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考点突破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即意识,存在即物质。
故也可说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阵营。
【重要提示】认为物质与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 二者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持可知论的观点,但也有个别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持不可知论的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两人的辩论题小而旨大,辩题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能不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如果认为因为我本身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也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
由此推论下去,我不是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事物,所以我除了我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都不可能认识。
这显然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核心突破】【重要提示】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要点2: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就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来讲,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饿了要吃饭,吃饭是吃真实存在的饼,还是画饼充饥就可以?真实的饼就是存在,画的饼就是思维,选择吃哪个饼就是认为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无法回避。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这同我们的生活实际也有密切的联系。
相信世界可知与不相信世界可知是大不一样的,这两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
相信的人,会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积极的进取精神,相信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一定会被今人和后人所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就会多一些。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首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纷繁复杂的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要面对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身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必然产生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时,必须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最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古代人无法解释做梦这个现象,于是就把梦看作是灵魂的作用,并认为灵魂不死,逝去的只是肉体,这是人类探讨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
到奴隶社会,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意识是由物体投射出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
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本原,客观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中世纪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识论的斗争,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
德国古典哲学开始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在哲学历史上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它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随堂练习】1. 有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④是形而上学观点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答案:A思路分析:题目中观点认为人无法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即认为思维无法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①②正确。
③④的观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2.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①是唯物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问题②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④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B思路分析: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
①说法错误,不管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说法错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②③说法正确。
3.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A.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答案:D思路分析: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哲学家们探讨的上述问题,归纳起来都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故选D项。
例题1(天津文综)2012年3月,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
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新发现”说明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A符合题意。
B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题干不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故排除C。
D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非对世界的惊异。
答案:A庄周梦见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现在的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关于事物的存在状态,他提出了著名的“不可名状”命题:“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材料表明,庄子是()A. 唯心主义者B. 可知论者C. 不可知论者D. 有神论者思路分析:从庄子的以上两个命题看,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无法说得清楚,因此是不可知论者。
答案:C例题2 (重庆文综)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回答下题。
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A. 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 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 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 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真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正确,日本的侵略历史是客观事实,安倍晋三的言论否认了客观事实,所以是唯心主义观点,A入选。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漫画《工作汇报》中的那位“专家”的错误的实质是()专家:我会写各种“喜”字领导:这可是难得的专长A. 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B. 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C. 没有正确处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D. 没有正确处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思路分析:这位专家“汇报工作”不从客观情况出发,任何事情都是用“喜”字来概括,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B项。
答案:B【生活思考】不承认不等于不存在一个嫌疑人犯了罪,并伪造犯罪现场,而警察的使命在于还原现场,获得嫌疑人活动的所有证据。
那么法官是不是因为嫌疑人的抵赖就否定事实和犯罪现场的存在呢?同理,一种哲学否认思维与存在之间存在关系,是否表明这样的关系就不存在呢?当然不会。
由此我们想到平时自己也会犯错,当不愿承担后果的时候就会撒谎抵赖,这可行吗?【问题设置】试用哲学观点来回答。
【思路引导】(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答题时间:25分钟)1. 哲学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A. 意识与物质的问题B.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 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2. 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D.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3. 针对关于房地产政策要放松的传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强调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这是2012年以来该部第三次表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这表明()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 思维决定存在D. 哲学智慧源于人们的头脑4.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总之,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上述材料说明()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际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避免的基本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D. 什么是唯物主义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A. 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 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 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D. 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6. 面对夏季旱情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陕西省防总先后3次组织气象、农业等部门会商,及时分析研判旱情形势,并根据《陕西省防抗干旱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了全省抗旱Ⅳ级应急预案,提出六条具体措施,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投入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