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详解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详解

护新技术。它是由普通土钉墙与一种或若干种单项轻型支护技 术(如预应力锚杆、竖向钢管、微型桩等)或截水技术(深层
搅拌桩、旋喷桩等)有机组合成的支护截水体系,分为加强型
土钉墙,截水型土钉墙,截水加强型土钉墙三大类。 复合土钉墙具有支护能力强,兼备支护、截水等性能,技 术先进,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经济合理的特点。是综合性 能突出的深基坑支护新技术。

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

7.3 预拌砂浆技术
17
8.建筑防水新技术

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 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
30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混凝土裂缝已成为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如何防治混凝
主要技术内容
土裂缝是工程技术人员迫切希望解决的技术难题。然而防治
混凝土裂缝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材料、施工中每一
个技术环节。 本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构造措施、混凝土原材 料(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 对抗裂性能影响因数、抗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以及 施工中的一些技术措施(后浇带、养护与温控)等。
变成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地基随着等向应力的增加而固结。 抽真空前,土中的有效应力等于土的自重应力,抽真空后,土 体完成固结时,真空压力完全转化为有效应力。
26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复合土钉墙是20世纪90年代研究开发成功的一项深基坑支
31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混凝土在自重的作用下,不采取任何密实成型措施, 能充满整个模腔而不留下任何空隙的匀质的混凝土称之为
自密实混凝土。
本技术提供的主要技术内容: ①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②自密实混凝土设计要点,即流动性、充填性、抗离 析性以及保塑性; ③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
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 3.2.3 焊接箍筋笼
9
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3.4 预应力施工技术29Biblioteka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SMW)
主要技术内容
在水泥土搅拌桩的基础上,在水泥土硬凝之前,将型钢 插入墙中,形成型钢与水泥土的复合墙体。(Ⅰ型是在水泥 土墙中插入断面较大H型;Ⅱ型是在水泥土墙内外两侧应力较 大的区域插入断面较小的工字钢或钢管等型钢) 这种支护结构同时具有抵抗侧向土压力和阻止地下水渗 漏的功能,主要用于深基坑支护。

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13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6.4.1 通信网络系统 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 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6.4.5 安全防范系统 6.4.6 综合布线系统 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 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 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5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 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
14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6.5.3 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11
5.钢结构技术

5.1 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
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 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

22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桩基新技术

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长螺旋水下成桩技术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 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土边提钻 直至成桩,然后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桩体, 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后插钢筋笼应与压灌混凝土宜连续进行。 与普通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相比,长螺旋水下成桩施工, 由于不需要泥浆护壁,无泥皮,无沉渣,无泥浆污染,施工 速度快,造价低。
27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将拉力传递到稳定的岩层或土体的锚固体系。锚杆的一端 与岩土体或结构物相连,另一端锚固在岩土体层内,并对其加 预应力,以承受岩土压力、水压力、抗浮、抗倾覆等所产生的 结构拉力,用以维护岩土体或结构物的稳定。 它通常包括杆体(由钢绞线、钢筋、特殊钢管等筋材组成 )、 灌浆体、锚具、套管和可能使用的联接器。预应力锚杆施工包 括:钻孔、预应力钢筋制作安放、灌浆、外锚头制作及张拉与 锁定。
28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组合内支撑技术是建筑基坑支护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在
混凝土内支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支撑结构体系, 主要利用组合式钢结构构件截面灵活可变、加工方便等优点,
其具有以下特点:
a.适用性广,可在各种地质情况和复杂周边环境下使用; b.施工速度快;支撑形式多样; c.计算理论成熟; d.可拆卸重复利用,节省投资。
3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桩基新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4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2 地基处理技术

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 地基成套技术

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 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5.5 住宅结构技术 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

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12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 件技术
15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6.1 系统检测 6.6.2 系统评估
16
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7.1.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
23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2 地基处理技术

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 石屑或砂加水拌合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 ( 简称 CFG) ,通过在 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 荷载,使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合地基。桩端持力 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 基变形小等待点,并具有较大的使用范围。

8.2 建筑防水涂料 8.3 建筑密封材料
8.4 刚性防水砂浆
8.5 防渗堵漏技术
18
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9.1.2 施工放样技术 9.1.3 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

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主要技术内容
在钢筋笼上安装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成桩后一定时间内 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 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 和压密注浆(非饱和松散土)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 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 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软土增幅最小,桩侧桩底复 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小30%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