一步一步设计实现。

原型法则是抓住一个系统,经设计实现再后在不断改进扩充,直至成为一个全局系统。

按照系统的分析要素,可以把开发方法分为三类:
1.面向功能方法(F Oriented ,简称FO)。

首先搞清系统功能,按功能收集系统要求,按功能划分子系统。

2.面向数据方法(Data Oriented ,简称DO)。

着眼于分析企业信息需求,首先建立全企业共享数据库。

3.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简称OO)。

对象和对对象所做的工作的数据是对外封闭的。

系统分析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系统开发是面向客户的,应从客户的角度考虑。

诸如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之类的产品更新换代机构应该在所有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建立起来。

2.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并不是一个顺序的过程,它允许步骤的重叠和倒转等。

3.如果系统的成功可能性受到很大限制时,应取消整个项目。

4.文档材料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重要的可递交成果,应加以重视。

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整体描述,包括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信息系统构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系统开发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

信息系统和软件的CMM框架用来帮助改善其系统开发过程的成熟度。

CMM包括了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期中,每个等级都是下一个等级的必
须条件。

系统分析的核心概念是应用软件的开发。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可能被称为定义阶段或者逻辑设计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的第一个任务是确定需求,在这个阶段至少将目标转换成为满足其需要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框架。

在这个阶段需要交付的成果是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草稿。

在初步定义完了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后,得排列需求的优先次序。

如果一个项目落后于进度或者超出预算,,知道哪个需求比其他需求更重要可能是很有用的。

在排列需求的优先次序中可以使用到时间盒的技术。

需求分析并不会真正的技术,因为企
业需要具有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机会的能力。

信息系统不能比企业自身的响应技术还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