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之职业道德

教师之职业道德

教师之职业道德先做好一名教师,再做好一位班主任。

一、做好一名教师(一)我们的职业是教师词典对职业的解释:①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座位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②专业的;非业余的。

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你必须干好这个工作。

当然,现今社会,人们获取生活来源的渠道很多,还有一些人殷实的家庭收入无需她工作,但她还要选择参加工作,是因为她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一个能独立的人,保持着自我的尊严,更何况我们大多都是靠工资收入生活的人,更需要干好教师这个工作。

(二)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素质既然我们的职业是教师,那就是专业的、非业余的,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对我们而言就是师德。

“师德”二字说起来很厚、很严肃,其实它就表现在细微、平常之处。

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具备美好的师德,只是若能更在意细微、平常之处,就不会偶尔被质疑你的师德了。

尊重很重要。

各位面对所教的一百多个学生,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曾自称我们“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初次家长会哈桑我必要讲的是“各位家长,当你把孩子交到我们的手里时,他已经是加工过的打下烙印的半成品了。

父母的耳濡目染、家族的熏陶,小学的受教育经历这些对孩子都有了很大很深的影响,所以我们初中老师担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发现、发扬孩子的优点长处,改变、纠正孩子的不良与缺点,还要再塑造新形象。

因此初中老师不是万能的,十七中也不是保险箱、炼丹炉,在初中这四年中,需要家长的理解、配合、支持。

”这段话不只是说给家长,也是说给自己的,让自己时刻意识到:学生是千差万别、良莠不齐的,这以为这我们教师做到族中每个学生真的需要极高的修养,真的很难!当我第一次教导学生时,必讲的是“你们的基础可以有差别,成绩可以有高低,但人格和尊严是一样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不只第一次见面讲,而是经常讲,更是这样做。

做到对待每个学生,处理每件事情都要以此为原则。

有些学生实在让我们生气,甚至讨厌,我也遇到过,但你要克制,不能怒厌于色,因为我们是教师。

实在生气、憋闷也可以背后用最苛薄的话骂他几句,这是宣泄,不是做人的明暗不一。

有的老师说这样的学生让我下不来台,没面子,无法管理班级和警示他人,其实这都决定于平时你尊重他几分。

比如,上课提问、对卷子、读课文、背单词等等,你一定不能绕过、放弃那些不学且捣乱的学生,当然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讲新知识、高难问题等不必顾及他们,其它内容可以按照座位一次警醒,他们也有表现欲,也有自尊,他会提前准备好,或者问别人,或拿别人的卷子,只要能按座位依次发言,参与到课堂中就好,即使他们话不成句,耽误时间也要等,并安慰不着急,不紧张,切不可此时训斥或责辱他,这样做虽拖延教学时间,考量你的耐性,但这是对他们的尊重,久之,也储存了他给你的面子,对你的信任和尊重。

再如,当有学生捣乱,你不能确切认定是谁?干了什么?千万不要诈骂。

忍!就当没发生,从此留心,待“人赃俱获”再处理,否则话多且无“的”,那学生就会故意针对你了。

若能确定是谁?干了什么?简单批评训斥几句即停,决不能就此不讲课,使课堂成为教训他的专场,我一贯主张“事不过夜”,但你不能中止讲课,这是原则,不能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来处理个别问题,这样也会埋下众怨。

课后处理,有警示全班的必要的话,一定再拿到班级来,以免效尤。

这是指发生在全班,若是个别同学的个人问题,切不可公示全班,要尊重他留有私密的空间。

还有,尊重自己,尊重学生,才能换回“互尊“,教师表率身行,当你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还是主张”师道尊严“,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永葆”师尊“和”神圣“,少说没用的话,和学生交朋友,但不能没有师生之别。

比如,关系融洽、轻松的时候,也不能玩笑过分,不能失身份;关系紧张、冲突的时候,尤其是遇到没有家教的”驴“学生跟你顶撞、大吵,你不能和他对吵,只能等待克制或者说忍气吞声,就因为我们是教师,这样做不会损害我们的尊严,只能突显师者的涵养和尊贵。

这种容忍鱼克制也是我们战略战术,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尊贵抑蛮横”待学生自己降火、收兵,你再后发制人。

当然最关键的事规避主锋的局面,这是看你的驾驭能力和平时的储备了。

师尊鱼神圣的永葆是在平时的点滴。

如:上课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必须在铃响前站在教室门口;只是传授通俗易懂,业务精良,讲解精彩,不能让学生感到你在对付课堂;留作业就要批改,若有事或者身体不适今天就不留需要批改的作业;学生自然就养成认真做事,笃守承诺的好习惯;惩教学生的方法要适当有效,抄几十遍的做法最无效。

没完成的就要求他在校必须补写完,若有“惯犯”溜之,明天接着追要,不能不了了之。

关键是留多少补多少顶多补写两遍,不要不切实际地加量,你切身体会,让你抄补几十遍,只要机械地抄写并且心生怨气,同事你一定要检查补写,做到言必行,即有要求就要检查;仪态、衣着要符合身份,才能避免学生贫嘴顶撞。

还有几个方面,也很重要。

1.不能教室外罚站。

有些学生真的很气人,扰得班级不安宁,屡教屡犯,即使这样也不可能驱出教室罚站,言至此,老师们心里肯定是不服的,实则我也同感,细想想,凡是能驱出教室罚站的学生,大多是“久经´战场'”,羞涩耻辱几乎殆尽,你又何必用无效之药来医膏肓之病呢。

换个角度看,大而言之,这是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力,是对他的不尊重;小而言之,会迁怒家长,会让学生自暴自弃。

有一件两个课代表因贪玩忘发作业,造成放学混乱,班主任很生气,第二天罚站半天(好像一天),孩子回家告诉家长,家长非常生气,以至怀怨在心很久,这两个学生心理也留下阴影,出现自暴自弃的趋势,自尊心受挫,毕竟这样的学生不同于“屡犯屡教”“久经站场”的学生。

所有当你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举措的性质想到对学生的尊重,你自然就会息怒、容忍,会想其它的办法来教育他们。

如罚站可以,但要留在教室里,并让他们拿书拿笔记听课学习,不能“裸站”,这样即无收敛,反而适得其反,站的时间短,不恩能够一天、半天一站。

2.不能罚钱。

从原则上讲,学生没有经济收入,“罚钱”既有损学生的尊严,也为自己树敌。

被罚的钱或是从零花钱中挤出来,或是跟家长直说罚钱,学生“口缄心怨”,家长拿钱的同时谩骂诋毁,你还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吗?没被罚钱的学生,不但不会赞同你,反而会不满甚至反感。

可能老师会说“罚钱”“买东西”没发现问题,学生也心甘情愿,那也不能心安理得,应意识到现在没问题,不等于没有隐患。

总之,违背原则,自损尊严的事情不做为好,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孩子被罚钱买东西给老师,你心里感受如何?所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在教师节、三八节、你的生日、你生病、生气的时候,学生为你买些零食、小礼物另当别论了,因为这是他自愿的、由衷的,是知情感恩的表现,也就是可“受赠”但不可“索赠”。

3.不能中止上课,离开教室。

有时教师因怒火攻心,气得不上课、中止讲课、离开教室。

实质上这样做于事无补,反而会自毁威信。

讲台是你的阵地,无论多生气,局面多难堪,都不恩能够割让退出讲台,而要平息自己,控制局面才能显出你的神圣不可侵犯。

大家试想,你一气走之,能永远不回来吗?学生道歉了,请你回去,有理这个台阶你回来了,看似有了面子,可你失去了神圣不可侵的师道尊严。

他是学生,你是教师,是主导者。

如果你从来就不割让退出、不中止讲课,久之,学生也就油然而生敬畏了,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神圣不可侵。

如果你用生气中止讲课离开教室会增长无理学生的放肆。

打个比方,商品造假,仿名牌,先行者虽被处罚打击,但后来者会更多,还有因飞机延误乘客怒闯停机场,仅四月十五日就出现两次,两次间隔仅一周,航空公司和机场主要两个“霸权”的确让人生气,且无歉意和说明或安抚,乘客维权是正当的,可闯机场拦飞机就是“维权过度”,本是受害者却要为“冲动”埋单。

因为他们顿悟,啊!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两个比方也许不很恰当,但我的见解是:无论怎样,你是教师,他们是受教育的学生,我坚信有能力驾驭课堂,绝不会有被气走的事情出现,保持我们神圣不可侵,达到不怒而威的境界。

套用俗语,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4.对待问题学生,要容而不轻,处而不激。

容而不轻即包容、宽容、放宽心、降低眼,但不轻视。

处而不激即相处中讲策略,尊重他,不激化。

问题学生大致是两类。

一类是学习成绩低、习惯不好,扰乱班级,屡屡不改;一类是精神和思维不正常,是病态,即青春期抑郁症,甚至轻度精神分裂。

先说前者,他们基础不好,对学习已不感兴趣,自控能力差,甚至以扰乱班级、顶撞老师结交无良为能;男女交往无度;没有家教,没有礼貌;父母无力管教或不负责任地放弃,总之,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再说后者,这类学生随着家庭、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他们有时正常无异,有时一反常态,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让我们老师心力交瘁、怒气冲冠,甚至尊严受损,唉,难啊!面对问题学生,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储备。

既要“忠之属也”,“恪尽职守”;又要明白教育不是万能的。

既要有追根究底、水落石出的精神,又要通晓适可而止的道理。

所以对待问题学生,不可用常理常规,要容而不轻处而不激。

毕竟大多数学生是知书达理、有情感恩的。

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是我们做人做教师都要笃守的,而职业素质也是做好一名教师、一位班主任的关键,是基石。

天资有聪钝,能力有强弱,水平有高低,“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勤能补拙。

做为教师,你的业务精,讲课好,自然就赢得喜欢与敬佩,就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要想业务精讲课好真得专注、投入,日思夜想,甚至“走火入魔”。

尤其我们教师这个职业成长周期长,一个周期四年,即使完成了毕业班教学,也不敢说就大功告成。

有人曾经说过“十年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此言不夸张。

我从教29年,直至去年上课仍“温故而知新”,这新的认知和感觉,让我再次学习了,提高了。

就拿语文学科而言,大多数年轻教师从教就开始赶上“课改”,又赶上现今超常的社会、家长和学生,使得他们忙于“赶趟儿”、“追势”,无暇专心投入、钻研教材,课改的风向标引领着他们游览湖光山色、欣赏琳琅新课,这看似充实而忙碌中缺少了驻足沉思,怎么能积筑出牢固的基石!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呢!年轻教师的灵动、聪慧令我这个年长教师羡慕不已,甚至是望而不及的,所以在灵动、聪慧的优势下,刻苦钻研、精雕细刻、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等等都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落实在日常的备课、上课、考试中,真得下苦功夫。

(两本保留的旧教案)十七中的教师都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都是优秀的教师。

(三)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教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为人师表恒古至今,永恒不变,但面对当今多元的文化,迥异的观念就不可以鱼往日同语了,必须与时俱进、审时度势。

2012年3月23日是个极不平常的日子,我校四名教师被学生气哭气病;医大实习医生王浩被患者杀死;4月8日(大约)北京大学医院一名医生被患者刺杀身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