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建筑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4年建筑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4年建筑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4年建筑行业发生了许多新闻消息,或疑惑或振奋,从这些经历中,2015年的建造行业发展将何去何从,我们该如何对过往的经验有效利用和汲取?在此笔者分享《建筑行业十大关键词》,详尽分析建造行业的发展脉络和走向,包括改革试点铺开、建筑业企业资质新标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建筑工程两大管理办法发布、发改委首推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等多个方面,供广大学习者参考借鉴。

一、改革试点铺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下发通知,在部分省市先行开展建筑业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探索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为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根据通知要求,此次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市场监管、建筑劳务用工管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电子化审批、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安全风险控制管理6方面。

二、建筑业企业资质新标准
11月6日,住建部在官网发出《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与旧标准对比,新资质标准中的专业承包资质由原先的60项减少为36项。

另外,新资质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类别施工企业一级、二级、三级资质注册建造师数量以及专业(特级资质暂未公布),其中变化较为明显的有:各类别二级企
业资质对一级建造师数量要求明显增加;各类别三级企业资质由三级项目经理证改为注册建造师。

新的建筑企业资质标准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三、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
住房城乡建设部9月印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通过两年治理行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遏制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多发势头,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使全国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建筑工程两大管理办法发布
住建部发布《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

原建设部2001年11月5日发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07号)同时废止。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自2014年10月25日起施行。

1999年10月15日建设部令第71号发布、2001年7月4日建设部令第91号修正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五、发改委首推鼓励社会投资项目
为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国家发改委21日下发《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首批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

首批推出的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80个项目涵盖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

在首批推出的项目中,交通基础设施占三成,数量达24个,包括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北京地铁16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等。

六、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8月印发《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建筑市场监管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

12月8日,四川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实现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中央数据库的实时对接。

至此,四川省成为全国首个完成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建设的省。

七、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推动标准全面有效实施,住房城乡建设部3月出台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明确本行业、本地区标准实施的重点目标和任务。

八、建筑安全生产机制
12月2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了部分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会,会议通报了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截至12月20日,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00起、死亡612人,其中较大事故26起、死亡89人,总体形势比较严峻。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扎实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就下一阶段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从治乱入手,深化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注重问责,注重处罚,绝不含糊,形成“不敢违法违规、不想违法违规”的局面,创造建筑安全生产有利条件;从治标入手,严肃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针对重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严厉实施对责任主体的查处通报,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从治本入手,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建设,构建建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九、坚决制止破坏保护性建筑行为
针对各地时有发生的拆除保护性建筑的现象,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坚决制止拆毁、破坏保护性建筑的行为,切实做好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工作。

各地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强化落实保护责任。

历史文化名城要在2015年年底前制订完成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行动计划,同时,启动保护性建筑的普查工作,将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追究违法责任。

十、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是要全部数据样本而不是抽样;关注效率而不是精确度;关注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

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

大数据时代,建筑行业自然也不能置身度外。

智能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大数据的集成,是一个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中心,可以实现小到一个灯泡,大到整楼的安全、质量、环境,甚至到人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楼宇的大数据系统来预测。

此外,大数据还将开启建筑能源管理新模式。

在建材领域,大数据或许可以预测水泥市场走势,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在企业内部搭建平台,用于监控市场和作出决策;改变传统B2B,做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建设高度信息化的绿色建材产业园区,改变传统意义的建筑设计模式。

此十大关键词是综合政策脉络、行业现状和发展等,面向建造行业的首份针对性分析报告,分量自然不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