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0853]《声乐教学法》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0853]《声乐教学法》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在线作业标准答案多项选择题1、声乐表演创作的方法有().感知作品.体验作品.表现作品.评价作品2、以下哪些属于中国民歌().山歌.号子.牧歌.小调3、根据汉语语言的结构规律,将字分为().字头.字腹.字中.字尾4、通常有哪些类型的发声练习().技术性练声曲.专业性练声曲.风格针对性练声曲5、声乐情感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活动及其艺术表现关联事物的心理反应,表现有()等等。

.心境.反应.特征.激情6、不是歌唱共鸣器官的是().头腔.咽腔.鼻腔.胸腔7、人耳具有辨别音的()等的不同功能.高低.音色.距离.方向8、人耳的听觉机制是物理—生理—心理的转接链。

声音传入人耳的途径有(). j. 气体传导.液体传导.固体传导.骨传导9、软腭、口腔是歌唱声道的前端和出口。

口腔打开可使()形态变化,对歌唱的共鸣调节起重要作用。

. E. 下颌. F. 软腭. G. 唇. H. 舌10、歌唱的共鸣器官有(). A. 头腔. B. 胸腔. C. 喉腔. D. 咽腔判断题11、喉外肌群分布在喉器外部,主要负责调节舌骨与喉器位置,属发音系统。

(). A.√. B.×12、颤音是是声音优美与否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少于每秒6次,声音呈现“抖动”现象。

(). A.√. B.×13、“海豚音”实际上是超高音假声,声带被吹开一个梭状的缝隙,称为“啸音”。

(). A.√. B.×14、音量的大小由声带的振幅决定。

(). A.√. B.×15、声带有节律地振动,产生声波,产生的声波被称为音源,也叫喉原音。

(). A.√. B.×16、语言组成的基本因素称为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

辅音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语言音响音素,元音是由语言器官与呼吸气流阻碍而产生的语言辅助音素。

(). A.√. B.×17、歌词是声乐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表现,是音乐形象的浓缩与概括,它决定音乐情感基调及对音乐的情绪渲染。

对歌词深刻的理解能把语感韵律和语言的动态美更好地融入音乐中,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 A.√. B.×18、在演唱时,形体姿势、表情眼神等辅助手段的运用,会影响歌唱发声的基本状态,分散演唱者的注意力,削弱对作品的表现力度,应尽量减少使用这一手段。

(). A.√. B.×19、发声训练是歌唱者歌唱训练的必经之路,是学习和修炼歌唱技术技巧基本功的基础。

但对于嗓子条件好的学生,可以不练习练声曲。

(). A.√. B.×20、声乐套曲也称为声乐组歌,是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

特点是:在同一的标题下,由多章节相对独立的声乐作品组合而成。

各章节表现共同题材内容,歌词出自同一作者,叙述完整故事。

套曲中各首歌曲可独立演唱。

声乐套曲音乐上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一个和谐整体。

(). A.√. B.×21、咏叹调(Aria)又称为朗诵调,是歌剧中附有旋律的对白,用来叙述剧情,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唱段落。

(). A.√. B.×22、德奥艺术歌曲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一方面表现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表现热爱自然、追求美好思想的浪漫主义情怀。

德奥艺术歌曲,诗与音乐完美结合、含蓄内向、情感细腻、声音线条优美。

(). A.√. B.×23、一般说来,典型艺术歌曲风格比较秀美、细腻、均衡、典雅,故在音乐表现与声音色彩方面,多用柔和内敛的声音色彩,多一些韧性与控制。

(). A.√. B.×24、艺术歌曲是歌曲的一大门类,原指20世纪以来,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盛行的一种古典传统抒情歌曲的通称。

现在泛指具有自身基本品质与艺术规范的声乐作品体裁。

(). A.√. B.×25、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语言训练中总结出“四呼”“十三辙”,揭示了汉语语音韵母发音特点和归韵的规律,对汉语歌唱具有重要的意义。

(). A.√. B.×26、按普通话的标准,汉语语音有四种调值: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A.√. B.×27、声区中音高变化到一定音时,声带的振动形态、张力、振动频率等失调,以及共鸣腔频率调节紊乱,处于临界点的这一音高会出现发音困难,此谓换声点。

换声点一般出现在中声区向高声区的转换处。

(). A.√. B.×28、喉头必须放在低位置,否则相关肌肉群不能有效控制声门,会造成声音逼紧、僵硬,或声音虚弱、空洞。

(). A.√. B.×29、歌唱的嗓音调节包涵三个部分:歌唱的发音调节,歌唱的共鸣调节,歌唱的声区调节。

(). A.√. B.×30、歌唱呼吸的原则:呼吸运用规律的稳定性;呼吸技巧形态的多变性;吸气量多多益善。

(). A.√. B.×31、低声区的稳定与良好是声区调节转换的基础。

(). A.√. B.×32、换声区是指以换声点为核心,从一个声区向另一个声区转换过渡的区域。

(). A.√. B.×33、硬起音是声带先行闭合挡气,利用气息、压力使声门开启,声带振动发音。

特点:发音有力、明亮、音量大。

是歌唱中常用的起音方法。

(). A.√. B.×34、胸腹式联合呼吸:运用胸腔、两肋、横膈膜、小腹及腰部联合协作控制呼吸的方法。

(). A.√. B.×35、胸式呼吸的缺点是:呼吸存量浅、容量小,气息压力直逼喉部,易造成发音器官紧张。

(). A.√. B.×36、我国古代声乐理论就认为:“善歌者,必先调气。

”“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等等。

意大利美声歌唱意志信奉“谁会呼吸,谁就会歌唱”的理念。

(). A.√. B.×37、声乐想象的主要意义:情景借鉴、情感激发、审美创造、理想形成。

(). A.√. B.×38、声乐想象的主要意义:情景借鉴、情感激发、审美创造、理想形成。

(). A.√. B.×39、歌唱思维是指通过记忆保存的表象为材料,经过分析综合与提炼,创造出来曾知觉过的或未曾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 A.√. B.×40、声音概念是在声音表象的基础上形成,它是某一类声音的抽象和概括,反映演唱该类声音的本质规律。

(). A.√. B.×41、声乐表演心理是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各种心理机制在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 A.√. B.×42、演出前的心理状态有:适度兴奋状态;过度兴奋状态;消极抑制状态。

(). A.√. B.×43、在感知的基础上,歌唱者在脑中重现声音形象,反映歌声在一定时间、空间、力度、速度、音色、节奏、音高等一系列音乐内涵的特点。

形成正确清晰的声乐表象,是歌唱者声乐学习最关键的一步。

(). A.√. B.×44、我国声乐心理学研究、形成和发展,是从我国唐朝时唐玄宗时代,从礼乐机构太常寺发展而来的。

(). A.√. B.×45、声乐注意是指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

(). A.√. B.×46、声乐技能学习是从声乐知识的领会开始的,声乐活动的理解是以表象和概念的形式进行的。

(). A.√. B.×47、喉腔上部到软腭背后的部位为咽腔,以咽峡为界,前面是口腔,后面是咽腔。

咽腔伸缩调节能力很强,可塑性很大,对歌唱共鸣的调节及嗓音音色起决定性作用。

(). A.√. B.×48、人说话或歌唱感觉到的声音,是气传导与骨传导的混合体,与别人接受的以气传导接受到的声音存在明显差异。

这种差异,让歌唱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标准有出入。

(). A.√. B.×49、音色的物理概念取决于声波的波形和其倍音结构,即复合音的数量。

人脑中形成音色的概念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 A.√. B.×50、音乐的价值是靠人的听觉和视觉特性实现的。

(). A.√. B.×主观题51、声乐教学法?参考答案:声乐教学法就是研究声乐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既保留自己天赋的声音特色,又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歌唱能力和艺术修养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

52、国际声乐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参考答案:、国际声乐学科研究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1)、1855年前,是“凭感官的直观教学”时代;(2)、1855年,西班牙声乐教师加尔西亚发明了喉镜,声乐进入“技能训练与生理学相结合”的时代(3)、1932年,西肖尔发表《微颤》,声乐进入“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时代。

53、声乐技能的心理调控内容及意义?参考答案:声乐心理调控是声乐艺术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以想象为主的心理综合功能。

歌唱者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从简单的声乐知觉开始,直到复杂的声乐思维,是构成人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机能单位神经元活动的结果。

良好的歌唱心理调控具有声乐信息的提前预读和组块化处理、注意的合理分配、转换及时与注意动作有序等特征。

声音表象与声音概念,在重复与体验中形成心理与生理机理的条件反射,进一步形成和巩固歌唱的技术技巧。

歌唱技能是在意识控制下反复练习,予以大脑皮层反复刺激建立起来动力定型。

所以歌唱技能形成过程是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理解、掌握、熟练的过程,其本质是心理调控的结果。

54、为什么声乐不宜自学?参考答案:声乐不适宜于自学,须在声乐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原因有二:1、声音的好坏靠听觉判断,歌唱者在歌唱时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有主客观之分。

声带在气息的作用下所发出的“基音”,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歌唱者自己的身体传导至耳内膜,另外一部分是通过空气传导至歌唱者和听者的耳中,这两种声音的差异是很大的。

2、每个歌唱者的个体因素不同,对声音的审美取向有差异,但美好的声音标准是统一的。

每个歌唱者的嗓音条件、文化背景、音乐修养、声音感受、理解能力等等方面不尽相同,对声音的审美取向也有差异。

而美好的声音标准是:松弛而马林、强弱变化自如,中声区丰润、高音透亮而不尖锐、低音浑厚而不浑浊。

初学者对自己的声音不可能有客观的判断,因而对“美好的声音”出现误判。

凭主观的判断而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不太可能的。

55、肺的呼吸运动过程参考答案:肺位于胸廓中,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肺有上下两叶,右肺有上、中、下三叶。

肺由海绵状含有许多弹性纤维的肺泡组成。

吸气时,胸廓前后经扩张,肋骨向前和向上提起外展,同时,横膈膜下降,胸廓上、下经增长,容积扩大,使胸腔内压降低,为肺扩张提供必要条件;呼气时,在胸肌、腹肌、腰肌的作用下,胸廓、腹部收缩,横膈膜上升,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同时,由于肺的弹性收缩,胸腔与肺内压升高,迫使肺内的空气经呼吸道排出体外。

56、简述二度创作的意义和原则参考答案:“二度创作”的意义音乐欣赏者对作品及词曲作家创作意图的理解,是通过表演者的创造性表现来完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