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控制工艺流程图.

质量控制工艺流程图.

二、特殊过程
特殊过程系指在作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工序,直接影响箱梁质量且事后无有效补救措施的相关工序,特殊过程要求生产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
特殊过程:混凝土作业,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
三、特殊过程控制
(一)混凝土作业
1.机械设备
混凝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见表1-1:
表1-1混凝土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按8米一段浇注,腹板浇注时,按每台振捣棒负责2m(纵向)范围的振捣进行安排,每侧需Ф50mm插入式振捣棒4台,考虑梁端钢筋密集及混凝土量多,每侧各增加1台Ф30mm插入式振捣棒。
底板浇注时,按每台振捣棒负责4m(纵向)范围的振捣进行安排,内模每侧安排2台Ф50mm插入式振捣棒,每侧各增加1台Ф30mm插入式振捣棒。Ф50mm插入式振捣棒备用1台。
顶板浇注时,腹板混凝土已经振捣完成,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振捣棒可以安排到顶板混凝土振捣。10台振捣棒横向布置,防撞墙外侧布置4台振捣棒,含两台Ф30mm插入式振捣棒;防撞墙内侧(9米),按每台振捣棒负责1.5m(横向)范围的振捣进行安排,布置5台Ф50mm插入式振捣棒。Ф50mm插入式振捣棒备用2台。
因此每片梁共需配备14台Ф50mm插入式振捣棒,4台Ф30mm插入式振捣棒。为保证振捣不漏振,每台振捣棒相邻两侧各交叉0.5m,每人站位范围固定,在模板侧边作好分界标志,插入式振捣棒上用油漆做插入深度标志,控制插入深度,防止直捣底模。
时速25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双线箱梁工艺流程图
注:“★”为关键工序
“▲”为重要工序
图1.6-1 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编制说明
为保证箱梁结构耐久性,满足时速25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用箱梁要求,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工艺细则》、相关检验细则和现场实际生产工艺,制定本梁场质量控制要点。
e、正常操作,不违规操作。
f、做好输送管道的维护工作,不使用严重损坏的或未清洗干净的管件。
g、注意观察各种压力表盘的读数
4.
输送泵泵送的混凝土通过布料杆浇筑到模板内。布料杆采用飞翼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HGY19/2布料杆。操作中注意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布料杆的臂端软管不允许弯折,无论混凝土输送距离的长短,泵送前都应充分湿润混凝土管的内壁。可先泵送一定数量的水和砂浆进行湿润。布料机和输送泵管道湿润应同时进行。
含气量
2-4%(无抗冻要求)
泌水率
不泌水
每班至少两次
③、浇注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浇注前在顶板钢筋上用竹胶板铺出部分平台,便于摆放振捣棒电机和电线。移动竹胶板时将洒落在上混凝土渣收集起来不准乱倒,严禁直接倒在模板上。浇注底、腹板过程中布料时注意不得将混凝土溅到翼板上,以免影响箱梁外观。
④、混凝土浇注振捣
4.
4.2.1理论配合比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
4.2.2生产配合比
根据理论配合比来调整施工配合比,主要通过现场测得的砂石的含水量,调整砂、石、水的掺量,确保拌和站拌制的混凝土满足理论配合比要求。
4
1台120m3/h和1台90m3/h的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和,自动计量,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为±1%;外加剂±1%,粗细骨料为±2%,拌合用水为±1%。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应根据原材料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混凝土搅拌站
HZ120、HZS90

2
2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18.165S

3
3
液压布料杆
HGY19

2
4
混凝土罐车
8 m3

5
5
装载机
ZL50C

2
6
高频附着振荡器
ZFZ1.5

40
7
插入式振动棒
ZH-50

45
8
混凝土高频提浆整平机
ZP-194

1
2.劳动组织
施工初期计划安排54人左右,正式生产后根据施工情况再考虑人员增减。每班指挥1人,安全员2人,输送泵操作手2人,布料机操作手2人,布料机下料软管牵拉4人,电工2人,附着式振动器控制2人(每侧1人),插入式振捣棒振捣20人,提浆整平机司机1人,辅助短距离倒运砼及收面10人,模板查看2人,试验6人。浇筑前对各作业层人员进行详细分工,明确职责。
底板及腹板混凝土灌注时,应避免混凝土散落在桥面模板上,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进入腹板)干净,在炎热天气情况下若混凝土已经脱水干硬,则应把此混凝土清除出模板丢弃,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现皲裂现象。
腹板灌注两侧对称下料,灌注过程中随时可开启相应部位附着式振动器,但每次开启时间不大于10-15秒钟,上部灌注时严禁开启附着式振动器。腹板灌注时,每根振动棒上均采用红油漆进行标注,以掌握振动棒的插入深度。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错进行,每次振捣按混凝土所灌注的部位使用相应区段上的附着式振动器。混凝土振动时间,应以表面没有气泡逸出和混凝土面不再下沉,20-30s。振捣时要避免漏振、欠振、过振。操作插入式振动棒时要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约40cm),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插入深度以进入前次灌注的混凝土面层下50~100mm为宜。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中的水平位置,要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在将振捣棒移到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混凝土中拖动,也不得用振捣棒平拖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拌和物。振捣下梗肋时,为保证底板交接部位及其附近区域混凝土密实,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的前题下,再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振捣时应特别小心,不得将振捣棒插入下梗肋下部,以免造成下梗肋上部形成空洞。
3.设备、工艺参数和人员的认可
(1)各种设备必须具备合格证、运转正常记录、检修检测记录。2台混凝土搅拌站,每台搅拌站设计功率为120m3每小时,完全能确保一片梁体310.6m3在6小时内搅拌完毕。每片梁生产采用2台输送泵,每台输送泵工作效率是80m3每小时,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余2台备用。从搅拌站至制梁台座来回输送时间约为10分钟,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能力能保证输送泵工作需要。2台装载机满足上料要求。(备用发电机2台300KW)
4.1.4粉煤灰
采用广西华天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Ⅰ级粉煤灰。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粉煤灰每120t为一批,不足也按一批计,对其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比4项检验项目,每批抽样检验一次。进场验收合格后泵入拌和站粉煤灰储存罐中。
4.1.5矿渣粉
广西防城港万鑫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Ⅰ级F类矿渣粉。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场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的按一批计),对其比表面积、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烧失量、需水量比5个检测项目每批抽样检验一次。进场验收合格后泵入拌和站矿渣粉储存罐中。
(2)防止泵送故障的措施
a、要有合理的生产布置,包括输送管路、混凝土泵及供料系统的合理布置。
b、泵送混凝土的配比要合理,质量要好。
c、保持泵机的良好工作状况,料斗、S管内无干结的混凝土积渣,混凝土流道畅通;S阀、出料口等部位密封良好;及时更换磨损件和调正磨损间隙;按规定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d、泵送中断不要太长。
图3.1.4.7-1梁体混凝土灌注顺序横断面示意图
②、混凝土入模前拌和性能检测
3.1.4.7-1拌和物性能抽验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频次
坍落度
180-220mm
1、搅拌站首盘混凝土一次。
2、在浇注地点每50m3混凝土取样检验一次。
3、每班至少三次。
入模温度
5-30℃(一般情况)
模板温度
5-35℃(一般情况)
4.
梁体应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灌筑、一次成型,灌筑时间不超过6h或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1)设备机具材料:2台80 m3/h混凝土输送泵配合2台19m液压式布料杆(移动式基座)连续灌筑,一次成型,灌筑时间控制在6h以内。振捣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动器(安装在侧模上的附着式振动器)为辅。每片梁共配备14台Ф50mm插入式振捣棒,6台Ф30mm插入式振捣棒,配备16台附着式振动器。悬架式高频提浆整平机1台。同时配备铲锹15把,抹子20把,塑料薄膜或土工布1000m2。
4.1.6外加剂
采用武汉格瑞林有限公司生产的SP010聚羧酸减水剂。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场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的按一批计),对其减水率、常压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4个检测项目每批抽样检验一次。
4.1.7水
拌和及养护用水采用饮用水。新水源或用同一水源使用达一年要对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抗压强度、硫酸盐、碱含量、凝结时间、氯化物8项检测项目进行检验一次。
4.1.3粗骨料
采用南宁苏圩石场的碎石,粒径为5-10mm和10-20mm,分仓储存在料场内。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算。对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碎卵石)6个检验项目每批抽样检验一次。粗骨料采用5~10mm和10~20mm两种规格,其比例按4:6掺配;紧密空隙率不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碎石的强度用用母岩抗压强度表示,岩石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不应小于2.0,施工过程中岩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控制,粗骨料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且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满足要求;采用岩相法判定粗骨料有无碱碳酸反应;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循环浸泡法进行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的重量损失率应不大于5%;粗骨料的碱活性用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砂浆棒膨胀率要不大于0.1%,当粗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1%-0.2%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要不大于3Kg/m3,并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参合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