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件]人教版 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人教版 必修一 太平天国运动
4
(一)天国的起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 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 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1)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 起,遍及十几个省。
遇见微课——小课堂有大智慧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的抗争篇——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天国的历程 ➢天国的纲领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和意义
(4)理论和组织准备:创立拜上帝教
太平之路
天津
北伐、西征 1853—1855
武昌 九江
长沙 南昌
永安 金田 1851.12 1851.1
(二)天国的历程
1853-1855 1853.3
北伐 (全盛时期)
西征
定都天京,颁布《天》(建立政权)
1856.9 天京变乱(转折)
1856-1864
1851.12 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四)天国的功过
1、失败原因 A、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内部争权夺利;战略失误 B、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历史意义
(1)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反封建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4)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 (2)内因:清政府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 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3)诱因:自然灾害不断
直接原因
材料四: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受宣传基 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最初加入 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经过艰苦的努力 ,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 为首的由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重建领导核心,颁布《资》, 进行防御战(后期斗争)
1851.1 金田起义(兴起)
1864.7 天京陷落(失败)
天京变乱——天国悲剧(1856)
逼
洪
杀
疑
杨 杀韦 杀 石 走
西王 萧朝贵
永安建制
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1、为什么会发生 变乱?2、变乱带 来什么后果?
——《天朝田亩制度》
依据材料,概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目的、主要内容,并作出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前期纲领
1、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内容: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评价: 进步性: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施(空想性)
坚持两年,活动范围限于 山东河北京津,帝国主义
在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下,皆以失败告终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能共苦中苦,难共甜中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给后人留下太多的遗憾。但太平 天国运动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沉重打击 了中外反动势力。莫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其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之比较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
指导原则与 统一的领导中心与军事制度
组织方式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义和团运动 反帝爱国 自发松散的组织, 无统一领导中心
对外关系 在平等基础上,与各国进行自 由通商以及文化交流
盲目排外
斗争规模和 斗争矛头
结局
启示
坚持十四年,转战十八省 封建统治
《资政新篇》——后期纲领
《资政新篇》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 经济体系,发展金融事业;主张设学馆;(外国)谨守天规之 人皆可来访。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请思考: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资政新篇》——后期纲领
内容
以法治国 发展工商业 新式教育 平等外交
进步性与新特点
首次提出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
局限
不是农民革命的 产物,未能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材料1
天王府模型
天父杀天兄, 总是一场空; 打包回家转, 还是作长工。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
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材料2 《北京条约》签字后,英法侵略者表示,愿意借师助 剿,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原因:领导集团封建化, 内部矛盾尖锐
后果:天国由盛转衰
(三)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前期纲领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 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 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 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 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