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
一、性状鉴别
形状、表面特征、横切(折断)面
1、形状:
根状茎 圆柱形、长圆柱形或圆锥形;
块茎 长圆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 球茎 球形或扁球形; 鳞茎 类圆形顶端略尖,鳞片扁平皿块,一面凹,一面凸。 蕨类植物根茎 扁平条状、圆锥形、圆柱形或不规则形等。
2、表面:
●双子叶植物:节、节间明显或不甚明显。 ●单子叶植物:节、节间明显。 ●蕨类植物:残留叶柄残基,被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
二、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的正常构造:次生构造。
●周皮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 ●皮层 狭窄或栓内层发达成次生皮层
●维管束 无限外韧型。包括:
初韧、次韧、形成层、 次木、初木
●髓 常无髓。
例:甘草、黄芪
2、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不发达类型:
次生构造
●表面 常无周皮。表皮
后生表皮:外皮层细胞
牢记各类型的模式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是以植物的根和地下茎为药用 部位的中药。
第一节 根类中药
根类中药是以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 的中药。 特点:无节、节间之分,无叶和芽痕,少 数有不定芽。
一、性状鉴别
重点:形状、表面特征、横切(折断)面。 1、形状:区分双、单子叶植物的 根。 ●双子叶 直根系,主根明显,圆 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短圆锥形、 纺锤形或不规则状;根的顶端常 带有短缩的根茎(芦头)或茎基; 少数为细长根,集生根茎上 ●单子叶 须根系,或末端膨大成 纺锤形块根
根:皮层、韧皮部;
根茎:皮层、韧皮部、髓、射线
●保护组织:木栓、表皮细胞、根被、鳞片。
●其他:导管、管胞
根及根茎类粉末及鉴别要点2-2
●细胞内含物: 淀粉粒:多、较大
菊糖—菊科、桔梗科;
草酸钙结晶—双子叶 多簇晶、方晶、砂晶、小针晶;
单子叶 针晶束含于黏液细胞中,柱晶等。
思考题
1、总结根类中药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2、总结根茎类中药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3、归纳双子叶、单子叶根类中药组织构造的共性。 4、归纳双子叶、单子叶根茎类中药组织构造的共性。 5、归纳双子叶根及根茎常见的异常构造类型。
后生皮层: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
后生皮层 皮层
内皮层
形成层 髓
●皮层 较发达,内皮层常明显
木质部 韧皮部
●维管束 无限外韧型,
初生木质部不分化到中央
●髓
例:乌头、关龙胆
盐附子根横切面
双子叶植 物根次生 构造不发 达类型
乌头根
髓
3、双子叶植物根的异常构造:次生构造
● 具多环性同心维管束: 中央正常维管束外方出现 若干轮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 维管组织。 如怀牛膝、商陆
6、试比较双子叶根类中药正常构造与次生构造不发达类型的区别?
7、根及根茎类中药粉末特征有哪些? 8、名词术语:芦头、后生表皮、后生皮层、次生皮层、内涵韧皮部、 内生韧皮部等
作业(抽查)
总结根及根茎类中药所有类型的组织构造 (举例),并绘制出各自的铅笔图。 总结出根及根茎类中药粉末鉴别的主要特征。 总结根及根茎类中药分泌组织存在的规律性。
1、双子叶植物根茎
●周皮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少数表皮或后生表皮。
正常次生构造
●皮层 初生或次生皮层;
根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
●无限外韧型维管束
环列,少双韧型 射线宽窄不一; 韧皮部外方常有厚壁组织断续环列
●髓。
如:黄连、苍术
茅苍术根茎横切面简图
2、双子叶植物根茎
异常构造:
● 髓部具异常维管束
(提示:存在于根与根茎的哪个部位)
结构类型总结
熟记
1、双子叶植物根正常次生构造
2、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不发达类型
3、具具同心性多环维管束 4、具韧皮部异常维管束(附加维管柱) 5、具内涵韧皮部 6、物根茎正常次生构造
8、具髓部异常维管束
9、具内生韧皮部
10、单子叶植物根茎初生构造
11、蕨类植物根茎初生构造 12、蕨类植物网状中柱 13、蕨类植物管状中柱 14、蕨类植物原生中柱 15、木间木栓(根:黄芩,根茎:甘松)
韧皮部与木质部倒置
形成层成环
髓 部 异 常 维 管 束
射线放射状
如:大黄
大 黄 髓 异 常 维 管 束
●
具内生韧皮部 位于
木质部里端的韧皮部。
与木质部里端密切接触,
构成正常的双韧型维
管束 在髓部周围形成各个分 离的韧皮部束 如茄科、葫芦科。 络石藤内生韧皮部
内生韧皮部
3、单子叶植物根茎
●表皮 或后生表皮, 或薄的栓化组织。 ●皮层 有叶迹维管束; 内皮层明显或否 ●有限型维管束 散于中柱内
•表皮细胞或根被
•皮层宽,内皮层明显。
•辐射型维管束 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 •髓明显 麦冬、百部
麦冬 单子叶植物根 典型构造
辐射型维管束
韧皮部 木质部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
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量根部的地下茎中药。
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和鳞茎。 特点: ● 有节和节间; ● 节上有叶痕、芽或芽痕、退化鳞片或膜质叶; ● 侧面或下面有不定根或根痕; ● 顶端或上面残留茎基或茎痕。
正常维管束
异常维管束
木栓层
皮层
异常维管束
正常维管束
牛膝具同心性 多环维管束
●韧皮部异常维管束(附加维管柱):
在木栓层内方和韧皮部外侧产生的异常构造。
如何首乌。 木栓层 皮层 异常维管束 正常维管束
●内涵韧皮部:
在次生木质部中包
内涵韧皮部
埋有次生韧皮部。 如茄科华山参
内涵韧皮部
白木香
4、单子叶植物根:具初生构造。
蕨类植物 中柱类型
●双韧管状中柱
木质部圆筒状,
内外方各有1圈 韧皮部、中柱鞘 和内皮层。 如金毛狗脊。
蕨类植物 中柱类型
●原生中柱
木质部在中心
向外依次为 韧皮部 中柱鞘 内皮层。
根及根茎类粉末及鉴别要点2-1
●厚壁细胞:纤维、晶鞘纤维,石细胞、厚壁细胞 ●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道)、乳管
3、横断面
●双子叶植物:
具栓皮;形成层环纹;
维管束环列,具放射状结构; 中央有髓
● 单子叶植物:无栓皮或有
薄栓化组织;内皮层环纹; 维管束小点散于环内外, 无放射状结构;无髓
● 蕨类植物:无栓皮。中柱
散布于基本组织中
二、显微鉴别
依据维管束或中柱类型可分为 双子叶植物根茎 单子叶植物根茎
蕨类植物的根茎
2、表面特征: ●双子叶 较粗糙,有
栓皮、皱缩纹理、
支根痕或皮孔 ●单子叶 表面较光滑, 无栓皮、皮孔
3、横折断面:五个方面对比
●双子叶:有栓皮;放射纹理;形成层环纹;木部大;中央常 无髓。 ●单子叶:无栓皮,偶有薄栓皮;无放射纹理;内皮层环纹; 中柱小;中央有髓。 分泌组织分布于皮部。
防 己
郁 金
初生构造
外韧型或周木型
●髓 不明显 如:石菖蒲、水菖蒲
4、蕨类植物根茎
共性:
初生构造
表皮 下皮
表皮细胞,
基本组织 韧皮部 中柱
下皮厚壁细胞。
基本组织
中柱散于其中
木质部
木质部管胞, 韧皮部筛胞 紫萁
蕨类植物 中柱类型
●网状中柱: 数个周韧型维管束(分
体中柱)断续成环
每1个维管束为 1个原 生中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